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
题解
本文节选自《韩非子·难一》。原文分九段,辩驳九个问题。这是节选的是第二段。文章通过对舜“以德化民”的分析,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揭露了儒家关于尧舜传说的矛盾,指出所谓德政主张的迂阔难行;进而宣传其“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说明它是优越可行的治国之道。
原文
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
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其人曰:“尧为天子。”“然则仲尼之圣尧奈何?圣人明察在上位,将使天下无奸也。今耕渔不争,陶器不窳,舜又何德而化?舜之救败也,则是尧有失也。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降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盾之说也。且舜救败,期年已一过,三年已三过。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赏罚使天下必行之,令曰:‘中程者赏,弗中程者诛。’令朝至暮变,暮至朝变,十日而海内毕矣,奚待期年?舜犹不以此说尧令从己,乃躬亲,不亦无术乎?且夫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尧、舜之所难也;处势而矫下者,庸主之所易也。将治天下,释庸主之所易,道尧、舜之所难,未可与为政也。”
译文
历山之下的农夫常越过自己的田界侵占别人的田地,舜就去那里耕田,经过一年的时间互相侵占田地的问题就被纠正了。黄河边上的渔夫争夺捕鱼场所,舜就去那里捕鱼,经过一年的时间就使那里的渔夫把好的场所让给年长者。东方部落中制陶器的人烧制的陶器粗劣不坚实,舜就去那里烧制陶器,经过一年的时间烧制出的陶器就坚固耐用了。孔子感叹地说:“耕田、捕鱼和制陶,本不是舜的职责,舜去干这些事,是为了挽救败坏的社会风气。舜的确是有仁德的人啊!居然亲身去做那些劳苦的工作,因此,民众都依顺他。所以说:圣人的德行能感化他啊!”
有人问儒家的弟子说:“当舜去亲自耕田、打鱼、制陶的时候,尧在哪里啊?”那个弟子回答说:“尧是天子啊。”“那么孔子把尧称作圣人又当怎么说?圣人有敏锐的洞察力,又处在帝王的位置上,会使天下不出现邪恶。假如农夫和渔夫没有争夺现象发生,烧制的陶器不是粗劣不坚,舜又哪里用得着用德化教化他们呢?舜去挽救败坏的社会风气,这就说明尧治天下有过失。承认舜贤明,就否定了尧的敏锐洞察力;承认尧是圣人,就否定了舜的德化感化:这两方不能同时成立。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称赞他的盾说:‘我的盾无比坚硬,没有什么东西能穿透它。’接着又称赞他的矛说:‘我的矛无比锋利,对任何东西没有穿不透的。’有人问:‘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什么都不能穿透的盾和什么都能穿透的矛,是不能在同一个世间存在的。现在,对尧和舜不能两个人都称赞,这就跟楚人对矛和盾的说法是同样的道理。况且舜去挽救败坏的社会风气,一年只消除一种过错,三年才消除三种过错。舜只有一个,而且他的寿命也有限,可天下的过错没有停止的时候,用有限的寿命消除没有止境的过错,这样能够制止得了的过错就太少了。如果天下坚决地实行赏功罚过的措施,下令说:‘合乎法度的就赏赐,违背法度的就杀头。’命令早上传达到某个地方,当天晚上这个地方的情况就会改变,晚上传达到某个地方,第二天早上这个地方的情况就会有改变,只需十天的时间普天下的社会风气就会得到改变了,为什么要等上一年呢?然而舜并没有用这个道理来劝说尧,使尧听从自己的意见,居然亲自去耕田、打鱼、制陶,不是太没有办法了吗?而且靠自身受苦去感化民众的办法,是尧、舜也难以做到的;据有权势,用法令纠正臣民过错的办法,是平庸的君主也容易做得到的。想要治理好天下,却放弃平庸的君主容易做得到的办法,而提倡尧、舜也难做得到的办法,是不能和这样的人一起治理国家的。”
赏读
“难(nàn)”是诘难、辩驳的意思,在《韩非子》中则构成了一种文体。本文正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典型。文章先摆出要驳斥的观点,然后加以辩驳。有破有立,逻辑严谨,语言犀利峻峭,很有说服力。文中讲述的“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寓言,生动鲜明,已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
