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国女儿诗》

2022-11-02 可可诗词网-红楼梦诗词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真真国女儿诗》薛宝琴述

薛宝琴述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此诗见《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系真真国女儿所作,薛宝琴述。关于此诗的由来,薛宝琴自己有

所交待:“我八岁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有人说他通中国的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因此我父亲央烦了一位通事官,烦他写了一张字,就写的是他作的诗。”(见第五十二回)

《真真国女儿诗》是一首五律,开篇即以对偶工整的律句,写出今昔生活的对比。“昨夜朱楼梦”,是对往日豪华生活的概括追忆。朱楼,即红楼,代指富贵之家。这句意谓自己不久以前还在故国金陵的温柔富贵之乡酣梦沉沉,而今想来,恍同昨夜。“昨夜”二字,既说明了往昔的豪华生活已如“昨夜”一霎春梦,一去不复返,又表现了一种“世事如梦”的人生体验,这是此诗的第一层意思,它为下面的情景作了铺垫。紧接着便笔势一转,历数现实的景况:“今宵水国吟”,如今却来到了这海水环抱的岛国。“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这两句具体描写岛国景象:四面汪洋,云烟蒸腾,遍地丛林,岚气弥漫,不见涯岸。这种孤独迷惘的感觉,只有敏感的诗人才能体验得到。它与初唐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诗意同出一机杼,是诗人那种地老天荒的忧患意识的形象化表现。昨夜朱楼酣梦,今日水国独吟,这正是一种“沧海桑田”、“天上人间”的历史兴亡感慨。这种感慨,应该说是与《红楼梦》的总体意象相一致的。颈联“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紧承上联,作了形象化的议论。这番议论,使上面的情景与感慨更深入了一层,上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月亮本无古今之分,银霄那辉煌的一轮,古人与今人有目皆睹,“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见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但是,共睹一轮而感慨有浅深之分,却是由于个人遭际、处境的不同,故而古今诗人吟出不同的诗篇。而这流落岛国的女儿,也只能对月沉吟、抚今思昔了。“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见第一回贾雨村《对月寓怀》)是一种心情,“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第七十六回史湘云、林黛玉诗句)又是一种心情。天上月依旧,人间景顿殊,悠悠此心,谁能理解?便是善体人意的贾宝玉等人,也只说了一句“难为他!竟比我们中国人还强”了事。这是第二层意思。尾联:“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照应了开头一句,但更注入了一种怀念、眷恋的心情。汉南,本言汉水之南,这里是用典故,泛指中国的南方地区。北朝庾信《枯树赋》:“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赋的后两句又用桓温北征途中,见前所植柳树已十围,因慨叹流涕事。见《世说新语·语言》)后人常用以表达对故国的怀念。这两句大意是:故国南方的春色历历如在目前,怎能不让人无限忆念、心驰神往、黯然伤神呢?这两句诗意味深长隽永,余音袅袅,不禁让人低回沉吟,愁绪萦回。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诗词,总是符合本人的身份、经历、思想、性格以至隐寓其未来归宿的。通读全诗,那种跌宕往复,扣人心弦,极尽诗歌的一唱三叹、回环叠沓之美,其遣词运笔之从容舒卷、圆融绢秀,浑然天成,雅致蕴藉、深沉细腻的抒情韵致,正应该出自薛宝琴这位“跟他父亲四山五岳都走遍了”,见多识广,又自幼读书识字,本性聪敏,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大家女子笔下。诗中所写由朱楼之繁华到水国之寂寞,谙尽凄凉滋味的情景,可能是薛宝琴未来归宿的象征,也好象有意对应了一部《红楼梦》。所谓真真国和这位真真国女儿,正象“太虚幻境”、“警幻仙姑”等情节和人物一样,实系作者的虚构和假托。

在新来贾府的四位姑娘中,薛宝琴一出场,立即震动了大观园。宝玉、探春、黛玉等姐妹的惊叹、赞美、亲热自不必说,就是老太太见了,也喜欢得不得了,逼着太太认了干女儿,还在大雪天气,给了她那件据说连宝玉都舍不得给的凫靥裘,还告诉宝钗要特别关照她。象一颗从天而落的流星,多么眩人耳目。这样的人物,谈吐当是不同凡响。宝钗开玩笑论诗说:“五言律,要把‘一先’的韵都用尽了,一个不许剩。”宝琴当即驳回:“这一说,可知是姐姐不是真心起社了,这分明难人。若论起来,也强扭的出来,不过颠来倒去,用些易经上的话生填,究竟有何趣味?”由此引出她说真真国女儿的一段话和这首诗来,显示其见多识广。宝琴丰富的生活经历,是大观园中所有女儿所不及的。曹雪芹安排她来作海外奇谈,也许还包含着让她来打开园中姐妹眼界的用心,让大观园的女儿们领略一番外面的世界。从这一角度看,真真国女儿诗不但是塑造宝琴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观照出明清之际海禁初开的特定社会现实,并可以看到在中外文化互相交流的背景下,华夏文明对海外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