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送范山人归太山》原文、鉴赏和解读

2019-05-19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太山。
        初行若片雪,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生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题着一“归”字,见出范山人本在泰山隐居,因事出山,现在又回去。前二句点题。因泰山在鲁地(今山东),故称隐居泰山的范山人为“鲁客”。“抱白鹤”,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既隐寓鲁客的山人(隐者)身份,又暗示了人物闲逸、淡远的心性。下面数句出以写实和想象之笔,将这一镜头不断移动,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目送友人归山的场景。“初行若片雪,杳在青崖间。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四句诗表面看来似全从行者一方着笔,实际上却是诗人望中所见。前二句以“青崖”衬“片雪”,着一“杳”字,见得白鹤已在泰山高处,从而展示行者的踪迹;后二句写行者越上越高,已至天门,日观峰近在眼前。这虽系想象,却给人以真实之感。这里,诗人运动神思,巧妙布局,不仅逼真地勾勒了一幅山人归山的奇妙图景,而且也借这形象的画面传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活动。不是吗?行者愈行愈远,愈攀愈高,则所费时间愈长;时间愈长则诗人伫立凝望愈久,他对友人的一片真情也就愈发显得深厚、炽烈。
        “云生望不及”,回应上文,正面点出“望”字。如果说,前面几句写望中所见主要是表现了诗人怀恋、惜别之情的话,那么这里的“望不及”,便更多地揭示了因望不见友人而产生的孤寂、怅惘之感。因眼前的孤寂、怅惘而联想到将来能否再会,故继之以“此去何时还?”问而不答,余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