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

2019-07-03 可可诗词网-古典文学作品精注 https://www.kekeshici.com

        环滁皆山也〔2〕。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4〕。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5〕。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6〕。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7〕。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8〕。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9〕,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0〕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11〕,云归而岩穴暝〔12〕,晦明变化者〔13〕,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14〕,佳木秀而繁阴〔15〕,风霜高洁〔16〕,水落而石出者〔17〕,山间之四时也〔18〕。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19〕,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20〕,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21〕,山肴野蔌〔22〕,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23〕,射者中〔24〕,奕者胜〔25〕,觥筹交错〔26〕,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27〕,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28〕,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29〕,鸣声上下〔30〕,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32〕

        
        〔1〕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居士集》卷三十九。宋仁宗庆历五年,杜衍、范仲淹等革新派被诬结党,作者为他们辩护而被贬,由河北都转运按察使贬知滁州(今安徽滁州),第二年写下了《醉翁亭记》,时年四十岁。醉翁亭:在今滁州市西南十里。
        〔2〕环滁皆山: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3〕壑:岩谷、山沟。
        〔4〕蔚然:草本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琅邪(ya):山名,今安徽滁州市西南十里。《太平寰宇记》:“东晋元帝为琅邪王,避地此山,因名。”
        〔5〕酿泉:即琅邪泉,以其水宜酿酒而得名。
        〔6〕翼然:形容亭角翘立,像鸟展开翅膀欲飞的样子。醉翁:欧阳修三十九岁时,自号醉翁。作者诗:“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客。”
        〔7〕智仙:琅邪山琅邪寺的一名僧人。
        〔8〕太守:汉代郡的长官之称,宋代称知州为太守。自谓:指太守自己私下给它起名叫做醉翁亭。
        〔9〕饮少辄醉:稍稍喝点酒就醉。
        〔10〕“山水之乐”句:大意是说,心里领会了游山玩水的乐趣,又借饮酒来寄托这种乐趣。寓:寄托、寄寓。
        〔11〕林霏:指林中的雾气。开:散开、散去。
        〔12〕云归:云雾聚拢。岩穴:指山谷。暝:昏暗。此句意为,傍晚时云雾聚拢,山谷渐渐阴暗起来。
        〔13〕晦明:一会儿暗,一会儿明,变化不定。
        〔14〕野芳发:指春天野花开放。
        〔15〕佳木秀而繁阴:指夏天树木茂盛地滋长,绿荫浓密。
        〔16〕风霜高洁:秋天天高气爽,天气洁色。
        〔17〕水落石出:冬天水位下降,石头露出水面。
        〔18〕四时:四季。
        〔19〕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
        〔20〕伛偻(yulu):弯腰曲背的样子,指老年人。提携:牵引而行,指由大人牵着手走的小孩。
        〔21〕冽(lie):水清叫冽。泉香而酒冽:指用酿泉水制作的酒清凉香美。
        〔22〕山肴:野味(荤菜)。野蔌(su):野菜。
        〔23〕丝:弦乐器。竹:管乐器。非丝非竹:即宴酣之乐不是听丝竹之乐所能得到的。
        〔24〕射者中(zhong):投壶得中。古代宴饮时有一种投壶游戏,以矢投壶中,按投中的多少区别胜负,是一种饮酒方法。
        〔25〕奕者胜:下棋的得胜者。
        〔26〕觥(gong):一种大酒杯。筹:指记饮酒数的筹码。觥筹交错:形容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宾主相互敬酒,非常尽兴。
        〔27〕颓然:酒后昏昏沉沉欲倒的样子。
        〔28〕已而:不久。
        〔29〕阴翳(yi):树木遮蔽成阴。
        〔30〕鸣声上下:鸟鸣声高处相应。
        〔31〕乐其乐:前一“乐”,动词;其乐,众人之乐。太守自己为他们(游人)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32〕庐陵:今江西吉安市。欧阳修的先世为庐陵人,故称庐陵欧阳修。
        
        提起欧阳修,马上就能想到《醉翁亭记》。文章以“山水之乐”为中心,抓住典型特征,重点描写了琅邪山间的朝暮变化、四时景色以及和滁人在山间的游乐。作者在遭诬被贬的第二年作此篇,本应悲愤抑郁,但全文紧扣“乐”字,忘情山水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和失意,表达出从容委婉的情致和宽广超脱的胸怀。
        语言精炼、流畅自然。大量运用偶句,或单句相对,或双句相对,“已而夕阳在山”以下还三句相对。又在文章各层次结束处用排比句增加文章的形式美。虚词“也”的使用也有创造性,全文用“也”二十一处,以多取胜,而且用来作为划分层次的排比句的句尾,句式整齐而有变化,音节响亮而又和谐,加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构成了“阴柔”的独特风格。文理通畅,句与句、节与节之间起承转合奇美妙绝,全文顺势而下而又给人新奇之感,读起来令人心明神爽。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