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寺人披见文公》
吕、郤畏逼①,将焚公宫而弑晋侯②。寺人披请见③。公使让之④, 且辞焉,曰:“蒲城之役⑤,君命一宿,女即至⑥。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 滨⑦,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夫祛犹在⑧,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人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 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 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⑨,君 若易之⑩,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11)!”
公见之,以难告。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12),公宫火。瑕 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13),秦伯诱而杀之。
【注释】①吕、郤(xì):即瑕吕饴甥、郤芮(ruì),是晋惠公、晋怀公的旧臣。 ②晋侯:晋文公重耳。③寺人披:即勃鞮(dī)。寺人就是后世的太监,披是人名。 ④让:斥责。⑤蒲城之役:鲁僖公五年(前655),晋献公命寺人披攻打重耳所居的 蒲城以逼其自杀,重耳逾墙逃走,衣袖被寺人披割断。⑥女:同“汝”。⑦田:同 “畋”,打猎。⑧祛(qū):衣袖。⑨置:放置不问。射钩:指管仲辅佐公子纠与齐桓 公争夺君位,曾射中齐桓公衣带钩之事。⑩易:改变。(11)刑臣:寺人披曾受宫刑, 故自称刑臣。(12)己丑:三月三十日。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13)河:指黄河。
【鉴赏】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文公即位后,晋惠公、 晋怀公的旧臣瑕吕饴甥、郤芮害怕晋文公迫害他们,决定谋反。他们找到 寺人披,结盟共同对付晋文公,但寺人披对瑕吕饴甥、郤芮并不看好,于是 前去向晋文公告密。由于寺人披过去曾两次受命谋杀晋文公,晋文公一 开始并不想见他,寺人披用巧妙的辞令晓之以利害,说服晋文公放下旧仇 接见了他。晋文公因为能够不念旧恶而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本文通过 写晋文公用人不计前嫌旧怨,不但不加害曾多次追杀自己的仇人,反而开 门纳仇人之谏言,表现了晋文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霸主气度与心胸。
本文主要通过对话写人叙事。主要篇幅是晋文公与寺人披的一段对 话。晋文公的一段话让我们知道寺人披是何许人,做过什么事。他本是 一个济君之恶以固宠市荣的小人,现在江山易主,又欲借吕、郤作难,改而 向文公告密以市文公之德,真是阴险反复之至,也可见晋文公接纳他的不 易。晋文公能纳敌之言、赦敌之罪当然主要取决于他的胸怀和智慧,而直 接原因则是被寺人披的一段说辞点醒。本文精彩之处即是这段说辞。这 段说辞严、婉并用,胁迫中犹带婉切。寺人披敢来见文公,是因为得知了 重大机密,而且此机密事关国家、文公的生死存亡,所以他不怕文公不听、 不用自己。“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行者甚众,岂唯刑臣!”这些话都 是胁语,话中有话。但过分胁迫,未必能动雄主,故大棒后又配以胡萝卜, 以“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将文公比拟霸主齐桓公,对文公又打又拉, 并把自己的罪过归结到君臣体制的要求上,而非主观仇视文公,这样终于 消除了文公的怒气。这段说辞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作为武人的寺人披的 另一面:颇有心机并善于辞令。寺人披趋炎附势,而能言善辩,其人物形 象十分丰满。全文喜用四字句,文中已有两两相对的骈文句式,语言也独 具一格。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14-15-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