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1)船载以入(2)。至则无可用(3),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4),以为神(5),蔽(6)林间窥(7)之。稍出近之(8),愸愸然(9),莫相知(10)。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11),以为且噬己(12)也,甚恐。然往来视之(13),觉无异能者(14); 益习(15)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16)。稍近,益狎(17),荡倚冲冒(18)。驴不胜怒(19),蹄之(20)。虎因喜,计之曰(21):“技止此耳(22)! ”因跳踉(23)大㘎(24),断其喉,尽其肉,乃去(25)。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注释〕(1)好(hao)事者: 喜欢多事的人。(2)船: 这里是用船的意思。载: 后边省去“之” ,装运驴的意思。以: 这里相当于 “而” ,连接“船载” 和 “入” 。(3)则: 却。(4)庞然: 巨大的样子。(5)以为神: 把(它)当作神。(6)蔽: 隐藏。(7)窥(kui): 偷看。(8)稍: 渐渐。(9)愸(yin)愸然: 小心谨慎的样子。(10)莫相知: 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11)遁(dun): 逃走。(12)以为且噬(shi)己: 认为将咬自己。且: 将。噬: 咬。(13)然: 然而,但是。(14)觉无异能者: 觉得(驴)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者:这里相当于“……似的” 。(15)益:更加熟悉,习惯。(16)搏(bo): 扑,击。(17)狎(xia): 态度亲近而不庄重。(18)荡倚冲冒: 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荡: 碰闯。倚: 倚靠。冲: 冲撞。冒: 冒犯。(19)不胜: 禁不住。(20)蹄: 作动词用,踢。(21)计:盘算。(22)止:只、不过。耳:相当于“罢了”。(23)跳踉(liang):跳跃。(24)㘎(han):同阚,虎怒吼。见《诗经·大雅·常武》。(25)去: 离开。
〔鉴赏〕柳宗元一生创作了许多社会意义深刻、艺术上具有独创性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不仅有哲学论文和政治论文,有散文和山水游记,还有为数不少的寓言。这些寓言都是在他政治上遭受挫折,贬谪永州以后写成的。它们短小警策,寓意深远,语言凝练,形象生动,表现了作者杰出的讽刺才能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在我国寓言文学的发展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黔之驴》是《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篇章,包括了《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三则寓言。文章开头有一段序,是说明写作意图的: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序言说明作者是借麋鹿、驴子和老鼠的形象来警戒“世之人”的。它讽刺了当时那些仰仗权贵而得意忘形、“依势以干非其类”的小人,那些外强中干、“出技以怒强”和自以为饱食无祸、“窃时以肆暴”的丑类。
这三篇寓言从不同角度,针对不同的对象,深刻有力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人情世态,无情揭露和鞭挞了中唐时期横行一时的豪门贵族、宦官、藩镇、官僚及其爪牙们,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战斗性。
《黔之驴》全文仅一百五十多字,短小精悍,饶富文学趣味,千百年来“黔驴之技”、“庞然大物” 已成为广为流传、人民群众习用的生动成语。这篇寓言写一只蠢笨的驴被人带到黔地,当地老虎在摸透了它的底细、认清了它的本质以后,终于吃掉了它。寓言塑造了两个形象:一头身体庞大却蠢笨虚弱的驴,一只聪敏勇猛、生气勃勃的虎。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开首就紧扣题目,让主角驴子登场: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这样开头一方面为了点题,更主要是写驴的来历,为故事的开展创设背景——地点和条件。如果驴本来产于黔地,老虎也早已熟识,故事就无从产生。正因为黔无驴,这只驴是“好事者船载以入”的,才发生了后来与虎的矛盾,为故事情节的推进作了准备。接着,老虎出场: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这就从虎的角度,写了驴的外形。“庞然大物” ,又高又大,形容很大很笨的样子,虎见其十分庞大,一时为它所迷惑,产生了“以为神”的看法。然而,虎是聪敏的,它清楚自己的这种看法只是个初步的印象。与这个印象同时萌发的,是进一步窥探、了解这个“庞然大物”的愿望。因此它 “蔽林间窥之” ,并且为了了解它,渐渐跑出来跟它接近,小心谨慎地观察,但终究还是“莫相知”。这一层意思,是说老虎一开始接触驴,除了庞大的形体使它有个初步印象外,它对驴是没有什么认识的。但它迫切希望了解、认识驴。因此虽然益加小心,却仍旧是冒着危险“稍出近之” ,去接近驴,去观察和考察它。尽管由于实践太少,尚不了解,老虎并没有因此罢休,这就引出了下面的文字,使故事得以展开。
