李白《东海有勇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2024-08-07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

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

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

学剑越处子,超腾若流星。

捐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

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

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

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脏行。

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

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

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

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

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

津妾一棹歌,脱父于严刑。

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

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

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轻。

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

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



《东海有勇妇》是一首叙事性较强的乐府诗,郭茂倩编的 《乐府诗集》 将其收在《舞曲歌辞·鼙舞歌》 中。诗题下原注曰:“代《关中有贞女》”,恐为 《关东有贤女》之误。《关东有贤女》 系汉乐府 《鼙舞歌》五首之一,惜汉辞亡,魏辞亦亡。幸有曹植《鼙舞歌》五首之一 《精微篇》尚存,《古今乐录》 曰:陈思王“《精微篇》以当 《关中有贤女》。”显然,这首 《东海有勇妇》 渊源于乐府古曲 《关东有贤女》,诗题改得更有意义了。以贤赞女性,实属一般。贤号不单指女子,但称女子贤惠、贤淑、贤妻之类词语屡见不鲜。其核心是温文而雅,符合封建礼教规范。而以勇称男子多,称女子却为罕见。以勇易贤,可以看出诗人所要强调的恰恰是东海这位妇女的勇敢果决,为报杀夫之仇,万死不辞的大无畏精神,一改封建社会妇女怨而不怒,怒而不言,言而不行的软弱受侮的旧态,而树立了一个手起刀落,勇杀仇敌的妇女形象,勇毅刚烈,可敬可佩。再者,诗题中将“贤女”改为“勇妇”,主人公的身分更明确了。一般而言,妇指出嫁后的女子,这首诗的主人公确实是以妻子身分“捐躯报夫仇”的。而在这以前,曹植《精微篇》“关东有贤女……壮年报父仇”;左延年《秦女休行》“秦氏有好女,为宗行报仇。”这位为丈夫报仇的主角被称作勇妇是恰当的。另外,题中 “关东”改为“东海”,范围也缩小了,更明确了。

全诗共三段。

前四句为第一段,起序的作用。借杞梁妻哭夫的古老故事表现“精诚所加,金石为开”的道理。诗人强调的是“深情”。情感天地,情撼山岳。《列女传》 载,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殖攻莒国,后被俘而死。其妻孟姜于城下伏尸而哭,连哭十天,城墙崩塌。曹植 《精微篇》 说“杞妻哭死夫,梁山为之倾”,这首诗“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即本之曹诗(后来人们又传说孟姜女哭倒了长城)。诗人以家喻户晓、深刻感人的孟姜故事为开篇,是为了显示诚心诚意的巨大功能,也为了给弱女子以勇气和力量。孟姜是古代妇女以特有的方式向社会,向仇敌斗争的榜样。东海勇妇从孟姜身上受到启发,得到鼓励,也是很自然的。

中间二十句为第二段,具体记叙了东海勇妇报仇的经过和影响。可分两部分,前十四句叙报仇故事本身,后六句叙报仇后的影响。

“东海有勇妇”句表明故事开始了。尽管诗人笼统地写了东海这一地名 (或为海名、都名、县名),但毕竟提供了故事发生的地理环境,为叙事创造了条件,比不露地名好。这位东海妇比起苏子卿来毫不逊色。苏子卿疑为苏来卿之误。曹植 《精微篇》“关东有贤女,自后苏来卿。壮年报父仇,身没垂功名。”勇妇在报仇杀人方面的表现比苏氏更感人。她苦学剑术,终于如越国南林少女般炉火纯青。她腾挪跳跃轻捷如飞,快似流星。练好本领后,她“捐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抱定牺牲自己的决心,冒着万死一生的危险去实现为夫报仇的心愿。“学剑”两句重点写她的武艺,“捐躯”两句着重写她的决心。“苍天感精诚”句又承上启下。锋利的刀剑闪烁着雪白的寒光,勇妇眼中喷射出复仇的火焰。老天被她的精诚所感动,于是报仇的好时机来了。“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乃用数字,连写动作,简洁地利落地描述了勇妇与仇敌格斗的情景。十步之外就一跳再跳,大喊三声才短兵相接。突出刻画了勇妇报仇欲望非常强烈。这是一场肉搏战,是善与恶的交锋,正义与邪僻的较量。“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脏行”交待了格斗结果,仇报恨解了。仇敌被杀,脑袋吊在城门上;剖尸于路,任人践踏其五腑六脏。“豁此伉俪愤,桀然大义明”,是对这件事的直接评价。豁,“雪”。伉俪即夫妇。粲然是明亮的样子。勇妇雪洗杀夫之仇恨,使夫妇之义更发扬光大。

这个故事叙述很有特色,它芟剪枝蔓,突出主干,始终围绕勇字来写,兼及义字。左延年《秦女休行》 的女休“明知杀人当死”,傅玄《秦女休行》 的庞氏到县衙自首:“杀人当伏法。”这首诗的勇妇却无此种表示,可以说诗人从义勇两方面对她作了充分肯定。这从社会反响上也能看出。

