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4〕。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5〕,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6〕、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7〕。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8〕,未尝稍降辞色〔9〕。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0〕,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11〕,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12〕,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3〕。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14〕,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15〕,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16〕。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17〕,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18〕,主人日再食〔19〕,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20〕,左佩刀,右佩容臭〔21〕,煜然若神人〔2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23〕,略无慕艳意〔2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26〕,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27〕,而承天子之宠光〔28〕,缀公卿之后〔29〕,日侍坐备顾问〔30〕,四海亦谬称其氏名〔31〕,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32〕,县官日有廪稍之供〔3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34〕,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35〕,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36〕,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37〕。 余朝京师〔38〕,生以乡人子谒余〔39〕,譔长书以为贽〔40〕,辞甚畅达。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41〕。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1〕本文选自《宋学士文集》,是作者为同乡后辈马君则写的一篇赠序,叙述自己对求学成才的体会和看法,以启发和勉励后学。 东阳,地名,即今浙江东阳县,明清时东阳与浦江均属金华府。参阅《寰宇通志·金华府》。宋濂(公元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县西北)人。 元末曾被召为翰林编修,辞命不受。 入明后奉命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曾参与明初制礼作乐之事,当时许多庙堂典册文字及开国功臣的神道碑都出自他的手笔。后因其长孙宋慎牵涉胡惟庸案,全家被贬四川茂州,病死途中。宋濂学识渊博,其散文简洁流畅,真切感人,在元末明初颇有名望。 著有《宋学士文集》。
〔2〕致书:得到书,这里指买书。
〔3〕计日以还:计算好约定的日期准时送还。
〔4〕弗之怠:不停止抄录。 怠,松懈。
〔5〕加冠:古时男子到二十岁时,簪发加冠,并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6〕硕师:大师,指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老师。 硕,大、美的意思。
〔7〕先达:有道德学问的前辈。 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去请教。
〔8〕填:充满,挤满。
〔9〕稍降辞色:稍微改变一下言辞和讲话的神态。辞色,言辞和脸色。这里的脸色,指讲话的神态。
〔10〕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其中道理。
〔11〕叱咄(chi duo):大声斥责。
〔12〕俟:等待。
〔13〕卒:终于。
〔14〕负箧(qie)曳屣(ye xi):背着小书箱,趿拉着鞋子。
〔15〕穷冬:深冬。
〔16〕皲(jun)裂:皮肤因受冻而裂开口子。
〔17〕媵(ying)人:指婢仆。汤:热水。沃灌:浇洗。
〔18〕逆旅:旅馆。
〔19〕日再食(si):一天供给两顿饭吃。
〔20〕腰:腰间系着,用作动词。
〔21〕容臭(xiu):香袋。〔22〕煜然:明亮的样子。
〔23〕缊(yun)袍:以乱麻为絮做的袍子。敝衣:破旧的衣服。
〔24〕慕艳:羡慕。
〔25〕“不知”句:不觉得吃穿受用不如他人。
〔26〕耄(mao)老:年老。《礼记》:“八十、九十曰耄。”当时宋濂已六十九
岁。
〔27〕预:参加。
〔28〕宠光:宠幸的荣耀。
〔29〕缀:连缀,这里是跟随之意。
〔30〕“日侍坐”句:每天坐在皇帝旁边侍奉,以备询问。是指他任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的官职。
〔31〕谬称:不适当地称道,自谦之词。
〔32〕太学: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33〕县官:指官府。廪(lin)稍:即廪食,官府按月供给的膳食。
〔34〕裘:皮大衣。葛:夏日穿的麻布衣服。遗(wei):赠送。
〔35〕司业、博士:都是国子监的教官。
〔36〕宜:应当、应该。
〔37〕流辈:同辈、同一流的人。
〔38〕朝京师:到京城朝见皇帝。
〔39〕乡人子:同乡人的晚辈。明朝时浦江和东阳同属金华府管辖,所以称同乡。
〔40〕譔:同“撰”,写作。长书:长信。贽:见面礼。
〔41〕夷:平和。
