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行纪》
范成大
乙未,大霁(1)。……过新店、八十四盘、娑罗平(2)。娑罗者,其木叶如海桐(3),又似杨梅(4),花红白色,春夏间开,惟此山有之(5)。初登山半,即见之; 至此,满山皆是。大抵大峨之上(6),凡草木禽虫悉非世间所有(7)。昔固传闻,今亲验之(8)。余来以季夏(9),数日前雪大降,木叶犹有雪渍斓斑之迹(10)。草木之异,有如八仙而深紫(11),有如牵牛而大数倍(12),有如蓼而浅青(13)。闻春时异花尤多,但是时山寒,人鲜能识之(14)。草叶之异者,亦不可胜数。山高多风,木不能长,枝悉下垂。古苔如乱发,鬖鬖挂木上(15),垂至地,长数丈。又有塔松,状似杉而叶圆细,亦不能高; 重重偃蹇如浮图(16)。至山顶尤多。又断无鸟雀(17),盖山高,飞不能上。
自娑罗平过思佛亭、软草平、洗脚溪,遂极峰顶光相寺(18),亦板屋数十间,无人居,中间有普贤小殿(19)。以卯初登山(20),至此已申后(21)。初衣暑绤(22),渐高渐寒,到八十四盘,则骤寒(23)。比及山顶(24),亟挟纩两重(25),又加毳衲驼茸之裘(26),尽衣笥中所藏(27),系重巾(28),蹑毡靴(29),犹凛栗不自持(30),则炽炭拥炉危坐(31)。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但碎如砂粒。万古冰雪之汁,不能熟物,余前知之。自山下携水一缶来(32),财自足也(33)。
移顷(34),冒寒登天仙桥,至光明岩,炷香(35)。小殿上木皮盖之。王瞻叔参政尝易以瓦(36),为雪霜所薄(37),一年辄碎。后复以木皮易之,翻可支二三年(38)。人云:“佛现悉以午(39)。”今已申后,不若归舍,明日复来。逡巡(40),忽云出岩下傍谷中,即雷洞山也。云行勃勃如队仗(41),既当岩则少驻(42)。云头现大圆光,杂色之晕数重(43)。倚立相对(44),中有水墨影若仙圣跨象者(45)。一碗茶顷(46),光没,而其傍复现一光如前,有顷亦没(47)。云中复有金光两道,横射岩腹,人亦谓之“小现”。日暮,云物皆散,四山寂然。乙夜灯出(48),岩下遍满,弥望以千百计(49)。夜寒甚,不可久立。
丙申(50),复登岩眺望(51)。岩后岷山万重;少北则瓦屋山,在雅州(52);少南则大瓦屋,近南诏(53),形状宛然瓦屋一间也。小瓦屋亦有光相(54),谓之“辟支佛现(55)”。此诸山之后,即西域雪山,崔嵬刻削(56),凡数十百峰。初日照之(57),雪色洞明(58),如烂银晃耀曙光中(59)。此雪自古至今未尝消也。山绵延入天竺诸蕃(60),相去不知几千里(61),望之但如在几案间(62)。瑰奇胜绝之观(63),真冠平生矣(64)。
复诣岩殿致祷(65),俄氛雾四起(66),混然一白(67)。僧云: “银色世界也。”有顷,大雨倾注(68),氛雾辟易(69)。僧云: “洗岩雨也,佛将大现。”兜罗绵云复布岩下(70),纷郁而上(71),将至岩数丈,辄止,云平如玉地。时雨点有余飞。俯视岩腹,有大圆光偃卧平云之上(72),外晕三重,每重有青、黄、红、绿之色。光之正中,虚明凝湛(73),观者各自见其形现于虚明之处,毫厘无隐,一如对镜,举手动足,影皆随形,而不见傍人。僧云: “摄身光也(74)。”此光既没,前山风起云驰。风云之间,复出大圆相光,横亘数山,尽诸异色,合集成采,峰峦草木,皆鲜妍绚茜(75),不可正视。云雾既散,而此光独明,人谓之 “清现”。凡佛光欲现,必先布云,所谓“兜罗绵世界”。光相依云而出; 其不依云,则谓之 “清现”,极难得。食顷(76),光渐移,过山而西。左顾雷洞山上,复出一光,如前而差小(77)。须臾(78),亦飞行过山外,至平野间转徙(79),得得与岩正相值(80),色状俱变,遂为金桥,大略如吴江垂虹(81),而两圯各有紫云捧之(82)。凡自午至未,云物净尽,谓之“收岩”,独金桥现至酉后始没。
