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送贺宾客归越》原文、鉴赏和解读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天宝二年(公元743)十二月,太子宾客(官名)贺知章请求度为道士,回到故乡越州。次年正月,玄宗遣左右丞相以下臣僚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李白的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前两句紧扣诗题,写“归越”。起句指出浙江绍兴的镜湖,以“流水漾清波”突出自然景色之美,既暗寓贺知章归越的原因,又为下句的“逸兴”作了很好的铺垫。次句紧承上文,借“逸兴多”三字生动地展现了贺知章奔向镜湖的愉悦心境。贺知章与李白的性格颇相近,飘逸旷放,不拘绳墨,年八十六而自号“四明狂客”。这样一位曾“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的老人,一旦彻底摆脱了市朝的喧嚣烦扰,便有如笼中之鸟返回山林,他怎能不逸兴遄发呢?
后两句预想贺知章归越后应有的高情逸趣。据《晋中兴书》记载:晋朝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很喜欢山阴道士养的鹅,便应道士之请,为写《黄庭经》,换得群鹅而去。诗人在这里典故活用,颇堪寻味。其一,贺知章已度为道士,回乡后必将与道士往还,其间逸兴不言自明。其二,贺知章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一写就是二、三十张。诗中借王羲之事点染一笔,不仅含有赞扬贺书法“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可到”(《法书要录》)的意思,而且通过“换白鹅”的趣事进一步渲染其逸兴。其三,诗人通过“如”和“应”二字的前后呼应,以假设的语气劝告对方:回乡后如与道士相遇,也应象王羲之写《黄庭》换白鹅一样,来他一番风流趣事,借以增加山林生活的逸兴。以上三层意思从不同角度、或隐或显地展现了主人公还乡的多种逸兴,既与上文相呼应,又自成画面,境界淡远而高雅。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天宝二年(公元743)十二月,太子宾客(官名)贺知章请求度为道士,回到故乡越州。次年正月,玄宗遣左右丞相以下臣僚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李白的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前两句紧扣诗题,写“归越”。起句指出浙江绍兴的镜湖,以“流水漾清波”突出自然景色之美,既暗寓贺知章归越的原因,又为下句的“逸兴”作了很好的铺垫。次句紧承上文,借“逸兴多”三字生动地展现了贺知章奔向镜湖的愉悦心境。贺知章与李白的性格颇相近,飘逸旷放,不拘绳墨,年八十六而自号“四明狂客”。这样一位曾“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的老人,一旦彻底摆脱了市朝的喧嚣烦扰,便有如笼中之鸟返回山林,他怎能不逸兴遄发呢?
后两句预想贺知章归越后应有的高情逸趣。据《晋中兴书》记载:晋朝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很喜欢山阴道士养的鹅,便应道士之请,为写《黄庭经》,换得群鹅而去。诗人在这里典故活用,颇堪寻味。其一,贺知章已度为道士,回乡后必将与道士往还,其间逸兴不言自明。其二,贺知章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一写就是二、三十张。诗中借王羲之事点染一笔,不仅含有赞扬贺书法“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可到”(《法书要录》)的意思,而且通过“换白鹅”的趣事进一步渲染其逸兴。其三,诗人通过“如”和“应”二字的前后呼应,以假设的语气劝告对方:回乡后如与道士相遇,也应象王羲之写《黄庭》换白鹅一样,来他一番风流趣事,借以增加山林生活的逸兴。以上三层意思从不同角度、或隐或显地展现了主人公还乡的多种逸兴,既与上文相呼应,又自成画面,境界淡远而高雅。
今日更新
-
梦, 精神抗争的诗化——《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2020-02-28]
-
李白诗词《清平调词三首》原文、鉴赏和解读
[2019-05-19]
-
李白诗词《乌栖曲》原文、鉴赏和解读
[2019-05-19]
-
李白诗词《乌夜啼》原文、鉴赏和解读
[2019-05-19]
-
李白诗词《关山月》原文、鉴赏和解读
[2019-05-1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