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2〕,门泊东吴万里船。〔3〕
〔1〕原诗四首:写于广德二年春天,杜甫回到成都草堂。这一首是第三首,描写成都春日景物风光。
〔2〕窗含:在窗口里嵌着,实指从窗口望出所见景物若风景画嵌入镜框。西岭:指岷山,山顶积雪长年不融化,故称“千秋雪”。
〔3〕东吴:原指三国时建都于建业(今南京)的孙氏政权,后亦用以泛指今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万里船:杜甫草堂东面不远的锦江上,有一座“万里桥”,古时由成都东下都从此上船。三国时诸葛亮送费袆出使东吴,曾在此饯行,费袆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万里桥由此而得名。杜甫此诗“万里船”化用此典。
这首七绝历来为世人称道,在于构思与对仗之精巧。描写春日景物风光,色彩清丽,幽美如画,于恬静中有动态,于适意中而面千秋、见万里。《杜臆》曰:“草堂多竹树,境亦超旷,故鸟鸣鹭飞、与物俱适;面对西山,古雪相映,对之不厌,此与拄笏看爽气者同趣;门泊吴船,即公诗‘平生江海心,夙昔具扁舟’是也。历来绝句中两联俱对者甚稀,此诗不但两联对仗,名词、动词、形容词、方位词、数目词,连颜色都对偶工整,做到了细类相对。古人教对偶多以此为范。像这样一诗两联精妙的对偶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古人称为“奇作”、“绝唱”。杜甫以律诗名世,绝句虽不多,也见功力。
〔1〕原诗四首:写于广德二年春天,杜甫回到成都草堂。这一首是第三首,描写成都春日景物风光。
〔2〕窗含:在窗口里嵌着,实指从窗口望出所见景物若风景画嵌入镜框。西岭:指岷山,山顶积雪长年不融化,故称“千秋雪”。
〔3〕东吴:原指三国时建都于建业(今南京)的孙氏政权,后亦用以泛指今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万里船:杜甫草堂东面不远的锦江上,有一座“万里桥”,古时由成都东下都从此上船。三国时诸葛亮送费袆出使东吴,曾在此饯行,费袆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万里桥由此而得名。杜甫此诗“万里船”化用此典。
这首七绝历来为世人称道,在于构思与对仗之精巧。描写春日景物风光,色彩清丽,幽美如画,于恬静中有动态,于适意中而面千秋、见万里。《杜臆》曰:“草堂多竹树,境亦超旷,故鸟鸣鹭飞、与物俱适;面对西山,古雪相映,对之不厌,此与拄笏看爽气者同趣;门泊吴船,即公诗‘平生江海心,夙昔具扁舟’是也。历来绝句中两联俱对者甚稀,此诗不但两联对仗,名词、动词、形容词、方位词、数目词,连颜色都对偶工整,做到了细类相对。古人教对偶多以此为范。像这样一诗两联精妙的对偶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古人称为“奇作”、“绝唱”。杜甫以律诗名世,绝句虽不多,也见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