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秋下荆门》原文、鉴赏和解读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①。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秋季,二十五岁的李白离别蜀地,踏上了远游的途程。这首诗便是他经巴渝,出三峡,直下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时所作。
首联写时、地、景,带出行踪。一个“空”字,展现出秋霜降落、万木凋零的空阔境界。在如此场景中,高挂的“布帆”鼓风而来,给整个江面增添了一派生机,顿生无限意趣。李白用典,常常不露痕迹。这里的“布帆无恙挂秋风”,写景如画,妙语天成,不象用了典故,其实不然。东晋顾恺之江行遇风,给友人写信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李白直取“布帆无恙”而缀以“挂西风”,便景中见情,浑然天成,其一帆风顺、行人安稳的愉悦之感,洋溢于字里行间。第三句反用有关张翰的典故。西晋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忆及故乡吴地的鲈鱼脍,便命驾而归。李白说自己“此行”并不是为了去吃“鲈鱼脍”,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自爱名山入剡中”一句以答作结,振起全篇诗意,令人想见青年李白昂扬奋发的精神和对祖国名山胜水的热爱,从中感受到一种勇于追求的力的震撼和美的感染。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①。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秋季,二十五岁的李白离别蜀地,踏上了远游的途程。这首诗便是他经巴渝,出三峡,直下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时所作。
首联写时、地、景,带出行踪。一个“空”字,展现出秋霜降落、万木凋零的空阔境界。在如此场景中,高挂的“布帆”鼓风而来,给整个江面增添了一派生机,顿生无限意趣。李白用典,常常不露痕迹。这里的“布帆无恙挂秋风”,写景如画,妙语天成,不象用了典故,其实不然。东晋顾恺之江行遇风,给友人写信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李白直取“布帆无恙”而缀以“挂西风”,便景中见情,浑然天成,其一帆风顺、行人安稳的愉悦之感,洋溢于字里行间。第三句反用有关张翰的典故。西晋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忆及故乡吴地的鲈鱼脍,便命驾而归。李白说自己“此行”并不是为了去吃“鲈鱼脍”,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自爱名山入剡中”一句以答作结,振起全篇诗意,令人想见青年李白昂扬奋发的精神和对祖国名山胜水的热爱,从中感受到一种勇于追求的力的震撼和美的感染。
今日更新
-
梦, 精神抗争的诗化——《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2020-02-28]
-
李白诗词《清平调词三首》原文、鉴赏和解读
[2019-05-19]
-
李白诗词《乌栖曲》原文、鉴赏和解读
[2019-05-19]
-
李白诗词《乌夜啼》原文、鉴赏和解读
[2019-05-19]
-
李白诗词《关山月》原文、鉴赏和解读
[2019-05-1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