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词五首(其二)》

2024-11-23 可可诗词网-红楼梦诗词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柳絮词五首(其二)》

南柯子

贾探春 贾宝玉

(探春)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宝玉)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在曹雪芹的笔下,探春的文才虽不及宝钗、黛玉,但也算得上是一位才女。开首两句“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巧妙地运用了重迭的表现手法,声调铿锵地渲染了诗的意境。通过描写柳絮和柳条的纤细和缠绵,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如千丝万缕。“空挂”,“徒垂”,写柳絮和柳条徒然地沾挂,枉然地垂下。这是一种低沉的思想情绪,流露出探春对自身命运无可奈何的感叹。关于探春的判词说:“生于末世运偏消”,探春即是侯门闺秀,又是庶出,这种特殊的身世形成了她的性格特征:强烈的自我意识,处处维护自我。这又决定了她不能有所作为,缺乏幻想,连薛宝钗的庸俗抱负都没有。第三句“也难绾系也难羁”, “绾系”与“羁”意思相同,都表现一种系绊和束缚。这里通过迭词,加强了表达效果,暗示了在封建大家族趋向没落的时刻,谁也无法抗争,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尽管在传统的范围内突破束缚,探春有种种斗争精神,她是个强者,然而这是无济于事的。探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就象柳絮,既无法把它拴住,也无法留住它,真似“无可奈何花落去”。末句“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这是柳絮的命运结局,也是封建家族分崩离析的悲剧命运的写照。柳絮随风飘逝,如同作者随着家族的日益衰败而孤苦飘泊一样。

在大观园中探春是个最冷静、最务实的人。词如其人,这一点从这首词的格调中可以表明,作者面对现实没有流露一点幻想的成份,表现了她清醒的意识和较强的理性。

随着贾府衰败迹象的逐渐显露,贾宝玉也感受到了大观园里的豪华生活已经到了“莺愁蝶倦”的程度,不可知的“东西南北各分离”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

词的下片是宝玉续写的。前两句“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作者以柳絮喻人,使其感情色彩更加强烈。“君休惜”描写柳絮对惜春者的安慰,反映出贾宝玉浪漫多情的气质。柳絮对人们的劝解,也正是贾宝玉的自慰。曹雪芹所塑造的贾宝玉具有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反对男尊女卑,真切地关心周围少女的命运,他不希望他所关注的这些少女们最终象失落的柳絮飘逝而去,但也无法去改变她们必然的可悲结局。因此,宝玉对她们的命运只能寄托幻想,聊以自慰。“飞来我自知”,很耐人寻味。作者似乎在说:既然柳絮年年春天都能与人们相见,那么,大观园里一个个不幸的少女的命运也应相仿吧!把自然规律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作比,蕴含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第三句“莺愁蝶倦晚芳时”,这里的“晚芳时”代指春意阑珊的暮春时节。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莺愁蝶倦”中,与大自然共鸣,婉转地表达了作者的心灵感应:莺蝶在为随春而去的柳絮而无奈的忧愁,宝玉更深深地眷恋着自己为之倾注心血的大观园众少女。一个在惜春的逝去,一个在怜封建家族的衰落。第四句“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面对现实,宝玉在极力安慰自己,但实际上又无法摆脱苦恼,无以自慰。他想到:即使是大观园的少女会象柳絮那样明年再飞回来,也是“隔年期”了。“隔年期”,指一年后的约会。作者不禁陷入失望:何况人毕竟不是物。真所谓“岁岁年年景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如果说“飞来我自知”是宝玉面对现实故作旷达的排遣之词,那么“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却又流露出他按捺不住的失望感叹。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正是他个性软弱的表现:当他的进步人生理想破灭时,便陷于悲观主义,而不是更执着地追求理想。这是性格悲剧,也是封建大家族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