〔注释〕(1)乙未: 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六月二十七日。大霁(ji): 这里指雪后大晴。(2)娑罗:常绿乔木。宋朝宋祁《益部方物略记》:“娑罗花,生峨眉山中,类枇杷,数葩合房,春开,叶在表,花在中。”平:亦写作“坪” ,山中平地。(3)海桐:一种常绿灌木,生长在福建、广东一带的海边上。叶互生,有光泽,长椭圆状倒卵形。(4)杨梅: 一种常绿乔木,叶长椭圆形倒披针形,质厚而光滑。(5)惟:只。(6)大抵(di):大都,大致。(7)悉(xi):全,都。(8)验:验证。(9)季夏: 夏历六月。(10)渍(zi):浸。斓(lan)斑: 色彩错杂的样子。(11)八仙:也叫绣球花,是一种落叶灌木,七、八月间开出淡紫色的球状花朵。(12)牵牛:一年生草木植物,花冠喇叭形,所以也叫喇叭花。(13)蓼(liao):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披针形,花小,白色,略带红晕,生长在河边与水中。(14)鲜(xian):少。识: 这里是看到的意思。(15)鬖(san)鬖: 毛发下垂的样子。(16)偃(yan)蹇(jian): 高耸,天矫的样子,这里有稳立之意。浮图: 塔。(17)断无: 绝对没有。(18)极: 至,达到最高处。光相寺: 唐宋前叫光普殿,在大峨山顶上。(19)普贤: 菩萨名。与文殊菩萨合称佛门二圣。(20)卯初:即早上五点。(21)申后:下午五点以后。(22)衣:作动词用,穿的意思。绤(xi): 粗葛布,这里指夏布衣服。(23)骤寒: 急遽寒冷。(24)比: 等到。及:到达。(25)亟(ji): 急。挟: 持,这里作穿解。纩(kuang):丝绵,这里指丝绵衣服。(26)毳(cui):鸟兽的细毛。衲(na):僧衣,这里指宽大的袍子。驼茸(rong): 骆驼的细毛绒。裘:皮衣,这里指能御寒的衣服。(27)笥(si): 装衣物的方形竹器。(28)系重巾: 头上包两层头巾。(29)蹑(nie): 踩,这里指脚穿。(30)凛(lin)栗(li): 冷得发抖。不自持: 自己克制不住。(31)炽炭:烧旺炭火。炽: 作动词用,烧旺的意思。拥: 抱持。危坐: 端坐。(32)缶(fou): 腹大口小的瓦器。(33)财:通“才”。自足: 够目己用。(34)移顷: 移时,不久。(35)炷(zhu): 燃烧。(36)王瞻叔: 名之望,宋高宗绍兴年间进士,孝宗时官至参知政事。参政: 参知政事的简称。易:换。(37)薄: 迫,侵。(38)翻: 反倒。支:支持,保持。(39)佛现: 又叫佛光或峨眉宝光。它是太阳相射处的云层或雾层上围绕人影的一种彩色光环。人背向太阳站着,光线通过云雾区小水滴,经衍射作用,便产生了这种光环。光环内的人影,是由于阳光照射人体时,人影投映在云雾层上而形成的。峨眉山是佛寺聚集的地方,人们见到这种奇特的景象,联想到佛,于是叫它为佛现。(40)逡(qun)巡: 有所顾虑而徘徊。(41)勃勃: 旺盛的样子。队仗:仪仗队。(42)当:相遇。少驻: 暂时停留。(43)晕: 指圆形的光圈。(44)倚立: 指人侧立着。(45)中: 指大圆光里面。仙圣: 指普贤。佛寺里普贤的塑像,往往是骑着白色的大象。(46)一碗茶顷: 喝一杯茶的工夫,喻其时间短暂。(47)有顷: 不久。(48)乙夜: 二更时分,晚上十点左右。灯:即所谓圣灯或神灯。峨眉山顶有几处地方,晚上天空无云时,站在那里遥望山林,可以隐约看到好象萤火、磷焰、繁星一般的光点。起初为数甚少,不久逐渐增多。有人认为它是磷火,有人则认为它是倒在地上的大树因长期潮湿而引起表皮开始腐烂时发的光。(49)弥(mi)望: 满眼。弥:满。(50)丙申: 指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六月二十八日。(51)岩: 指光明岩。(52)雅州: 今四川省雅安县。(53)南诏:古国名,在今云南省大理县一带。(54)光相: 与下文“相光”义同,即佛光。(55)辟支佛: 辟支迦佛陀的简称,意译为“缘觉”或“独觉”,指并无师承而独自悟道的佛。它是一种通称,不是人名。现:指光相出现。(56)崔嵬(wei): 高大不平。刻削:如用刀子削成的,形容山势陡峭。(57)初日:初升的太阳。(58)洞明:透明。(59)烂银:灿烂的银子。晃耀: 闪耀。