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三则
曾子易箦
曾子寝疾〔2〕,病〔3〕。乐正子春坐于床下〔4〕,曾元、曾申坐于足〔5〕,童子隅坐而执烛〔6〕。童子曰:“华而睆〔7〕,大夫之箦与〔8〕 ?”子春曰:“止〔9〕 !”曾子闻之,瞿然曰〔10〕:“呼〔11〕!”曰〔12〕:“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13〕,我未之能易也〔14〕。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15〕,不可以变〔16〕。幸而至于旦〔17〕,请敬易之〔18〕。”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19〕,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20〕。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21〕,斯已矣〔22〕。”举扶而易之〔23〕,反席未安而没〔24〕。
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25〕。使子路问之曰〔26〕:“子之哭也〔27〕,壹似重有忧者〔28〕。”而曰〔29〕:“然〔30〕。昔者吾舅死于虎〔31〕,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32〕 ?”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33〕,苛政猛于虎也。”
嗟来之食
齐大饥〔34〕,黔敖为食于路〔35〕,以待饿者而食之〔36〕。有饿者,蒙袂辑屦〔37〕,贸贸然来〔38〕。黔敖左奉食〔39〕,右执饮〔40〕,曰:“嗟〔41〕,来食!”扬其目而视之〔42〕,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43〕。”从而谢焉〔44〕,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45〕:“微与〔46〕!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47〕。”
〔1〕本篇第一则故事选自《礼记·檀弓上》,第二、三两则选自《檀弓下》。选文据《十三经注疏》本,标题从一般选本。《礼记》是孔门后学有关礼制文章的汇编,其中,多为战国儒家所作,少数成于秦汉之时。《檀弓》一篇,杂记战国以及前代的轶闻故事,言近意远,笔触细腻,有不容忽视的文学价值。
〔2〕曾子:名参,字子舆,孔子弟子。寝疾:生病不能起床。寝:卧。
〔3〕病:意思是病得很重。
〔4〕乐正子春:人名,以“乐正”为氏,孔子弟子。床下:床前。
〔5〕曾元、曾申:曾参的两个儿子。坐于足:坐于曾参足旁。
〔6〕隅坐:坐在一个角落。
〔7〕华而睆(huan):花纹美丽而有光泽的意思。指曾子所卧的床席。
〔8〕(ze):用竹片编成的床席。
〔9〕止:停止。乐正子春不让童子说话,怕说这话被曾子听到。
〔10〕瞿然:瞪目惊视的样子。
〔11〕呼:虚弱的吹气声。
〔12〕曰:主语是童子。童子以为曾子没听清他的话,所以又重复了一遍。
〔13〕斯:这。指席。季孙:鲁国的大夫。
〔14〕未之能易:没能换掉它(席)。
〔15〕革(ji):通“亟”,危急。
〔16〕变:移动。
〔17〕幸:希望。旦:天亮,早晨。
〔18〕敬:慎。
〔19〕以德:意思是以高尚的品德要求人。
〔20〕细人:小人。以姑息:意思是以马虎苟且的态度对待其人。
〔21〕得正:意思是坚持正道。
〔22〕斯已矣:如此而已。
〔23〕举扶:指抬起曾参的身体。易之:更换席子。
〔24〕反席:指躺到换过的席上。反:通“返”。未安:尚未躺安稳。没:通“殁”,死。
〔25〕夫子:指孔子。式而听之:伏在轼上去听妇人的啼哭。式:通“轼”,车子前上方的横木。
〔26〕子路:姓仲名由,孔子的弟子。
〔27〕子:你,指妇人。
〔28〕壹:确是,实在。重(chong)有忧:不止一件悲痛的事。
〔29〕而曰:指妇人回答说。而:乃,就。
〔30〕然:对,是的。
〔31〕舅:丈夫的父亲,俗称公公。
〔32〕何为:为什么。去:指离开此地。
〔33〕小子:年轻人。指其弟子们。识(zhi):通“志”,记住。
〔34〕齐:齐国。大饥:饥荒很严重。
〔35〕黔敖:人名。为食于路:在路旁摆了些食物。
〔36〕食(si)之:给人吃。
〔37〕蒙袂(mei):用袖口遮住脸。辑屦(ju):拖着鞋子。辑:拖着不使脱落。
〔38〕贸贸然:昏沉沉的样子。贸贸:犹“眊眊”,目不明的样子。
〔39〕左奉食:左手捧着食物。
〔40〕执饮:端着汤。
〔41〕 嗟(jie):不客气的招呼声。
〔42〕“扬其目”句:这句主语是“饿者”。扬其目:睁大了眼。视之:看着黔敖。
〔43〕以至于斯:指饿到了这个样子。斯:这。
〔44〕从而谢焉:主语是黔敖。从:指跟上饿者。谢:道歉。
〔45〕曾子:曾参。
〔46〕微与:意思是无需如此。微:无。
〔47〕“其嗟”二句:意思是别人呼喝你来吃,是可拒之而去的;人家既已道歉,就可以吃了。
本篇所选三则故事,《曾子易箦》描写了曾参恪守礼制、严于律己、慎终如始的形象;《苛政猛于虎》揭露了统治者横征暴敛、残酷压迫给人民造成的不幸;《嗟来之食》刻画了一个宁肯饿死也不接受侮辱性施舍的人物形象。故事都不长,但叙事简明而婉转,写人物对话颇有传神之处,可约略代表《檀弓》文章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