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登太白峰》原文、鉴赏和解读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①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在陕西武功县境内,极高峻,终年积雪。谚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这首诗大约是天宝初年李白由长安西游太白时所作,展现了诗人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情怀。
首二句点明事件和时间。西上太白而至夕阳西下之际仍在尽力登攀,见出太白之高峻,也反映了诗人意志之顽强。次二句“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把太白山人格化,它与人娓娓对话,并愿为人打开通向天界的门户,令人读来,极亲切又极富情趣。诗人登上太白峰巅,神秘的天关也已开启,于是便生发出奇妙的想象:“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四句诗全为虚写,但相比起来,前二句着一“愿”字,表明乘风高举、穿云而出还只是诗人的愿望,它还带有据实生虚的痕迹;后二句则脱去一切羁绊,浑然而入太虚幻境。“可近月”,见出飞升之高;“若无山”,见出飞行之远。这是一个可以无拘无束、任意驰骋的境界,诗人之所以创造出这样一个高远自由的境界,不仅意在反衬现实的污浊昏暗,而且在于表达自己决心冲破压抑人性的“浮云”,追求象征光明美好的明月的豪迈志向。然而,诗人对人间又是无限留恋的,他虽然希望摆脱混浊的现实,但又渴望有朝一日得以大展宏图、实现夙愿,因而当他下山而去,回望太空之际,不禁油然而生依恋之情:“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诗以此作结,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激烈复杂的情感活动,读之使人心潮难平。
这首诗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既据实生虚,又由虚及实,曲折起伏,跌宕手姿,有着浓厚的浪漫色彩;同时,也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厌世——出世——恋世的微妙心态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①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在陕西武功县境内,极高峻,终年积雪。谚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这首诗大约是天宝初年李白由长安西游太白时所作,展现了诗人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情怀。
首二句点明事件和时间。西上太白而至夕阳西下之际仍在尽力登攀,见出太白之高峻,也反映了诗人意志之顽强。次二句“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把太白山人格化,它与人娓娓对话,并愿为人打开通向天界的门户,令人读来,极亲切又极富情趣。诗人登上太白峰巅,神秘的天关也已开启,于是便生发出奇妙的想象:“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四句诗全为虚写,但相比起来,前二句着一“愿”字,表明乘风高举、穿云而出还只是诗人的愿望,它还带有据实生虚的痕迹;后二句则脱去一切羁绊,浑然而入太虚幻境。“可近月”,见出飞升之高;“若无山”,见出飞行之远。这是一个可以无拘无束、任意驰骋的境界,诗人之所以创造出这样一个高远自由的境界,不仅意在反衬现实的污浊昏暗,而且在于表达自己决心冲破压抑人性的“浮云”,追求象征光明美好的明月的豪迈志向。然而,诗人对人间又是无限留恋的,他虽然希望摆脱混浊的现实,但又渴望有朝一日得以大展宏图、实现夙愿,因而当他下山而去,回望太空之际,不禁油然而生依恋之情:“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诗以此作结,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激烈复杂的情感活动,读之使人心潮难平。
这首诗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既据实生虚,又由虚及实,曲折起伏,跌宕手姿,有着浓厚的浪漫色彩;同时,也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厌世——出世——恋世的微妙心态
今日更新
-
梦, 精神抗争的诗化——《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2020-02-28]
-
李白诗词《清平调词三首》原文、鉴赏和解读
[2019-05-19]
-
李白诗词《乌栖曲》原文、鉴赏和解读
[2019-05-19]
-
李白诗词《乌夜啼》原文、鉴赏和解读
[2019-05-19]
-
李白诗词《关山月》原文、鉴赏和解读
[2019-05-1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