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石钟山记》

2019-04-13 可可诗词网-古文名篇 https://www.kekeshici.com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 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 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 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 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 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然,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 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 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 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 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 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 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 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 也;窾坎镗鞳者,魏献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 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11), 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①《水经》:我国第一部专门记载江河水道的地理书,相传为汉代的 桑钦或是西晋郭璞所著。②彭蠡(lǐ):湖名,即今鄱阳湖。③枹(fú):鼓槌,这里 是敲打的意思。④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公元1084年六月初九日。元丰,宋神宗 赵顼的年号。⑤硿(kōng)硿:象声词,石块撞击的声音。⑥鹘(hú):又名隼 (sǔn),一种很凶猛的鸟,类似鹰。⑦磔(zhé)磔:鸟鸣声。⑧噌 (chēng)吰 (hóng):响亮厚重的钟声。⑨石穴罅(xià):石头间的缝隙。⑩无射(yì):钟名。 《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四年铸成大钟无射。(11)考:同“拷”,敲打。

【鉴赏】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赴汝州途 经江西时。石钟山位于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对于它的命名和由来,前人 有多种说法,苏轼都表示怀疑,后来,在赴任汝州的旅途中得到了考察的 机会。他去现场考察,发现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由此提出“事不目见 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著名论点,对那种仅凭肤浅的了解就武断臆 测的作风提出了批评,说明对具体事物必须经过调查研究,亲躬实践,探 根求源,才能识别真相,探求出究竟来。

这是一篇带有考证性质的游记。结构严谨,第一段作者就前人关于 石钟山得名缘由的两种说法提出了疑问,并引出下文作者实地考察的文 字。中间部分,作者亲自乘舟到石钟山下考察,几经周折,终于给出了自 己的答案。这其中除了分析考证的部分极有见地外,关于潭上夜景的一 段描写也颇有特色。千奇百怪的峭石、栖鹘的惊飞、鹳鹤的笑声等,都写 得绘声绘色,使人感到阴森可怕。虽然作者的主观色彩比较浓厚,但仍然 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一笔,引出 “噌吰”之声,这种声音如同“钟鼓不绝”,到此,便将“钟”字落到实处。这 种声音究竟从何而来?作者“徐而察之”,听到“窾坎镗鞳之声”,然后引 出古代两种名钟来说明这两种声音。至此,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不言 而喻,“古之人不余欺也”! 末段,作者就整个事件发表议论,与第一段遥 相呼应,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议从记发,记从议起,融情入景,景中 生情,前呼后应,承转有致,既有感染力,又富有说服力。清人沈德潜《唐 宋八大家文读本》卷二十三说:“记山水,并悟读书观理之法,盖臆断有无, 而或简或陋,均非可以求古人也。通体神行,末幅尤极得心应手之乐。”

本文文字极为简洁,笔意轻灵,文情酣畅,对各种事物和景物勾画得 惟妙惟肖,稍加渲染,便凸现一个阴森逼人的境界,极见功力。结尾部分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使作者显得潇洒自得.
 

徐薇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317-319页.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