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周南)
关关雎鸠〔2〕,在河之洲〔3〕。窈窕淑女〔4〕,君子好逑〔5〕。
参差荇菜〔6〕,左右流之〔7〕。窈窕淑女,寤寐求之〔8〕。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9〕。悠哉悠哉,辗转反侧〔10〕。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11〕。窈窕淑女,琴瑟友之〔12〕。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4〕。
〔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原名《诗》,或称《三百篇》,原来都是配乐的乐歌。这些作品基本上产生于西周初期至春秋后期,即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之间五百多年的时间。春秋末年的孔子曾对它进行重要的整理编订,用作传授学生的教材,以后便成为儒家的经典之一,称为《诗经》。《诗经》的体例分《风》、《雅》、《颂》三部分:《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四十篇,是庙堂祭祀乐歌;《雅》有《大雅》《小雅》,共一百零五篇,是朝会乐歌和贵族燕享乐歌;《风》即《国风》,是十六个国家和地区民间的地方乐歌,共一百六十篇,分别用各地的地方乐曲演唱。三百零五篇作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周代各阶层的社会生活和风习,被称为周代社会的“百科全书”。《诗经》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它的赋、比、兴的艺术方法,为中国文学开辟了艺术源泉。它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也是世界文学的不朽名著。本篇是《诗经》的第一篇,也是《国风·周南》的首篇。“周南”的地理位置约在今陕西省东南部及河南洛阳市以南至湖北汉水流域一带,《周南》共收这个地区的十一篇地方乐歌。《关雎》写一个男子思慕一位少女,日夜不能忘怀,渴望能与她结为夫妇。本书所选《诗经》诗篇,均据《十三经注疏》本。
〔2〕关关:鸟鸣声。雎(ju)鸠:水鸟名,即鱼鹰。一说为鸠类,求偶时雌雄相和而鸣,毛《传》(汉·毛亨《诗经传注》,下同):“兴也。关关,和声也。”“兴”是一种艺术手法,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3〕洲:水中陆地。
〔4〕窈窕(yao tiao):体容娴美的样子。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品德和善。朱《集传》(宋·朱熹《诗集传》,下同):淑,善也。”
〔5〕君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好:此指男女相悦。逑(qiu):配偶。好逑,爱侣、佳配之意。
〔6〕参差(cen ci),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ing)菜:一种水中植物,可食。〔7〕左右:指船的左边或右边。流:择取。《尔雅》:“流,择也。”这句形容那个女子择取荇菜时向左向右的情状。
〔8〕寤寐(wu mei):醒着,睡着。这里指日以继夜。
〔9〕思服:二字同义,即思念。毛《传》:“服,思之也。”
〔10〕“悠哉”二句:形容思念不已,不能安睡的样子。悠:悠长,指思绪绵绵不尽。反:覆身而卧。侧:侧身而卧。
〔11〕采:采摘。
〔12〕琴瑟(se):古代的两种弦乐器。友:亲密相爱。这里以弹琴奏瑟,比喻与她相会相处时的亲密无间、和谐愉快。
〔13〕芼(mao):拔取。“流”、“采”、“芼”,均指采取,但动作有区别,有递进,兼表感情和追求的程度。
〔14〕“钟鼓”句:敲钟击鼓使她快乐。这里指钟鼓喧喧热闹的婚礼场面,是男子设想未来结婚的情景。
诗中抒情主人公思慕着一位美丽的淑女,日夜不能忘怀,希冀能够与她亲密相爱,举行钟鼓喧喧的正式婚礼。诗以雎鸠和鸣起“兴”,以象征比拟的作用引起主人公寻求配偶的吟唱。“兴”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全诗比较深刻地抒写了主人公对爱情幸福的追求,感情深挚而纯正。孔子评论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指这首乐歌是追求爱情的幸福,而感情并不放荡,有相思的苦闷,却不颓伤而有碍健康,对正当的爱情和婚姻是肯定的。儒家历来重视婚姻,列为人伦之大本。这是孔子把《关雎》编为《诗经》第一篇的原因。这篇作品也常常被用为婚礼的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