写驴的来历,写虎初次见到驴,这就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下引出了主要角色。并且一开始就把两个角色放到矛盾之中,以虎来映衬驴。四十余字,把事物描绘得这么集中,情节安排得这么合乎逻辑,对两个形象的特征也作了初步的描画,显示了作者杰出的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即第二自然段是情节的发展和故事的结局。首先,交代了时间是“他日” ,说明对驴的考察已有时日。接下去,采取了交替写驴和写虎的手法。目的是要写老虎通过不断地实践,终于认识了驴,最后才果断地作出“技止此耳”的结论并且把它吃掉。这一部分有三层意思。一是写驴鸣,然后写虎听到这种鸣声后的反应。驴来自远地,它的叫声在当地是稀异的,加之鸣声宏阔,因而“虎大骇,远遁” ,并“以为且噬己也” 。在前面写驴的形体后,这里又进一步写了驴的叫声。老虎毫无准备,惊怕是很自然的。从形大到声宏,抓住特征进行刻画。而虎,则从形之庞大到声之宏大一步步地加深了对驴的感性认识。对形之庞大,虎“以为神”; 对声之宏大,则“大骇” “远遁” ,虎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这些联系都不过是事物的各个片面,虎的认识不过是从视觉和听觉上所获得的印象,这样的认识还停留在感觉印象阶段。第二层,情节继续往前发展。虎为了摸清驴的底细,它又“往来视之” ,终 “觉无异能者” 。经过进一步的实践,虎对驴的认识已开始由表面现象(形体庞大、声音宏大)深入到本质(外强中干,虚弱无能)方面。不过这种认识仍缺乏足够的实践检验,还谈不上知己知彼。要想做到万无一失,就得再去实践。这时,虎还不敢轻易作出搏击的决定。第三层,集中写了虎发起的新攻势,细致入微地写了虎的聪敏智慧和胆识,表现了它的勇猛。为了进一步摸清驴的底细,虎采取了一系列试探行动: “益狎,荡倚冲冒。”虎更加接近驴,进一步地去挑逗它,戏弄它,恣肆地碰撞和冒犯它,终于激怒了驴。“驴不胜怒,蹄之。”这头蠢驴在老虎多次试探后盛怒了,它使出了自己的绝招。它的绝招是什么呢? 用蹄子踢。原来不过如此! 驴貌似强大而实则虚弱的本质暴露无遗,而虎也因之得出了 “技止此耳” 的正确结论。这一层写虎对驴的认识已从片面的印象深入到了事物的内部联系即本质方面。虎经过多次实践,积累了自己从感觉印象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诸如形庞大、声宏大以及来往观察所获,初步认识到 “无异能者” ,通过更进一步的试探,最后彻底摸清了驴的底细,吃掉了它。这一段仅七十多个字,却写出了虎认识驴的全过程。作为寓言,《黔之驴》不仅体现了作者当时同情人民的进步立场,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还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他写虎对驴的认识过程写得那么生动,那么清晰而又那么合乎逻辑。虎对驴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观察、考察到试探的完整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
第三部分即第三段,是作者由慨叹而发的评论。对这则寓言的内涵进行了归结: “噫! 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对驴的 “形之庞” 和 “声之宏” 作了进一步的评说。无情地嘲笑那头外强中干、“出技以怒强”的蠢驴,点明题旨,暗示了作品的社会意义。
《黔之驴》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短短的文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创造了两个鲜明的具有典型性的形象。这非大手笔是难以做到的。“庞然大物” ,仅仅四个字就生动地画出了驴的蠢象,成为人们喜爱的成语。写虎,不仅刻画其行动,神态,还着重描写其心理活动,如“以为神” 、“以为且噬己也” 、“觉无异能者”等。作者善于体情察物,比如 “驴不胜怒,蹄之” 就写得非常传神,一笔就画出了个鲜明形象。他总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加以想象和夸张,又善于将神和形凝聚在洗练而锋利的语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
柳宗元的寓言源于先秦,而先秦时代的寓言往往只是一些文章中短小的片断,还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他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寓言这种体裁,使之成为一种独立、完整的文学样式。比之前人,柳宗元的寓言有两个特色: 一是浓郁的文学色彩。深湛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使他的创作独具一格。他善于想象和夸张,更善于讽刺,创作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二是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鲜明的战斗性。作者贬谪以后植根于现实生活,深感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便采用短小的寓言形式,讽刺当时的时政。他的寓言都是有针对性的。《黔之驴》里所塑造的蠢驴形象,正是当时社会上那些徒有其外表实则虚弱无能的人。他们不知 “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 ,以致落得个可悲下场。中唐时期上层社会豪门贵族以及与之勾结的藩镇、宦官中,这类人是很多的,《黔之驴》深刻地嘲讽了他们。柳宗元的寓言作品,不愧是我国古典散文艺术中的瑰宝。
吴功正 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837-8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