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独坐敬亭山》原文、鉴赏和解读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一名昭亭山,位于安徽宣城北。李白所心折的南齐诗人谢朓在宣州做太守时,就常游此山,留连忘返。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城,留下了不少关于敬亭山的佳作。这首五言绝句,在对敬亭山的静观默赏中,展露了诗人孤独而高雅的情趣。
首二句极写天空的旷远、空廓,以见宇宙之寂静。举目高天,但见众鸟已无影无踪(说明刚才还在飞动),偌大的天宇,只剩下一片缓缓移动的白云(说明除云之外别无他物)。这是诗人独坐所见,既与题意相关合,又巧妙地展现了自然界由动复归于静,于静中略含微动(“去”)的特点,使得动、静相间,因静方觉其动,由动更增其静,从而为下面两句的主观感受作了有力的铺垫。
后两句写独坐之感。自然界的极静,使诗人心境澄澈,与山对观,思不旁及。“相看”,相互观看;采用拟人手法,将山人格化。“两不厌”,说明山亦有情,它与人已达到了高度和谐的境地。从山的角度看,只有李白这样飘逸、高雅的人才能真正赏识自己,从而表现出平日少有的妩媚清秀;从诗人的角度看,大千世界,纷纷扰扰,可以引为同调的,“只有敬亭山”,从而加倍眷恋。这两句诗,将诗人独坐之久,观察之细,情感之深,人品之高,都曲折巧妙地展现于读者面前;又从反面暗示:在现实社会中,诗人厌恶的人和事实在太多了,以致只有在对大自然的观赏中,才能得到心灵的慰藉。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愈发觉察到诗人那无可告语的孤独与寂寞。
这首诗重在一个“独”字。从独去之云,独有之山,独坐之人,到孤独的心境,似有一条不见的线,从不同角度贯穿起来,使得题旨相当集中,给人的感受也十分强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一名昭亭山,位于安徽宣城北。李白所心折的南齐诗人谢朓在宣州做太守时,就常游此山,留连忘返。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城,留下了不少关于敬亭山的佳作。这首五言绝句,在对敬亭山的静观默赏中,展露了诗人孤独而高雅的情趣。
首二句极写天空的旷远、空廓,以见宇宙之寂静。举目高天,但见众鸟已无影无踪(说明刚才还在飞动),偌大的天宇,只剩下一片缓缓移动的白云(说明除云之外别无他物)。这是诗人独坐所见,既与题意相关合,又巧妙地展现了自然界由动复归于静,于静中略含微动(“去”)的特点,使得动、静相间,因静方觉其动,由动更增其静,从而为下面两句的主观感受作了有力的铺垫。
后两句写独坐之感。自然界的极静,使诗人心境澄澈,与山对观,思不旁及。“相看”,相互观看;采用拟人手法,将山人格化。“两不厌”,说明山亦有情,它与人已达到了高度和谐的境地。从山的角度看,只有李白这样飘逸、高雅的人才能真正赏识自己,从而表现出平日少有的妩媚清秀;从诗人的角度看,大千世界,纷纷扰扰,可以引为同调的,“只有敬亭山”,从而加倍眷恋。这两句诗,将诗人独坐之久,观察之细,情感之深,人品之高,都曲折巧妙地展现于读者面前;又从反面暗示:在现实社会中,诗人厌恶的人和事实在太多了,以致只有在对大自然的观赏中,才能得到心灵的慰藉。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愈发觉察到诗人那无可告语的孤独与寂寞。
这首诗重在一个“独”字。从独去之云,独有之山,独坐之人,到孤独的心境,似有一条不见的线,从不同角度贯穿起来,使得题旨相当集中,给人的感受也十分强烈。
今日更新
-
梦, 精神抗争的诗化——《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2020-02-28]
-
李白诗词《清平调词三首》原文、鉴赏和解读
[2019-05-19]
-
李白诗词《乌栖曲》原文、鉴赏和解读
[2019-05-19]
-
李白诗词《乌夜啼》原文、鉴赏和解读
[2019-05-19]
-
李白诗词《关山月》原文、鉴赏和解读
[2019-05-1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