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2022-09-07 可可诗词网-红楼梦诗词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红楼梦鉴赏辞典 故事情节鉴赏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春夜即事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夏夜即事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秋夜即事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冬夜即事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鹴衾睡未成。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如今且说贾元春,因在宫中自编大观园题咏之后,忽想起那大观园中景致,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岂不寥落。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却又想到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只怕他冷清了,一时不大畅快,未免贾母王夫人愁虑,须得也命他进园居住方妙。想毕,遂命太监夏守忠到荣国府来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

贾政、王夫人接了这谕,待夏守忠去后,便来回明贾母,遣人进去各处收拾打扫,安设帘幔床帐。别人听了还自犹可,惟宝玉听了这谕,喜的无可不可。正和贾母盘算,要这个,弄那个,忽见丫鬟来说:“老爷叫宝玉。”宝玉听了,好似打了个焦雷,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便拉着贾母扭的好似扭股儿糖,杀死不敢去。贾母只得安慰他道:“好宝贝,你只管去,有我呢,他不敢委曲了你。况且你又作了那篇好文章。想是娘娘叫你进去住,他吩咐你几句,不过不教你在里头淘气。他说什么,你只好生答应着就是了。”一面安慰,一面唤了两个老嬷嬷来,吩咐“好生带了宝玉去,别叫他老子唬着他。”老嬷嬷答应了。

宝玉只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可巧贾政在王夫人房中商议事情,金钏儿、彩云、彩霞、绣鸾、绣凤等众丫鬟都在廊檐底下站着呢,一见宝玉来,都抿着嘴笑。金钏一把拉住宝玉,悄悄的笑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彩云一把推开金钏,笑道:“人家正心里不自在,你还奚落他。趁这会子喜欢,快进去罢。”宝玉只得挨进门去。原来贾政和王夫人都在里间呢。赵姨娘打起帘子,宝玉躬身进去。只见贾政和王夫人对面坐在炕上说话,地下一溜椅子,迎春、探春、惜春、贾环四个人都坐在那里。一见他进来,惟有探春和惜春、贾环站了起来。

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忽又想起贾珠来,再看看王夫人只有这一个亲生的儿子,素爱如珍,自己的胡须将已苍白:因这几件上,把素日嫌恶处分宝玉之心不觉减了八九。半晌说道:“娘娘吩咐说,你日日外头嬉游,渐次疏懒,如今叫禁管,同你姊妹在园里读书写字。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宝玉连连的答应了几个“是”。王夫人便拉他在身旁坐下。他姊弟三人依旧坐下。

王夫人摸挲着宝玉的脖项说道:“前儿的丸药都吃完了?”宝玉答道:“还有一丸。”王夫人道:“明儿再取十丸来,天天临睡的时候,叫袭人伏侍你吃了再睡。”宝玉道:“只从太太吩咐了,袭人天天晚上想着,打发我吃。”贾政问道:“袭人是何人?”王夫人道:“是个丫头。”贾政道:“丫头不管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这样刁钻,起这样的名字?”王夫人见贾政不自在了,便替宝玉掩饰道:“是老太太起的。”贾政道:“老太太如何知道这话,一定是宝玉。”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起身回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王夫人忙又道:“宝玉,你回去改了罢。老爷也不用为这小事动气。”贾政道:“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只是可见宝玉不务正,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作工夫。”说毕,断喝一声:“作业的畜生,还不出去!”王夫人也忙道:“去罢,只怕老太太等你吃饭呢。”宝玉答应了,慢慢的退出去,向金钏儿笑着伸伸舌头,带着两个嬷嬷一溜烟去了。

刚至穿堂门前,只见袭人倚门立在那里,一见宝玉平安回来,堆下笑来问道:“叫你作什么?”宝玉告诉他:“没有什么,不过怕我进园去淘气,吩咐吩咐。”一面说,一面回至贾母跟前,回明原委。只见林黛玉正在那里,宝玉便问他:“你住那一处好?”林黛玉正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他,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宝玉听了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样,我也要叫你住这里呢。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

二人正计较,就有贾政遣人来回贾母说:“二月二十二日子好,哥儿姐儿们好搬进去的。这几日内遣人进去分派收拾。”薛宝钗住了蘅芜苑,林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氏住了稻香村,宝玉住了怡红院。每一处添两个老嬷嬷,四个丫头,除各人奶娘亲随丫鬟不算外,另有专管收拾打扫的。至二十二日,一齐进去,登时园内花招绣带,柳拂香风,不似前番那等寂寞了。

闲言少叙。且说宝玉自进花园以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他曾有几首即事诗,虽不算好,却倒是真情真景,略记几首云: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夏夜即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秋夜即事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鹴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因这几首诗,当时有一等势利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抄录出来各处称颂;再有一等轻浮子弟,爱上那风骚妖艳之句,也写在扇头壁上,不时吟哦赏赞。因此竟有人来寻诗觅字,倩画求题的。宝玉亦发得了意,镇日家作这些外务。

