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①。人非生而知之 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 道也固先乎吾②,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 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 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 人也远矣③,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 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 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 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⑤,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 羞,官盛则近谀。”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⑥。郯子之徒,其贤不 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 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 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注释】①传道、受业、解惑:传授道理,讲授学问,解释疑难问题。受,同 “授”。②闻:知道,懂得。③出人:超过一般人。④句读(dòu):指文章的诵读断 句。语意尽处,称为句,未尽处称为读。⑤不:同“否”。⑥郯(tán)子:春秋时,郯 国(今山东郯城境内)的国君,郯是子爵,因此被称为郯子,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关 于官制的问题。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音乐方面的问 题。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曾向他学弹琴。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 耳,春秋时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周礼。
【鉴赏】“说”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形式,可以就事论理,也可以夹叙 夹议,常表达作者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见解。这篇文章针对当时社会耻于 从师学习的不良风气,精辟地阐述了从师学习的道理。
韩愈顺应当时政治、 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文 学发展的趋势,强调“文以 明道”,反对六朝以来骈俪 浮夸的文风,提出恢复先 秦、西汉古文优秀传统的 主张,与柳宗元等人掀起 了一场著名的“古文运 动”。作为领袖之一,韩愈 不但自己创作大量堪称典 范的古文作品,还刻意地 培养和团结大批古文创作 者。为推进古文创作,韩 愈曾公开招收后学传授古文创作方法,遭到了世俗之辈的揶揄和讽刺。 柳宗元《答韦中立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 召后学,作《师说》,以抗颜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可见,《师说》是韩愈反 驳舆论,公开组织古文写作队伍,培养后学的宣言。
作为一篇议论文,《师说》论证严密,逻辑性极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学者必有师”,说明老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师的正确态度 应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和“弟子不必不如 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作者连用三个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的重要性:一 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焉”,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因此“圣益圣,愚益 愚”;二是人们“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结果造成 “小学而大遗”;三是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而巫医、乐师和各类工匠不耻 相师,结果士大夫之族“智乃反不能及”。三个对比,正反两面反复论证, 扬抑讽喻,富有气势。作者进一步提出能者为师的观点,以孔子为例,说 明了“学者必有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表明文章写作的缘由。
《师说》从开篇提出论点,到篇末说明作文的缘由,都紧紧围绕中心论 点,条理清晰,结构紧凑。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说理深 刻,感情充沛,丝毫没有令人生厌的说教之感。语言平实晓畅而又灵活自 然,整篇文章动荡流走,一气呵成,不愧为古文中的典范之作。
《师说》还明确地表明老师与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只要学有所长,人 们都可向他学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样就把以前师法、家法的壁垒打破了,把老师 与弟子的关系带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可以说是韩愈的一个贡献。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221-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