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
张 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原诗今译】
夏日的村落沐浴着丽日和风凉,
新生的小燕雀在檐下试飞翅膀。
晒粉蝴蝶抖起彩衣在花间飞舞,
吐丝蜘蛛趁着天晴在屋角补网。
黄昏,稀疏的竹帘透进了月影,
黑夜,枕边传来了溪流的声响。
久斑的两鬓,如今已染成霜雪,
我真羡慕樵渔生活,归隐故乡。
【鉴赏提示】
这是作者《夏日三首》的第一首,咏写夏日村居生活的 乐趣。
记时写景,对诗人们说来,原是极普遍的题材,所以“春 日”“夏日” “秋日”“冬日”就频繁地出现在诗人的诗集之 中。但这类题材要写好也不容易。关键在于:诗人是否能够 观察入微,深刻地体会物理,敏锐地捕捉诗意;是否能够用 精炼的语言、灵巧的结构,把自己的感受抒写出来,并传达 给读者。张耒的《夏日》诗,可以说达到了观察深微,诗意新 颖,文词致密,气韵流畅的要求。
春光虽然明媚,但那更适合于富贵人家的庭院,若在鄙 远的乡村,则宁愿去享受长夏的清虚宁静、风和日丽。首句 “长夏村墟风日清”,道出了这种心情意趣。喜悦夏日,不仅 因为夏日风凉清爽,更重要的是喜见万物的化育生成,生生 不已。夏日的生机,诗人很敏锐地从屋檐下乳燕鸟雀身上观 察出来。“檐牙燕雀已生成”中的“已”字,很显然带有欣喜的 感情。
夏日的景趣可爱,特别是在新雨微凉之后。你看,一阵 风雨过后,天气放晴,蝴蝶出来晒粉了,蜘蛛出来补网了,都 在忙碌着自己的生活。说“蝶衣晒粉”,显然是在风雨中被沾 湿了;说“花枝舞”,则是因为蝴蝶喜欢在早晨和黄昏翩翩飞 舞,到中午却只停在花枝上晾翅晒衣。蛛网被风刮断了,天 一放晴,它就赶忙出来补结。“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 角晴”,都是雨后新晴的景象。诗人的诗句,把虫类的生理习 惯写得再真切没有了。
午间新晴,景趣使人惬意,到晚来,更为幽雅。疏帘(竹 帘有隙漏,所以叫“疏帘”)月影,虚枕(竹枕中空,所以叫“虚 枕”)溪声——小房之中,月影之下,竹枕纳凉,溪声潺潺。多 么幽雅,多么恬静!这就是夏日村居生活的无上乐趣。“邀月 影”化用李白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成句。“嘈嘈” 两字也有来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 切如私语。”又说:“幽咽泉流冰下难”,所以“嘈嘈”可以形容 溪水声。
前六句写夏日村居之景,后两句写夏日村居之情。“久 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承上六句之景而直抒其 情。久判,犹言甘愿;直欲,犹言干脆。诗人说:虽然我家居鄙 野,两鬓如霜,但我久已习惯,并不把它放在心上;倒是有固 贫之志,渔樵归隐,在乡野度过此生。“久判”“直欲”,语气强 烈、坚定。深刻地感受体察激发强烈的感情意愿,这是很自 然的。
张耒与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晁补之、秦观都曾在苏轼 门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苏轼曾经说:“秦(观)得吾工,张 (耒)得吾易”,指出张耒的诗是以轻清简易见长。又《宋史· 张耒传》说,其诗学白居易,颇得白诗蕴藉闲远之趣。结合苏 轼之言和《宋史》的记述,我们可以说,张耒诗的艺术特点就 是轻清闲远。《夏日》诗,正是这种轻清闲远艺术特点的最充 分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