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誓》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 可叹我年老而日渐衰弱啊,
岁忽忽而不反。 时光匆匆一去不返。
登苍天而高举兮, 登临天际而举头四望啊,
历众山而日远。 经历众山去国日远。
观江河之纡曲兮, 目睹长江黄河纡徐曲折啊,
离四海之霑濡。 遭遇四海风波而湿衣。
攀北极而一息兮, 攀上北极星界权作休息啊,
吸沆瀣以充虚。① 呼吸清和之气以充饥。
飞朱鸟使先驱兮, 使朱雀前飞作我先导啊,
驾太一之象舆。 驾驭太一之神的象舆。
苍龙蚴虬于左骖兮,② 左骖的青龙屈曲而行啊,
白虎骋而为右騑。 右騑的白虎自由奔驰。
建日月以为盖兮 日月就是我树立的车盖啊,
载玉女于后车。 后车载着美丽的玉女。
驰骛于杳冥之中兮, 驰奔在虚灵杳冥的境界中啊,
休息乎昆仑之墟。 歇息在昆仑之墟。
乐穷极而不厌兮, 游乐无穷永不厌倦啊,
愿从容乎神明。 愿随神明从容观览。
涉丹水而驰骋兮, 渡涉赤水继续驰骋啊,
右大夏之遗风。 感受大夏国的古老遗风。
黄鹄之一举兮, 黄鹄一飞千里之遥啊,
知山川之纡曲。 知晓山川的迂回曲折。
再举兮, 再飞而高瞻远瞩啊,
睹天地之圆方。 看清了天圆地方的形状。
临中国之众人兮, 俯见故国的世俗之辈啊,
托回飚乎尚羊。 凭借回风继续彷徨。
乃至少原之野兮, 来到了仙人所居的少原啊,
赤松王乔皆在旁。 赤松王乔都近在身旁。
二子拥瑟而调均兮, 二人抱瑟而试其音调啊,
余因称乎清商。 我则对清商之曲激赏。
淡然而自乐兮, 淡泊宁静自有乐趣啊,
吸众气而翱翔。 吸餐自然之气以翱翔。
念我长生而久仙兮, 思虑我虽长生成仙啊,
不如反余之故乡。 不如返回久别的故乡。
黄鹄后时而寄处兮, 黄鹄失时而难寻寄处啊,
鸱枭群而制之。 却被成群的鸱枭所控制。
神龙失水而陆居兮, 神龙去水而处于陆地啊,
为蝼蚁之所裁。 必为蝼蚁蚍蜉所欺。
夫黄鹄神龙犹此兮, 鹄与龙的命运尚且如此啊,
况贤者之逢乱世哉! 何况贤人之遭逢乱世!
寿冉冉而日衰兮, 年寿荏冉生命日衰啊,
固儃回而不息。③ 世事仍如转蓬不息。
俗流从而不止兮, 俗人随从而不知所止啊,
众枉聚而矫直。 邪恶蜂起反欲矫变忠直。
或偷合而苟进兮, 有人苟合偷生而得进啊,
或隐居而深藏。 有人隐身僻居藏其颖。
若称量之不审兮, 可悲称量事物之不分明啊,
同权概而就衡。④ 贤愚高下难以权衡。
或推迻而苟容兮, 有人随势推移而阿世啊,
或直言之谔谔。 有人直言谔谔难苟合。
伤诚是之不察兮, 可叹不能体察这种忠诚啊,
并纫茅丝以为索。 竟把丝与茅纫为一索。
方世俗之幽昏兮, 时值世俗幽暗不明啊,
眩白黑之美恶。 惑乱了白黑与美恶。
放山渊之龟玉兮,, 抛弃山中之玉和渊中之龟啊,
相与贵夫砾石。 共相宝贵瓦砾与小石。
梅伯数谏而至醢兮,⑤ 梅伯多次谏诤被剁成肉酱啊,
来革顺志而用国。⑥ 来革阿顺取谀却当国。
悲仁人之尽节兮, 可怜仁人尽其节概啊,
反为小人之所贼。⑦ 反被小人所戕贼。
比干忠谏而剖心兮, 比干尽忠输谏遭剖心啊,
箕子被发而佯狂。⑧ 箕子散发而佯装疯狂。
水背流而源竭兮, 水横流而源泉枯竭啊,
木去根而不长。 木去其根就不能生长。
非重躯以虑难兮, 不是吝惜身体顾虑赴难啊,
惜伤身之无功。已矣哉! 而是哀惜身未成功。罢了!
