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美吟(其二)》
《五美吟(其二)》虞姬
虞姬
林黛玉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这首诗以悲壮的笔调,通过鲜明的对比,刻画了虞姬忠于爱情、忠于事业的高贵品质,谴责了黥、彭朝秦暮楚的无耻行为,唱出了一首女性崇高美的赞歌。“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二句,横空而来,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当年楚汉相争,项羽兵败垓下,虞姬饮恨身亡的历史画卷。“乌骓”,指项羽“常骑之”的骏马,名骓。项羽军驻扎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围之数重,夜深人静之时,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羽以为汉皆得楚,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一腔怨愤,万种低徊,托身无所的失路英雄的悲哀至此乃极。而黛玉却不明言项羽此时如何如何,只用“肠断乌骓夜啸风”写之,马尚如此,而人自不待言,这样写巧妙之至,也含蓄之至。“虞兮”,即虞姬,是项羽的爱姬。五代冯待徵说:虞姬本是江南的采莲女,因羡慕项羽的侠义勇敢,于是共结丝萝,辞家从项羽。为了“相期定关中”、“鸣佩入秦宫”的事业,她“帷幕损红颜”,“罗衣沾马汗”。不期项羽兵败垓下,计穷马疲,而她又回天无力,只得抱恨辞君(《虞姬怨》)。“重瞳”,指项羽,《史记·项羽本纪》说:“又闻项羽亦重瞳子。”项羽当时“拔山意气都已尽,渡江面目今何在”,对着虞姬,倾诉“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满腔悲愤;而虞姬也含泪唱出了终天隔地与君辞的哀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这二句诗,既有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的简洁概括,又有典型环境的描写点染。景衬情,情含景,弹奏出一曲令人心碎、震人心弦的悲曲。诗中强调虞姬的“幽恨”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指汉兵已经包围了楚军,项羽已到了穷途末日,虞姬为楚军的前途渺茫而满怀“幽恨”;另一方面也暗含了她对“大王意气尽”的不以为然的态度,英气盖世的项王在这个时候不仅不能再展雄姿,而且连一个弱女子都保不住,竟唱出那无可奈何的哀音,这怎能不令虞姬黯然神伤,而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幽恨”呢!这样写,低徊要渺,刻画出虞姬置事业、爱情于生死之上的高贵品质。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与前二句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虞姬殉国殉情、坚贞不屈的高大形象。黥,指黥布(即英布);彭,即彭越。据司马迁《史记·黥布列传》和《魏豹彭越列传》记载,黥布原为项羽的部下,彭越则游离于楚汉之间,后皆归汉,天下大定以后,他们又举兵谋反,被刘邦处以“醢”(剁成肉酱)刑。这两句是说,叛国叛君的英布和彭越,朝三暮四,后来却被剁成肉酱,哪能比得上处于绝境拔剑自尽、甘愿效死在楚军帐中的虞姬?这样一对比,使虞姬的形象,顿时光彩照人。一面是弱小女子,一面是须眉将军;一个慷慨自尽,决不叛离;一个屈膝投降,终被处死。谁伟大,谁渺小;谁崇高,谁卑琐,不是昭然若揭了吗?这首诗构思的高明之处在此,体现的思想高度也在此。
洪秋蕃在《红楼梦抉隐》中说,《红楼梦》“莫妙于诗词联额,……无不暗含正意,一笔双关,斯诚空前绝后,戛戛独造之书也”。那么在这首诗中,曹雪芹暗含了什么“正意”呢?为了弄清这一问题,首先让我们读读历史上一些歌咏虞姬的作品,它们有的借虞姬之死来讽刺项羽,例如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辙作《虞姬墓》云:“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破沛公?”诗人认为项羽只爱美人,不爱人才,让英布叛逃,“有一范增而不能用”,他的失败,咎由自取。有的却从另一个方面去立意立言,歌颂虞姬的“不负君恩”,如康熙年间的何溥作《虞美人》诗说:“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西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歌颂虞姬知恩图报,忠于爱情的品质,这种看法是比较进步的了,但他的着眼点还是比较低的,他只看到了虞姬“不负君恩”,却没有看到她不贪富贵、不背叛事业的一面,“八千子弟”与“楚腰”的对比,也似有失妥当。黛玉继承了这一说法,却从“女性崇拜”的角度出发,拿一个女子与项羽部将进行对比,甚至一时呼风唤雨,指挥千军万马的项王在她面前都显得那么怯懦、那么渺小,其“女性崇拜”的思想自然比其他诗歌高出一筹。在这里,她向我国封建社会歧视女性的偏见提出了挑战,否定了“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的传统观念,冲出了封建文化造成的男女两性差别悬殊的怪圈。黛玉这种思想,在小说中其他地方还有表现。例如,高高在上,赢得千万人顶礼膜拜的北静王在她的眼中只是个“臭男人”;作为一个女性,她处处显示自己的才干,贾宝玉的学识修养,在锦衣玉食的纨绔子弟中间已经算是佼佼者了,但是,在联诗作对的活动中,他总不是林黛玉的对手。在小说中,林黛玉就是“真”的化身、“美”的象征、“善”的天使,她永远是一个好强自信的女性,她永远是一个不让须眉的女性。正是基于这种“女性崇拜”的思想,她才会对虞姬这么佩服、这么称赞、这么同情,而对那些所谓的“须眉将军”却以卑视、厌恶的语气,尽力嘲笑讥讽。这种“女性崇拜”思想不但体现在黛玉身上,而且也明显体现在宝玉身上。宝玉对男女之别有一个很出名的看法:“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简直就象一篇彻底的反传统的宣言,吹响了“女性崇拜”的号角,振聋发聩,响彻云空,这种“女性崇拜”的思想也是他与黛玉情投意合的契机之一。这种思想除了体现在宝、黛二位主人公的言行中,还体现在整个《红楼梦》人物的身上,曹雪芹在小说中为我们展现了一群极富生命力的女性形象,不仅出身尊贵的金陵十二钗头脑敏捷、谈吐不凡,就是那些未入正册的丫环们其胆识、行为也胜过了她们身边的“须眉浊物”,她们“各具一心,各具一面”,但却有如水一样纯洁的心灵,她们象花的使者一样洋溢着美的风情。这首诗中,虞姬与黥彭的对比,不正是《红楼梦》小说中那些清白女子和出身高贵的污浊男人们对比的缩影吗?在这里,不但完全表现了林黛玉对“男尊女卑”观念的彻底反叛,而且,反过来简直可以说是“女尊男卑”了。因此,这首诗篇幅虽然很短,艺术容量却很大,二十八个字,较之长篇史论更集中、更凝练,它既刻画了黛玉崇尚美、崇拜女性的思想性格,同时也是“主持巾帼,护法裙衩”(脂批)的曹雪芹,通过黛玉之口来抒发自己崇拜女性的思想感情,一笔双关,这也许正是他的“正意”所在吧。
-
《与贾政议探春婚事书》
[2019-05-22]
-
《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2019-05-22]
-
《五美吟(其一)》
[2019-05-22]
-
《五美吟(其三)》
[2019-05-22]
-
《五美吟(其二)》
[201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