(60)天竺(zhu):我国古代对印度的称呼。诸蕃: 指各少数民族和外国。蕃: 也写作“番”,是我国古代对各少数民族和外国的称呼。(61)相去: 相距。(62)但:只。几案: 泛指桌子。几: 小桌子。案: 长桌子。(63)瑰(gui)奇胜绝: 瑰丽奇特超越一切。观: 景象。(64)冠平生:平生第一。冠:位居第一。(65)诣(yi): 到。祷: 祷告。(66)俄:不久。氛雾:雾气。(67)混然一白:茫茫然一片白色。(68)倾注:形容雨大。倾:倒出。注: 灌注。(69)辟易: 退却。(70)兜罗绵云:象兜罗绵一般的云。兜罗:也写作“妬罗” ,树名,梵语。它所生的絮叫兜罗绵,意译为“杨华絮”。下文“兜罗绵世界” ,意为“云海” 。(71)纷郁:盛多的样子。(72)偃卧:仰面卧倒。(73)虚明:空洞明亮。凝湛(zhan):凝聚澄清。(74)摄:摄取。(75)鲜妍(yan)绚茜(qian):新鲜妍丽,绚烂鲜明。(76)食顷:一顿饭的工夫。(77)差小: 略小。(78)须臾(yu):片刻。(79)转徙(xi): 转移。徒: 迁移。(80)得得:唐代方言,等于说“特地”,这里可作“恰恰”解。相值: 相遇。(81)吴江垂虹:吴江的垂虹桥,在江苏吴江县东。本名利往桥,因上有垂虹亭,故名。桥有七十二洞,宋庆历八年建。俗名长桥。(82)两圯(yi);指桥两边。圯:桥。
〔鉴赏〕自古来,赞誉峨眉山的诗文多如峨眉山的奇花异木,数不胜数。应该说,范成大的《峨眉山行纪》是这些众多诗文中的优秀之作。一篇千余字文,八百年来,历经沧桑,竟能达到常读常新、色香不败的境地,委实是难得的。《峨眉山行纪》写得有个性、有特色。它再现了峨眉的佛光,写活了峨眉的形象。
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县城的西南方向。从岷山绵延而来,是大小金川与岷江的分水岭。因山势逶迤,“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而得名。亦说:“峨眉山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清澄,望见两山相峙如峨眉焉。”峨眉山有大峨、二峨、三峨之分。《峨眉山行纪》写的是大峨的景色。峨眉山与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山西五台山并称佛教四大名山。山上寺庙创建于东汉,而后历代都有增修。开初,峨眉流行道教。唐宋以后,佛教日盛。到了明、清,臻于极盛。一时梵宇琳宫,大小寺庙,遍布深山。
古之诗文,有的重于写峨眉的山高路险。如明人诗云,“峨眉高,高插天,百二十里云烟连,盘空鸟道千万折,奇峰朵朵开青莲。”有的重于写满山胜迹。如清人高鹤年在《峨眉山游访记》中,就先后写到圣积寺、宝宁寺、伏虎寺等几十处胜迹。作为宋代的著名诗人范成大,他有自己的美学追求。他选材有角度,写来有层次。他交代峨眉的景物侧重于记其奇; 他描绘峨眉的形象侧重于写其神。不追前人,不摹同辈,独辟蹊径,另有创构。《峨眉山行纪》不愧为大手笔的力作。
峨眉,这座神奇的山,一直给人们玄妙莫测之感。人们给它编织了众多的故事,制造着扑朔迷离的氛围。峨眉有“佛气” ,一山能使人心地笃诚的“佛气”。这种“佛气” ,似乎是力的化身、美的赞歌。请看娑罗平一带草木的奇特。娑罗为峨眉山上生长的一种树木。其“木叶如海桐,又似杨梅,花红白色,春夏间开” 。娑罗多象那雍容大度、佛心笃诚的端庄少女。娑罗,这种稀有的树,在峨眉,竟“满山皆是” 。古人云:“坪有娑罗树,春夏之间,花开如锦,非人间所有。”范成大亦说: “大抵大峨之上,凡草木禽虫悉非世间所有。昔固传闻,今亲验之。” “今亲验之” 一语有惑众力、有说服力。这里,作者写了山木之奇。接着,又写气候的异常。“余来以季夏,数日前雪大降” ,这种异常的气候使得一些花草也处于神魂颠倒、容移貌变的境界。奇花不可识,奇叶不可识。看那遍山的古木,“枝悉下垂” ,骄骄然、巍巍然,俨然是看破红尘、专心修炼的佛士。“古苔如乱发,鬖鬖挂木上,垂至地,长数丈。”诚然,这是“佛山” 异景! 文首写活了草木的奇特,亦可说写神了法轮常转、佛力无边!