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 岂不见鸾鸟凤凰翱翔啊,
乃集大皇之野。⑨ 成群聚集在天界之上。
循四极而回周兮, 循环四方而回旋啊,
见盛德而后下。 觅见盛德之君乃临降。
彼圣人之神德兮, 那有神圣德行的圣人啊,
远浊世而自藏。 远离浊世而隐遁自藏。
使麒麟可得羁而系兮, 假使麒麟也能羁绊束缚啊,
属何以异乎犬羊? 又与犬羊有什么两样?
【注】①沆瀣(hangxie) : 天界清和之气。② 蚴虬(youqiu) :屈 曲行动的样子。骖(can) : 夹辕的服马之外的马叫骖马,也叫騑马,左右各一。故此有“左骖”、“右騑”之语。③檀 (chan)回: 徘徊。④概: 量粟麦时用以刮平斗斛的工具,即所谓平斛木。⑤醢(hai) : 肉酱。⑥梅伯、来革: 据说都是商纣王时的臣子。梅伯屡次谏诤,被商纣王处以醢刑。来革则奸佞进谮,深受商纣王宠信,地位通显。⑦贼:戕害。⑧比干、箕子: 据说都是商纣王时忠臣。比干常冒死进谏。商纣王怒而剖之,以观圣人之心。箕子惧祸,被发佯狂。⑨大皇: 天也。
此篇作者生活的年代在贾谊之后刘向之前。或以为贾谊所作,其实不确。 本篇的思想倾向与《吊屈原赋》所谓“九洲而相君兮,何必怀此都也”极为相似,但这只能看出本篇作者采取了贾生的思想。并且此篇“已矣哉”以下的字句,几乎原样照搬了 《吊屈原赋》 中的词句。这正可旁证本篇非贾生作,他不大可能把同样的句子照搬在另一首作品里。本篇的构思和立意直接受到屈原《远游》的影响,选取了《吊屈原赋》中与此意相符的词句。因此,本篇乃西汉文人摹仿屈赋之作。
王逸为此篇解题说: “惜者,哀也。誓者,信也,约也。言哀惜怀王,与己信约,而复背之也。……盖刺怀王有始而无终也。”(《楚辞章句第十一》) 此篇作者极力摹写屈原遭遇怀王失信后的复杂心境。正当他受到信任,为楚国而贡献才略时,怀王疏远他,贬谪他。这种突如其来的政治打击,使他无法接受既成事实。他哀怀王昏暗,恨奸佞进谗,看透了处身其间的溷浊世界。故托意玄冥,神游四方。诸神的导引,精灵的效力,天国的洁净,仙人的逍遥,这一切是令人惬意的。但正是这些美好的东西,勾起他对故国的恋眷,对昏暗政治的忧患。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政治热忱促使他回故国去,尽自己忠君报国之义。然而,故国依然小人得势,陷害忠良,黑白不分,一片污浊。他失望、痛心、愤怒、浩叹,无可奈何,无所适从……
应该说,作者所把握和表现的这种心态,是符合屈原当时实际的。如果屈原当初没有受到怀王的最大信任,后来他被谪不会有那样深沉的忧愤; 如果他不是那样地专一执著于追求社会理想与政治抱负,后来也不至于不能自解以沉江明志。屈原的苦闷心境,常是个人的得失存亡与君国大体的废兴休戚纠结在一起。当他遭贬但对君国尚抱有希望时,周游之后急欲回到生长熟悉的故土; 当他对楚王绝望、确信楚国已无可作为时,游荡徘徊,举足无定,心绪最为复杂悲哀; 当他意识国家前途无望、自己的存在完全失去社会价值时,就坚决地走向死亡,希望以此代价来警醒当世、告诫后人。本篇比较细致地摹写了屈原的第二种心境。
从开头到 “不如反余之故乡”共三十四句,写屈原远游的经过和感慨。前四句突如其来,屈原开始遨游苍天、经历众山的远游。说它突然,因为它没有 《远游》篇前半部分细致描写做出决定前的犹豫,好似忽然念及人生短促,年力日衰,要趁尚能登临高举的时机,去呼吸天地灵气,游览自然奇观,绝不透露其政治失意、厌恶浊世、愤而神游的情由。作者把这些埋伏起来,留待后文去充分发挥。
