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洢《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 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①,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②,盖大苏泛赤 壁云③。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④。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⑤,鲁直居左⑥。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 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 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 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 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 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 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⑦,虞山王毅叔远 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 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 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 《庄》《列》所载,称惊犹 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了然者⑧?假有人焉,举 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由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 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注释】①因势象形:顺着木料原来的形状态势来构思所创作的形象。②核 舟:骨桃核刻成的船。③盖大苏泛赤壁云: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盖……云,表推测 之意。泛,泛舟。④箬篷:用竹叶做成的船篷。⑤佛印:即佛印禅师,名了元,字觉 老。苏轼的朋友。⑥鲁直:即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字鲁直。他是苏轼的弟子与朋 友。⑦天启壬戌:指天启壬戌年,即1622年。天启,明熹宗年号(1621—1627)。 ⑧须麋:也作“须眉”,胡须和眉毛。
【鉴赏】《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虞初新志》,是一篇说明性的 文章,介绍了雕刻家王叔远的一件“灵怪”作品:在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 上,刻而成舟,生动细腻地刻画出“苏轼泛赤壁”的故事。苏轼的文学名篇 前后《赤壁赋》,通过王叔远神奇的雕刀化成一件立体的造型艺术品。而 魏学洢的《核舟记》,又通过语言艺术的再创造,把这件艺术精品再现在读 者面前。
魏学洢用最简洁的语言对核舟作了生动的说明。全文依照总—分— 总的结构方式介绍了精巧而又具丰富内涵的核舟。首先概括介绍王叔远 的精湛的刻艺,“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引出核舟,点出雕刻主题。接着详 细介绍核舟的情况:概貌和细部。这是全文的主体。最后总计核舟中的 人、物雕像和数字,赞叹其高超的艺术技巧。
核舟首尾大概八分长,只有两粒黍的高度。核舟上雕刻了船舱,用箬 篷遮盖;还雕刻了左右共八扇、可开启的窗户;左右刻着“山高月小,水落 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文字。魏学洢通过列举的方式生动地描 述了核舟的整体,展现出王叔远过硬的雕刻技术。
舟上的人物神情各异,生动真实。苏轼“峨冠而多髯”,与鲁直共阅一 手卷并右手拿着卷端,左手扶着鲁直背。佛印被雕刻得像弥勒,敞开胸怀 露出乳,昂头直视,和苏黄不同,他卧着右膝,弯曲着手臂支撑船,左臂挂 着的念珠,竟然每一个都可以看清楚数出来。还描绘了核舟上的两名“舟 子”的神情动作,简直如亲眼所见。右边的“舟子”椎着髻发仰着面,倚着 横木,右手攀着右边的脚趾,好像在呼叫的状态。左边的“舟子”则负责烧 茶,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扶着火炉,安静地看着火炉上的茶壶,好像要听 茶是不是烧开了。两个“舟子”神情动作轻松悠闲,整个核舟上都充满了 一种随水波飘荡的宁静、轻松、悠闲的氛围。
魏学洢观察细致,对核舟上众多的人、物雕像,即使“细若蚊足”的文 字,也细致描绘,领悟出刻者的精妙构思。而且,在客观介绍核舟时,魏学 洢也展开想象。例如,苏黄共阅一卷,黄“如有所语”,这就是魏学洢的想 象。通过想象,苏黄亲切交谈的情态,跃然纸上。
马丽玲,汪平秀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420-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