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呈吴郎
诗词简介:
在大历三年的时候,杜甫从原居住的草堂搬至十里外的东屯居住,原草堂则交托给一位 吴姓晚亲居住。在杜甫草堂前有一棵大枣树,以前每到枣子成熟的季节,杜甫的西邻一个无 儿无女的寡妇总来打枣吃,杜甫总是和善地不加阻止。杜甫搬走后,他吴姓晚亲便在草堂周 围插上了篱笆,多心的寡妇以为是防她再来打枣,便到杜甫那里哭诉,于是杜甫便给她吴姓 晚亲写了这首《又呈吴朗》:
杜甫在心里婉转地劝解吴朗: 只因为这一妇人无儿无女贫困之极,本来扑枣就心存恐惧, 我们更当对她格外地亲热,虽说她疑心你提防她扑枣可能是多事了,但是你也确实在草堂周 围新插篱笆,也难怪她会多心了! 由困顿的寡妇杜甫联想到了天下,眼下天下烽烟不断百姓 难有平安日子过,每想到此杜甫总涕泪满巾,我们又何必难为一个无依无靠贫困到骨的夫人 呢?草堂前的枣子任由她来扑打吧!
在杜甫诗集里,这首诗虽不涉重大题材,却别致有味,闪耀着杜甫悲天悯人的人文思想 和博大纯善的胸襟。
民间有 “唐朝诗圣有杜甫,他知民间苦中苦” 的谚语。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又呈吴郎》.[唐].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 《 yòu chénɡ wú lánɡ 》《 又 呈 吴 郎 》.[ tánɡ ]. dù fǔ..[ 唐 ]. 杜 甫.tánɡ qián pū zǎo rèn xī lín , wú shí wú ér yí fù rén 。堂 前 扑 枣 任 西 邻 , 无 食 无 儿 一 妇 人 。bù wéi kùn qiónɡ nínɡ yǒu cǐ , zhǐ yuán kǒnɡ jù zhuǎn xū qīn 。不 为 困 穷 宁 有 此 , 只 缘 恐 惧 转 须 亲 。jí fánɡ yuǎn kè suī duō shì , shǐ chā shū lí què shèn zhēn 。即 防 远 客 虽 多 事 , 使 插 疏 篱 却 甚 真 。yǐ sù zhēnɡ qiú pín dào ɡǔ , zhènɡ sī rónɡ mǎ lèi yínɡ jīn 。已 诉 征 求 贫 到 骨 , 正 思 戎 马 泪 盈 巾 。
- 《又呈吳郎》.[唐].杜甫.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即防遠客雖多事,使插疏籬卻甚真。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 堂前的枣子熟了。就任凭西院的那个邻居来打吧! 听我告诉你,她是一个缺吃少穿、孤苦伶仃的老妇人呵,你想想,如果不是生活贫困,她怎会忍心这样做人? 每当她打枣时心怀恐惧,我反而对她显得和蔼可亲。 而今, 你是远客到来, 她担心你不让打枣子, 这当然未免多虑。不过,你无意地插上了篱笆,她倒反而感到你是有心。我早已听她诉说,官府的横征暴敛,害得她只剩下这把老骨头了! 唉,想到这战乱不停息,老百姓又难以生存,我的眼泪不觉得又沾湿了衣襟。
【大意】草堂前的枣树你听任邻居去打,因为她是没有食物又没有儿女的一 个妇人。要不是因为困顿穷苦,她又怎么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那妇 人一见你插篱笆就以为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但你一搬进草堂就 忙着插篱笆,却也很像真的要不让她打枣呢! 朝廷征收的赋税就已经让 她穷到了骨子里了;想到了连年的战乱啊,泪水更是沾满了手巾。
- 【注释】①扑:打下。任:听任。
②二句意谓如果不是因为贫穷怎会有这样(扑枣)的事? 只因她心里害怕所以我们反而应该对她亲切些。宁:岂,怎。缘:因为。转:反而。须:必须,应该。