记游散文如若有景必写、有物必录的话,必然成了流水帐。面面写到,面面不到,肤浅呆板,神韵全无。《峨眉山行纪》写得有起伏、有层次、详略得当、跌宕多姿。作者没有被一石一桥分散注意力,也没被一寺一林遮住自己的视线。该舍弃的,他断然割爱。诸如写思佛亭、软草平、洗脚溪等景物,他一笔带过,未作铺陈。他大胆剪裁、一再蓄势,集中笔墨写山上气侯的寒冷,为写好“佛光”大现拉开了帷幕。早晨五时登山、下午五时后方到光相寺。初登山时,穿着夏衣。到了山顶,“亟挟纩两重,又加毳衲驼茸之裘,尽衣笥中所藏,系重巾,蹑毡靴,犹凛栗不自持,则炽炭拥炉危坐。”说明了山顶奇寒。由于山顶气压低,因此“煮米不成饭” ,“万古冰雪之汁,不能熟物” 。苏轼有诗为证: “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春风日日吹不尽,五月行人冻如蚁。”作者写峨眉山上的奇寒,与首段写草木的怪异作了鲜明的对照。如果说首段写了“佛力” ,显然,此处写了“佛心” 。传说峨眉绝顶乃普贤禅居的圣地。大自然的圣洁与菩萨的居地,给作品涂上了一层特有的色彩。
应该说,一、二两段的记述与描写,为下文写好“佛光” 的出现制造了一个协调的氛围。“佛光”也叫“佛现” 。佛光的出现,一定要在太阳不被云遮时,这是日光反照的关系,跟雨后晴空中出现的虹,其理类似。佛光出现都在午时。过午以后,太阳高悬天空,峨眉山中的云气铺满山谷,在平平的云海上就会出现直径数公尺的圆环,颜色越来越浓,外红内紫,美丽绚烂。由于峨眉满山佛寺,人们见此异景,自然想到普贤显“佛” 。“佛光” 的种类很多,高低、大小、远近,往往不同。当然,这与太阳的位置和云海的状况有直接关系。佛光出现时,或全圆,或圆而下缺,或似虹,或呈双层圆环。难见的“佛光” 有“清现” 、“反现”两种。游者登山之日是“乙未” ,即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上得山来,已经到了下午五点多钟。“佛光” 的出现都在午时,所以才有“不若归舍,明日复来” 之念。游者正在徘徊犹豫之时,“忽云出岩下傍谷中” ,“云行勃勃如队仗,既当岩则少驻。云头现大圆光,杂色之晕数重,倚立相对,中有水墨影若仙圣跨象者。一碗茶顷,光没,而其傍复现一光如前,有顷亦没。云中复有金光两道,横射岩腹。”这里写了“佛光” “小现” ,写得有层次、有力度、有色彩。看! 云出——云驻——光圈毕现。如果凝神相视光圈,其间那淡墨色的影子多象普贤菩萨骑着一只大象。而且这种异景时隐时现,确有追魂摄魄之力。按常规而言,“申后”是不易出 “佛光”的,这时竟出了,你说怪不怪?作者先写刚想“归舍” ,后写忽见,即先写“山穷水尽” ,后写 “柳暗花明” ,给人大开大阖、一忧一喜之感。作者写云出、云驻、光圈毕现,均为略写,而写 “佛光” 的“小现”,采取工笔写景的技法,再现“佛光”的神奇。那似象非象的普贤骑象图,将给人带来瑰丽的想象。那兴许是普贤骑象,到洗象池去沐浴吧! 也许是从山间村老处谈佛归来。“小现”竟能如此迷人,那“佛光” “大现”更不言而喻。
由于这篇游记旨在写 “佛光” “大现” 的奇丽景象,因此,作者运用了众多描述手法。用墨如泼,酣畅淋漓地写出了 “佛光” “大现” 的奇观。六月二十八日,复登山。作者先写“大雨倾注,氛雾辟易” 。似乎给人造成一个错觉: 糟了,“佛光”让雨淋跑了,看不到了。接着,作者记述: “僧云:‘洗岩雨也,佛将大现。’”一忧一喜,一抑一扬,文势跌宕,丝丝入扣。下面是写“佛光” 的“大现” 。就作者的构思而论,这是重场戏。此处若写来平平,全文将大败无救。若写出特色、写出个性,这篇游记就有了神韵。为写好“佛光”的“大现”,作者惨淡经营,作了辛苦的努力,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观察力和表现力。第一,写山云出现,重于写云势。