文章先写作者早年求书、求师之难和生活之苦,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作者当年求学的勤奋与条件的艰苦。 作者是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说明读书成败的关键主要不在条件的优劣和天资的高低,而在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然后转而写太学条件优越,而诸生依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说明那全是由于用心不专。在对比中进一步揭示出学业成败之关键在于是否专心致志。 最后作者点明写作此序之目的在于勉励后学专心致志刻苦学习。文章结构严谨自然,语言简洁流畅,亲切感人,运用对比手法,寓理于事,以事明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14〕,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15〕,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16〕。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17〕,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18〕,主人日再食〔19〕,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20〕,左佩刀,右佩容臭〔21〕,煜然若神人〔2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23〕,略无慕艳意〔2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26〕,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27〕,而承天子之宠光〔28〕,缀公卿之后〔29〕,日侍坐备顾问〔30〕,四海亦谬称其氏名〔31〕,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32〕,县官日有廪稍之供〔3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34〕,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35〕,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36〕,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37〕。 余朝京师〔38〕,生以乡人子谒余〔39〕,譔长书以为贽〔40〕,辞甚畅达。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41〕。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1〕本文选自《宋学士文集》,是作者为同乡后辈马君则写的一篇赠序,叙述自己对求学成才的体会和看法,以启发和勉励后学。 东阳,地名,即今浙江东阳县,明清时东阳与浦江均属金华府。参阅《寰宇通志·金华府》。宋濂(公元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县西北)人。 元末曾被召为翰林编修,辞命不受。 入明后奉命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曾参与明初制礼作乐之事,当时许多庙堂典册文字及开国功臣的神道碑都出自他的手笔。后因其长孙宋慎牵涉胡惟庸案,全家被贬四川茂州,病死途中。宋濂学识渊博,其散文简洁流畅,真切感人,在元末明初颇有名望。 著有《宋学士文集》。
〔2〕致书:得到书,这里指买书。
〔3〕计日以还:计算好约定的日期准时送还。
〔4〕弗之怠:不停止抄录。 怠,松懈。
〔5〕加冠:古时男子到二十岁时,簪发加冠,并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6〕硕师:大师,指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老师。 硕,大、美的意思。
〔7〕先达:有道德学问的前辈。 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去请教。
〔8〕填:充满,挤满。
〔9〕稍降辞色:稍微改变一下言辞和讲话的神态。辞色,言辞和脸色。这里的脸色,指讲话的神态。
〔10〕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其中道理。
〔11〕叱咄(chi duo):大声斥责。
〔12〕俟:等待。
〔13〕卒:终于。
〔14〕负箧(qie)曳屣(ye xi):背着小书箱,趿拉着鞋子。
〔15〕穷冬:深冬。
〔16〕皲(jun)裂:皮肤因受冻而裂开口子。
〔17〕媵(ying)人:指婢仆。汤:热水。沃灌:浇洗。
〔18〕逆旅:旅馆。
〔19〕日再食(si):一天供给两顿饭吃。
〔20〕腰:腰间系着,用作动词。
〔21〕容臭(xiu):香袋。〔22〕煜然:明亮的样子。
〔23〕缊(yun)袍:以乱麻为絮做的袍子。敝衣:破旧的衣服。
〔24〕慕艳:羡慕。
〔25〕“不知”句:不觉得吃穿受用不如他人。
〔26〕耄(mao)老:年老。《礼记》:“八十、九十曰耄。”当时宋濂已六十九
岁。
〔27〕预:参加。
〔28〕宠光:宠幸的荣耀。
〔29〕缀:连缀,这里是跟随之意。
〔30〕“日侍坐”句:每天坐在皇帝旁边侍奉,以备询问。是指他任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的官职。
〔31〕谬称:不适当地称道,自谦之词。
〔32〕太学: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33〕县官:指官府。廪(lin)稍:即廪食,官府按月供给的膳食。
〔34〕裘:皮大衣。葛:夏日穿的麻布衣服。遗(wei):赠送。
〔35〕司业、博士:都是国子监的教官。
〔36〕宜:应当、应该。
〔37〕流辈:同辈、同一流的人。
〔38〕朝京师:到京城朝见皇帝。
〔39〕乡人子:同乡人的晚辈。明朝时浦江和东阳同属金华府管辖,所以称同乡。
〔40〕譔:同“撰”,写作。长书:长信。贽:见面礼。
〔41〕夷:平和。
文章先写作者早年求书、求师之难和生活之苦,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作者当年求学的勤奋与条件的艰苦。 作者是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说明读书成败的关键主要不在条件的优劣和天资的高低,而在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然后转而写太学条件优越,而诸生依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说明那全是由于用心不专。在对比中进一步揭示出学业成败之关键在于是否专心致志。 最后作者点明写作此序之目的在于勉励后学专心致志刻苦学习。文章结构严谨自然,语言简洁流畅,亲切感人,运用对比手法,寓理于事,以事明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