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2018-11-07 可可诗词网-左传 https://www.kekeshici.com

【注释】

选自《左传·僖公九年》,引自《诗经》。

白圭:白玉制作的圭。寺是一种玉质礼器,长条形,上圆下方。古代帝王或诸侯举行典礼时拿在手里,用以表示身份。

玷:玉之瑕疵,污点。后指毛病。

【赏析】

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九月,晋献公去世,大夫里克、丕郑想接纳晋文公(重耳)为君,便带领三公子申生、重耳、夷吾的党羽作乱。

起初,晋献公派大夫荀息辅助储君奚齐,献公病危,召见荀息,将奚齐托付给他。荀息立下重誓,表示要竭尽全力,辅佐幼主,以死效忠。里克欲杀死奚齐,告诉荀息说:三位公子将互相争权,你准备怎么办?荀息表示,若奚齐不能立为君主,将一死以谢先君。

奚齐被杀后,荀息准备自杀。有人劝他立公子卓而辅之。荀息便立公子卓为群。十一月,里克在朝堂上杀死公子卓,荀息随之自杀。对此,人们引《诗经》的话评论说: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意思是:白玉之圭有了瑕疵,尚可以琢磨干净;开口说的话出了毛病,要想挽回就不行了。

人们认为,荀息在先君面前,立有重誓。但荀息之死,却并非忠于誓言,而因辅佐公子卓,为君而死。也就是说,荀息是和里克一样,为争夺权力,失败而死。同样是死,忠君之誓而死和争权失败而死,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这句话批评荀息违背誓言,不仅玷污了自己的清白,而且死得毫无意义。 反映了古人重信诺,言出必行的道德规范。这句话也告诫人们,不可贪一时之利而失去大节,遗恨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