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前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①。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 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 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 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②,引喻失义③,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 中④,俱为一体,陟罚臧否⑤,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 付有司论其刑赏⑥,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 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⑦,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 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⑧,晓畅军事,试用于昔 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 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 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 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 不以臣卑鄙⑩,猥自枉屈(1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 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 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 以来,夙夜忧叹(1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13),深入不 毛(14)。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15),攘 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6)。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 诹善道(17),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 表涕泣,不知所云!
【注释】①先帝:指 刘备。崩殂(cú):死。 古代帝王死亡称“崩”, 或“殂”。②妄自菲薄: 随便看轻自己。③引喻 失义:言谈不合大义,指 说话不合宜。引,称引。 喻,譬喻。④宫中:宫廷 内,指内臣。府中:丞相 府,指朝官。⑤陟(zhì): 提升。臧(zāng):善,引 申为赞扬。否(pǐ):恶, 引申为批评。⑥有司: 主管部门或官吏。⑦ 愚:对自己的谦称。⑧ 淑:和善。均:公平。⑨桓:汉桓帝。灵:汉灵帝。是东汉末期两个极昏庸的皇帝。 ⑩卑鄙:地位低下,见识浅陋。(11)猥:谦词,卑下。枉屈:枉驾、屈尊。(12)夙夜:日 夜。(13)泸:即金沙江。(14)不毛:指荒凉之地。毛,草木。(15)驽钝:比喻才能低劣。 (16)旧都:指两汉都城长安与洛阳。(17)咨诹(zōu):询问。
【鉴赏】本文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建兴五年(227),诸 葛亮准备兴兵北伐,征伐曹魏。行前,他深感国事正当安危存亡之际,而 后主刘禅却在醉生梦死之中,颇有后顾之忧,于是上表,表达自己审慎勤 恳,以伐魏兴汉为己任的志向,并劝诫后主应采纳忠言,亲贤远佞,就是这 篇《前出师表》。
文章从当前的天下形势谈起,劝诫刘禅要接纳忠谏,严明赏罚,广开 言路,任用贤良。接着,向刘禅举荐关于宫中、军中之事所应咨询的大臣, 劝诫刘禅记住东汉倾颓的教训,亲贤臣远小人。然后,追叙先帝刘备对自 己的殊遇,自陈出师图报的愿望。最后,请求刘禅责成自己北伐,劝诫刘 禅自己思考谋划国家大事,采纳忠谏。全文围绕君子、小人展开论述,亲 贤臣、远小人是全文的宗旨,中间正反对比直接谈论这一中心,而其余话 题——开言路纳忠谏,平刑赏明法治,宫中府中一视同仁,感知遇之恩,愿 出师图报,看似离题,实际上却无不与这一主旨相关。
此文采用拉近距离,反复叮咛的方式,与刘禅促膝晤谈。清代浦起龙 《古文眉诠》卷三十七评论道:“伊尹频称先王,武乡频引先帝,具圣贤气 象,兼骨肉恩情。似老家人出外,丁宁幼主人,言言声泪兼并。而一时外 攘内顾,双管并下,于事则主行师,于情而主居守,平侧自见也。”有人批评 它“过于叮咛周至”,但宋人苏轼说它“简而且尽,真而不肆”,明人归有光 说它“沛然从肺腑中流出,不期文而自文”。清代刘熙载分析道:“文有仰 视,有俯视,有平视。仰视者,其言恭;俯视者,其言慈;平视者,其言直。” (《艺概·文概》)诸葛亮被后主刘禅尊为仲父,故此表的视角为俯视与平 视,语言极慈极直。
此文与屈原的《离骚》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此文以散文的形式,语 言朴实,与《离骚》以诗歌的形式,瑰伟奇丽,幽隐诡幻,文字华美不同,但 是二者在抒发忠贞为国之情上并无二致。两者都是一字一句从肺腑中流 出,感情真挚、饱满,爱国忠君,可歌可泣,同样为文章胜境。
此文刻画了诸葛亮受恩感激,忠心耿耿,励精图治,公正贤明的性格, 其爱国忠君、忧国忘身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代爱国志士、仁人君子。宋 代爱国诗人陆游歌唱“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爱 国志士文天祥歌唱“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正气歌》),可见此文 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166-1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