李邕曾任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是唐玄宗时统治集团中比较正直的人物,与李白、杜甫都有交往。他听说勇妇报仇事后,“飞章报天庭”,马上写奏章呈朝廷。朝廷免除了勇妇杀人之罪,并想借之对社会风气有所警戒。于是“流芳播沧瀛”,勇妇美名远传四海。“芳”,芳名,美名。播即传。沧瀛犹云沧海,这里指全国,形容影响空间之广远。“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又从时间上形容其影响之长久。古代无纸,刻竹书帛以成史书。史书上多专辟《列女传》,勇妇名载史册,可以光荣地传到子孙万代。朝廷下诏,天下闻名,这是写实;本朝事迹而垂青史,尚属推测为虚拟。

后十四句为第三段,以对比反衬笔法,歌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表现了诗人对仁、义、勇、诚的赞美。

先用两个孝女救父的故事表现精诚感人的思想。“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据《列女传》载,齐太仓令淳于意犯了罪,被押到长安,他的小女儿缇萦随父也到长安。上书汉文帝,自请罚作官婢以赎父罪。汉文帝悲怜其意,就免除了淳于意之罪,并废除肉刑。诏狱是奉皇帝诏令审理的重要案件。“津妾一棹歌,脱父于严刑。”据《列女传》载,河津小吏因醉影响了赵简子攻楚渡河计划,简子发怒欲杀之。其女娟为父辩护,说喝酒醉是因为为渡河胜利而祈祷。并愿代父去死,没获准。渡河时缺一划船的人,她抱着桨来参加。船到中流又唱 《河激》 歌陈情,简子大悦,恕其父之罪。妾是女子自称。严刑,这里指死刑。这两个女儿都有牺牲精神,故事体现了诚心感人的思想。可是与东海勇妇相比,却不见英武之举,刚健之气,是靠感动别人解决问题,是被悲怜的弱者。而勇妇是奋力抗争的强者!

“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是精采深刻的议论,是对诗中提到的孟姜以至津吏女娟等女中豪杰的肯定和赞扬。封建社会重男轻女,可是诗人却说十个不好的男子不如一个好的女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男尊女卑传统思想的一个冲击和反叛。这两句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从赞颂女英到批判不肖子的自然过渡。

“豫让斩空衣”六句写了两个不同类型不肖男子杀人的事。“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据《战国策》 载,豫让事智伯,智伯宠之。而赵襄子杀了智伯拿头当酒杯。豫让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思想出发,欲行刺襄子,但终未成功。他请求襄子把衣服给他。襄子认为他很讲义气,大受感动,就让人拿衣服给他。“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可以报智伯矣。’遂伏剑而死。”斩空衣并没报仇,只是一种精神安慰而已。说他义、勇、诚都不为错,但没成功,终为憾事,属无能之辈,不值得歌颂。“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轻。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据 《吴越春秋》载,吴公子光杀吴王僚,担心其子庆忌报仇。要离自动献策,让光烧死他老婆孩子,砍断他的右手,骗取了庆忌的信任。要离刺伤庆忌,左右欲杀之,庆忌阻止了。认为他是天下勇士,可令还吴,以旌其忠。庆忌死,要离自省 “杀吾妻子以事吾君,非仁也;为新君而杀故君之子,非义也;贪主弃行,非仁也。”无面目活下去,遂伏剑而死。虽然事后有悔悟,但要离仍是一个愚忠狡诈,不仁不义,杀妻害子徒买虚名的卑鄙无耻之徒。无能与无耻者都没逃脱伏剑而死的可悲下场。堂堂男子汉,被称为义士,唤作勇士,却哪里比得上东海妇,“事立独扬名”。通过反衬使勇妇形象更突出。

诗人塑造了一位“捐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 的复仇女神。这个形象意义非凡。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长河中,妇女形象不少。其中尤以 “殆及公子同归”的弱女子,垂泪相思的痴女子为多。而刘兰芝般以死殉情的叛逆,罗敷般严拒太守的大智大勇者,木兰般驰骋疆场的巾帼英雄就少得多了。那些受到封建统治者表彰的所谓烈女节妇之流,不过是旧礼教的牺牲品。总的看,古典诗歌中千千万万妇女形象是柔有余而刚不足。这首诗使我们在古典诗歌的人物画廊中又看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形象。

诗以叙述为主。虽然勇妇报仇故事只是个梗概,但前因后果交待清楚,报仇场面简洁生动,人物面貌鲜明。与曹植《精微篇》 比,这首诗主线脉络更清晰,人物形象更集中。曹诗几乎是无主次地写了六个精诚感天感人的故事,而这首诗是运用烘云托月的方法,让众多事见经传的有名女子来陪衬勇妇,甚至用男子来反衬勇妇。这样写不但使当时发生的故事增加了历史的深度,而且艺术效果异常明显。诗中议论成分不大,但恰到好处。尤其“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闪烁着冲破传统的思想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