本文节选自《韩非子·难一》。原文分九段,辩驳九个问题。这是节选的是第二段。文章通过对舜“以德化民”的分析,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揭露了儒家关于尧舜传说的矛盾,指出所谓德政主张的迂阔难行;进而宣传其“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说明它是优越可行的治国之道。
原文
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
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其人曰:“尧为天子。”“然则仲尼之圣尧奈何?圣人明察在上位,将使天下无奸也。今耕渔不争,陶器不窳,舜又何德而化?舜之救败也,则是尧有失也。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降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盾之说也。且舜救败,期年已一过,三年已三过。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赏罚使天下必行之,令曰:‘中程者赏,弗中程者诛。’令朝至暮变,暮至朝变,十日而海内毕矣,奚待期年?舜犹不以此说尧令从己,乃躬亲,不亦无术乎?且夫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尧、舜之所难也;处势而矫下者,庸主之所易也。将治天下,释庸主之所易,道尧、舜之所难,未可与为政也。”
译文
历山之下的农夫常越过自己的田界侵占别人的田地,舜就去那里耕田,经过一年的时间互相侵占田地的问题就被纠正了。黄河边上的渔夫争夺捕鱼场所,舜就去那里捕鱼,经过一年的时间就使那里的渔夫把好的场所让给年长者。东方部落中制陶器的人烧制的陶器粗劣不坚实,舜就去那里烧制陶器,经过一年的时间烧制出的陶器就坚固耐用了。孔子感叹地说:“耕田、捕鱼和制陶,本不是舜的职责,舜去干这些事,是为了挽救败坏的社会风气。舜的确是有仁德的人啊!居然亲身去做那些劳苦的工作,因此,民众都依顺他。所以说:圣人的德行能感化他啊!”
有人问儒家的弟子说:“当舜去亲自耕田、打鱼、制陶的时候,尧在哪里啊?”那个弟子回答说:“尧是天子啊。”“那么孔子把尧称作圣人又当怎么说?圣人有敏锐的洞察力,又处在帝王的位置上,会使天下不出现邪恶。假如农夫和渔夫没有争夺现象发生,烧制的陶器不是粗劣不坚,舜又哪里用得着用德化教化他们呢?舜去挽救败坏的社会风气,这就说明尧治天下有过失。承认舜贤明,就否定了尧的敏锐洞察力;承认尧是圣人,就否定了舜的德化感化:这两方不能同时成立。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称赞他的盾说:‘我的盾无比坚硬,没有什么东西能穿透它。’接着又称赞他的矛说:‘我的矛无比锋利,对任何东西没有穿不透的。’有人问:‘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什么都不能穿透的盾和什么都能穿透的矛,是不能在同一个世间存在的。现在,对尧和舜不能两个人都称赞,这就跟楚人对矛和盾的说法是同样的道理。况且舜去挽救败坏的社会风气,一年只消除一种过错,三年才消除三种过错。舜只有一个,而且他的寿命也有限,可天下的过错没有停止的时候,用有限的寿命消除没有止境的过错,这样能够制止得了的过错就太少了。如果天下坚决地实行赏功罚过的措施,下令说:‘合乎法度的就赏赐,违背法度的就杀头。’命令早上传达到某个地方,当天晚上这个地方的情况就会改变,晚上传达到某个地方,第二天早上这个地方的情况就会有改变,只需十天的时间普天下的社会风气就会得到改变了,为什么要等上一年呢?然而舜并没有用这个道理来劝说尧,使尧听从自己的意见,居然亲自去耕田、打鱼、制陶,不是太没有办法了吗?而且靠自身受苦去感化民众的办法,是尧、舜也难以做到的;据有权势,用法令纠正臣民过错的办法,是平庸的君主也容易做得到的。想要治理好天下,却放弃平庸的君主容易做得到的办法,而提倡尧、舜也难做得到的办法,是不能和这样的人一起治理国家的。”
赏读
“难(nàn)”是诘难、辩驳的意思,在《韩非子》中则构成了一种文体。本文正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典型。文章先摆出要驳斥的观点,然后加以辩驳。有破有立,逻辑严谨,语言犀利峻峭,很有说服力。文中讲述的“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寓言,生动鲜明,已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