“兜罗绵云复布岩下,纷郁而上,将至岩数丈”一语,生动地写出了山云旺盛、滚滚而来的动势。这种动势描写与游者急切盼望“佛光” “大现”的心情是协调的。“辄止,云平如玉地” ,把动势转化为静势,这为“佛光” “大现”创造了一个神奇的境界。第二,写“佛光”大现,不仅写了“佛光”的形状与色泽,更重要的是写了“佛光”的神韵。“有大圆光偃卧平云之上,外晕三重” ,这里写了“佛光”的形状。“每重有青、黄、红、绿之色” ,极言“佛光”色泽艳丽。此处,或形或色,记述确切。写光圈之中的影象时,作者用“虚明凝湛”四字描述,可谓生动、形象。光圈之中生动而明亮,稳定而澄清,似泉似镜,相对可鉴。这是何等神奇的现象啊!对此,作者作了清晰的记述。“观者各自见其形现于虚明之处,毫厘无隐,一如对镜,举手动足,影皆随形,而不见傍人。”天上“佛光” “大现” ,寺内圣灯常明。这种玄妙的佛山涤人尘襟,灭人俗念。可以说,这里写出了“佛光” 的神韵,显示了普贤道场沉沉的佛味。第三,写“佛光”“清现” ,旨在再现那绚丽夺目的意境。“佛光”最难看到的是“清现” 。“清现” 时,山谷中没有一点云,突然出现一个彩环,古山翠岭衬托其下,那光辉灿烂的境界,实为罕见。“此光既没,前山风起云驰。”这就交代出“佛光” “清现” 的背景。“复出大圆相光,横亘数山,尽诸异色,合集成采,峰峦草木,皆鲜妍绚茜,不可正视。云雾既散,而此光独明” 。这是“佛光” “清现” 时动人心弦的玄妙景象。这是最难见到的“佛光” ,这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作者写得如此生动、传神,确实难得。就全文总构思来说,这里是构思的最深处。就结构艺术而论,这是全文的最高潮。就写“佛光” 之奇来说,这里最见艺术感染力。就游记的意境而论,这里有深邃迷人的境界。第四,写“佛光”的变幻,意在唤起人们瑰丽的想象。“佛光”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出现是符合科学道理的。但是,当人们不认识这一自然现象时,总是以莫名其妙的心理去揣测它、膜拜它。诚然,丹青妙手看中了“佛光”的色彩,一代歌星从“佛光” 中找到了旋律,佛心笃诚的人从“清现” 中大彻大悟,文坛高手能从“佛光” 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作者写到“佛光” “清现” ,没有就此停笔。“食顷,光渐移,过山而西。左顾雷洞山上,复出一光,如前而差小。须臾,亦飞行过山外,至平野间转徙” 。如果说,前面写了静的“佛光” ,显然,这里写了动的“佛光”。那飘动的光环,多象神秘莫测的飞碟。这光环不仅有美感力,还有威胁力。它似乎有一种除恶祛邪的力量。“色状俱变,遂为金桥,大略如吴江垂虹,而两圯各有紫云捧之。”写“佛光”一再变幻。初为镜,后为环,终为虹,变化多端,不可捉摸。“垂虹桥”在吴江县东,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建筑。本名“利往桥” ,即吴江长桥。桥上有一亭,名“垂虹亭” 。因此吴江长桥,又叫“垂虹桥” 。垂虹桥为国内有名的长桥。此桥属柔性墩,一孔受力,波及全桥,作者把峨眉的“佛光” 比作笔直伸展的吴江长桥,形似神似,给人遐想。
范成大写《峨眉山行纪》,没有拘泥于一山一水、一刹一舍的记述和描写。他从整体上写峨眉,他摄取最足以显示峨眉特征的“佛光”来表现,这是大手笔的眼光。写“佛光”的文字精彩之极,显示出作者精湛的技法、深厚的功力。这篇散文写山木之奇,而无冷峻怪异之感,写“佛光”显现,而没玄妙阴暗之感。字里行间,有激情、有向往、有力量,真是难得!
吴功正 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1092-11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