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公孙丑下》)
【鉴赏】 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去分析战争的胜负,这是先秦时期常见的做法。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与他同时代的尉缭子在其《战威篇》中也说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圣人所贵,人事而已。”之后的荀子在《王霸篇》中也说到:“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事实上,影响一场战争成败的因素有很多,在兵家的著作《孙子兵法》中,孙子将“道”、“天”、“地”、“法”和“将”,也就是“民心”、“天时”、“地利”、“权谋”和“将领”列为兵家的五个要素,并且说只要具备这五个要素,并且“校之以计”,就可以克敌制胜了。从这五者的排列顺序上,可以看出,孙子更为看重前三者。而他的后人孙膑在《孙膑兵法·月战》中也说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虽然这些思想家和军事家的见解详略不一,但他们都将“人和”作为克敌制胜的首要因素。
我们所说的“天时”,一般指的是气候条件、时节相制等外部因素。气候条件比较好理解,也就是指战争期间的天气状况,比如在雨天、雾天和大风天等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其实是不适宜战争的。成功的将领往往善于利用各种天气条件,为战争增加胜利的筹码,比如在赤壁之战中的“借东风”,这个故事便是“得天时”的最好例证。相对而言,时节相制这一点比较难理解,它是与五行说联系的,每个季节都会有一些相应的规则和禁忌,比如古人就有“冬夏不宜战争”一说,他们把时节的变换和事物的吉凶对应起来,所以会比较复杂。而“地利”指的是战争的一方在城池的稳固和地势的险峻等方面所占的优势。因此,那些险峻陡峭、易守难攻之处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人和”则是指战争的发动者是得乎民心,顺乎民意,不是统治者为了一己之私欲而引发的。在这三者之中,孟子非常重视“人和”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孟子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么怎样才能得到民心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就是说,君王只有施行王道仁政,才能得到普天下人的帮助。如果不实行王道,滥用武力,伤害民心,那么连亲戚都会背叛他。这样,用普天下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要背叛的人,就可以战无不胜了。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些话,已经作为名言警句广为流传。其实,孟子说这段话的目的并不是教导统治者如何在战争中取胜,而主要是劝诫统治者要重视民心,施行仁政。如果能够得乎民心,那么就能使国家在人口、疆域、经济等社会各个方面取得很大的发展,即使是不得已要参加战争,也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而真正达到“仁者无敌”的境界。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018-11-24]
-
身不行道
[2018-11-24]
-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2018-11-24]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018-11-24]
-
人不可以无耻
[201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