接着描绘他飞游太空,俯见江河大地之纡曲,凭虚御风,吐纳灵气。朱鸟前领,龙虎效力,日月为车盖,象舆权代足,玉女陪行,驰骋远离尘嚣的杳冥之中,休息之处也是昆仑神山。这一切是如此新颖别致,令人心旷神怡,他目不暇接,乐而忘疲。其行旅的快乐节奏,与情绪的亢奋,给神游天界增添了无限神秘圣洁的气氛。神的世界是如此美好快乐,使他由衷感叹:“乐穷极而不厌兮,愿从容乎神明。”那么,神明的世界具有如此魅力,仅是新奇的神秘感,还是厌倦失望于尘世之后,对天界流露出一种蓦然回首的解脱?至此仍不说破,留下见仁见智的读解余地。继续写遨游者涉丹水观大夏遗风的征程。黄鹄一举而知天地行曲,再举而睹天地之圆方,这 “黄鹄”显然是神游者的幻化,呼应着篇首,并把参天地、化物我的奇想由这一意象传出。他具有了甄别真伪、裁判善恶的神圣智慧。俯察故国,俗辈迷途不返,毕显丑恶,是不能回去的。故托回风而来到仙人赤松王乔之处,琴瑟相伴,淡然自乐。他过上了御风翱翔,以气为食的神仙生活。
他的游历、见闻、遭遇,象一首轻盈畅快的乐曲,使人陶醉、满足、舒适。然而,正是这些神奇绝妙的东西,与其在尘世经历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比,自然浮出那令人伤心疾首的往事,并在对比之下产生更为沉重的感叹。
“黄鹄后时而寄处兮”以下,情调节奏急转直下,叙述着楚国社会的种种丑恶和荒唐现象,直至发出“已矣哉”这莫可奈何的感叹,才哀伤地结束了这段令人心碎的陈述。其间,作者严格地把一组组具有显著对比意义的意象罗列起来: 黄鹄与鸱枭的水火不容; 神龙与蝼蚁的你死我活;射利偷合的势利小人与高栖深藏的忠直之士的道魔相长; 龟玉与砾石的贵贱遭遇,梅伯、比干、箕子与来革的浮沉生死。这些全如水中之影,恰好翻了个儿。而戏弄历史和社会经验的罪魁,正是商纣王、楚怀王、顷襄王之流。尽管作者碍于君臣名份不好一语道破天机,但所排列的事实令人只能得出这无情的结论。
明白了这个奥妙,回顾开首一段的遨游天界,及其彻底解脱的快感,才觉事出有因;而远游者遭遇如此不幸,尚念念不忘故土君国,其忠君恋栈之思才更形执著深沉。当这一切努力不能拯救国家与个人的命运时,他或者象本篇结尾所表示的那样,继续遨游、徘徊、期待,希冀着“盛德”临世,自己若麒麟之兆太平,贡献贤能智略,实现惨遭摧折的夙愿。或者如他后来义无反顾地所做的那样,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以死谏君、以死警世、以死明志。
本篇为了实现两种对比鲜明的情调在表现主题上的艺术效果,发端突兀而起,全力铺写远游的快乐,一气写去,笔不旁顾。及因见故土而勾起往事,情调陡变,语气忿婉,产生了很好的反差效果。且叙写种种荒唐,两两相较,串联而出,似不如此不足以平其愤,把远游的因由铺排得极充分。进而由字里行间流露的情调把当事人的心境及其变化摹写得真实恰当。
其次,本篇用笔朴实,文风平易,不仅没有汉赋的堆垛习气,也没有屈贾赋的词彩绚烂,令人读解不易。这在西汉大赋风靡成习的文坛上,是比较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