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园中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儿,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烂熳之时,坐卧不避,嬉笑无心,那里知宝玉此时的心事。那宝玉心内不自在,便懒在园内,只在外头鬼混,却又痴痴的。茗烟见他这样,因想与他开心,左思右想,皆是宝玉顽烦了的,不能开心,惟有这件,宝玉不曾看见过。想毕,便走去到书坊内,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来,引宝玉看。宝玉何曾见过这些书,一看见了便如得了珍宝。茗烟又嘱咐他不可拿进园去,“若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呢”。宝玉那里舍的不拿进去,踟蹰再三,单把那文理细密的拣了几套进去,放在床顶上,无人时自己密看。那粗俗过露的,都藏在外面书房里。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正没个开交,忽觉背上击了一下,及回头看时,原来是……且听下回分解。正是:

妆晨绣夜心无矣,对月临风恨有之。



【赏析】

元春省亲之后,贾府最盛时的光景已经过去,在家族兴衰史这根主轴线上,贾府开始慢慢走向衰败,如同第十三回秦氏托梦所说的:“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但在宝黛爱情这根主轴线上,由于宝玉和众姐妹一起入住大观园,他和黛玉的感情交流比以前有了更多的机会。

在本回之前,他俩的情感一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发展着。从第八回的黛玉含酸,到第十九回的静玉生香,再到第二十回的宝黛论心,他俩一直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对方的心思,而把内心的真实想法隐藏着,这在黛玉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但在本回,两人都程度不同地敞开了心扉,表露了他俩共同的爱好和志趣。

本回由共读《西厢》和黛玉听曲两部分组成,其中前半部分主要通过对宝黛两人阅读《西厢记》时的感受和对话,揭示了他俩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爱慕之情。

文中提到的《会真记》,即元杂剧《西厢记》。从《西厢记》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来看,主要是通过对莺莺和张生双双追求爱情自由的故事描写,揭露和鞭挞了企图阻碍青年获得幸福的封建势力,热情讴歌了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主而进行的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这样的一部杂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必然要遭到封建势力的反对和禁锢。作者虽未提及此是禁书,但宝玉的行动已为我们作了最好的说明:“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这虽是一个小小的细节描写,但却是相当的真实。接着,作者写宝玉对《西厢记》的评价:“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虽是寥寥数语,却是道出了真情。而黛玉虽无评语,但作者却写她在“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以上两段描写,虽未涉及《西厢记》内容的一字半句,但从两人对《西厢记》的态度中,已不难看出他们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思想基础是一致的。这种共同的思想基础,正是导致宝黛爱情发生和发展的一个动力。

接着,宝玉又借《西厢记》中的两句词:“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巧妙地暗示了对黛玉的爱慕之情,虽是嬉语,却是真情。而黛玉听后,表面上虽是恼怒异常,但内心却并非是真恼。她口上称《西厢记》是“淫词艳曲”,而读起来却是爱不释手。她吓唬宝玉说,要去告诉舅舅、舅母。而当宝玉向她告饶时,她又嘲笑宝玉是“苗而不秀的银样镴枪头”。这一嬉一恼,虽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形式,却表现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共同的对对方的爱慕之情。

后半部分则主要通过黛玉听到《牡丹亭》时的感受和共鸣,揭示了黛玉的多愁善感和伤春情怀。

本来,以曲动情并非是曹雪芹的独创,但以《牡丹亭》之“艳曲”使林黛玉这样一个“情小姐”动情,确是十分典型的情节描写。脂砚斋在该回评语中指出:“情小姐故以情小姐词曲警之,恰极、当极。”(甲戌本)

首先,从《牡丹亭》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来看,这个作品主要围绕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展开了封建礼教和青年男女追求幸福自由的爱情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家庭关系的冷酷和虚伪。单就杜丽娘和柳梦梅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这一点来说,与黛玉的思想基础也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听了《牡丹亭》中的“艳曲”,就更能激起黛玉思想上的共鸣。再从黛玉以后的生活道路来看,她虽然是名门闺秀,但当她的思想与封建礼教发生矛盾时,同样遭到了无情的扼杀。因此,黛玉听曲对黛玉这个人物的塑造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一段情节在人物描写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人物神态的刻画和心理描写,揭示了人物感情逐渐深化的发展过程。文中描写黛玉初听时,感到“十分感慨缠绵”;止步侧耳细听,“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不觉心动神摇”。此后,“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最后,黛玉的感情发展到了高潮,禁不住“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里,作者描写人物的神态虽然只是粗线条的淡淡几笔,但对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来说,却是很有层次的,也是恰到好处的。黛玉听曲所引起的这一系列心理活动和反应,可以说相当典型地概括了文艺欣赏的一般过程,特别是文艺欣赏中人的感情活动的变化发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有关这一情节的描写可以说是一篇精彩的形象的艺术欣赏论,因而它每每被论者在谈及文艺作品的感染力和欣赏者的内心感受时所引用。

《西厢记》和《牡丹亭》,这两部讴歌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古典名剧,千百年来,曾激动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红楼梦》以形象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这两部古典名剧对于封建时代青年男女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此后第二十六回,“潇湘馆春困发幽情”,小说又再次写到《西厢记》对他俩心灵的感应:黛玉的一声长叹:“每日家情思睡昏昏”,是她对宝玉相思之情的自然流露,而宝玉的明知故问:“为甚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以及他和紫鹃的一句戏言:“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更是自比张生,并将黛玉比作莺莺,直惹得黛玉登时撂下脸来。在这里,他俩的爱慕之心和矛盾心理,都通过《西厢记》的“妙词”和“戏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从崔莺莺和张生,到杜丽娘和柳梦梅,再到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因此成为我国古代人物画廊中敢于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不朽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