③二句意谓妇人提防着你这位远客虽然是多事过虑,但你插上几根篱笆却很像真的拒绝她了。
④二句意谓她已经诉说过被剥削得只剩下几根骨头了,我想到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不觉热泪满巾。上句可与《白帝》诗中“哀哀寡妇诛求尽”参证。征求:征收,剥削。贫到骨:穷得只剩身上的骨头。戎马;战争。 - 【集评】 明·王嗣奭:“此亦一简,本不成诗,然直写情事,曲折明了,亦成诗家一体。大家无所不有,亦无所不可也。”“此妇素来扑枣,畏生客不至,此本人情,却谓之多事。‘便插疏篱’,防其扑枣,本属多事,却云‘任真’,谓避嫌宜尔也,皆善巧方便语,本意只是要吴郎任其扑枣耳,至末说此妇之苦,而又推开去,见天下可哀者多,不止一妇。盖前面为此妇,觉婆心太切,须如此收,极得口角。读此诗见此老菩萨心。” ( 《杜臆》 卷九)清·金圣叹:“前解:要吴郎原此一妇人之情; 后解: 为吴郎说普天下一妇人之情。”“三四句,即《论语》 ‘如得其情 则哀矜而勿喜’ 之意,抵一篇《尚德缓刑书》读。 吴郎官为司寇, 故告此, 宜书座右也。” ( 《杜诗解》卷四)清·卢世㴶:“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如此章极煦育邻妇,又出脱邻妇;既开示吴郎,又回护吴郎,八句中百种千层,莫非仁意,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杜少陵集详注》卷二十引)清·浦起龙:“公向居北堂,熟知邻妇之苦,听其窃枣以活。吴郎新到,不知其由,将插篱护圃。公于东屯闻之,吃紧以止之,非既插而责之也。首句提破,次句指出可矜之人,下皆反复推明所以然。三、四,德水所云‘出脱邻妇,又煦育邻妇’ 者。著 ‘恐惧’字,体贴深至。盖窃食者,其情必恧而怯也。五、六,更曲,妇防远客,几以吴为刻薄人,固属多心也;妇见插篱,将以特为我设,其迹似真也。此又德水所谓 ‘回护吴郎,又开示吴郎’ 者。末又借邻妇平日之诉,发为远慨,盖民贫由于 ‘征求’,‘征求’由于‘戎马’,推究病根,直欲为民社者告焉,而恤邻之义,自悠然神外,与成都《题桃树》同一神味。”(《读杜心解》卷四之二)清·仇兆鳌:“此诗是直写真怀至性,唐人无此格调。”(《杜少陵集详注》卷二十)清·杨伦:“此与《题桃树》作,皆未可以寻常格律求之。”(《杜诗镜铨》卷十七)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杜甫在四川时所作。那年,杜甫曾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后来,他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的吴郎)。杜甫居住时,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堂前枣树上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吴郎一到,就在堂前插上篱笆戒备起来。寡妇向杜甫诉说苦处后,杜甫作此诗以劝吴郎。诗歌从妇人扑枣这一小事着笔,引发出对时事的感叹,言近旨远,充分表现出杜甫“穷年忧黎元”的思想感情。诗的开头两句首先表述自己先前对西邻扑枣的态度——“堂前扑枣任西邻”,这就和吴郎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从侧面规劝吴郎。作者为什么要“任西邻”扑枣呢?噢!原来她是“无食无儿一妇人。”她既没有吃的,也没有依靠,自己又没有劳动能力,只能靠扑点枣充饥,怎么能去制止她呢?而这位妇人为什么没有丈夫?没有儿子?他们是因饥饿而死了呢?还是死于战场呢?作者没有明说。但尾联中仿佛透出点信息,原来是在戎马生涯中离开人世的。一个妇道人家,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活是多么不容易啊!我们又怎么忍心不让她扑几个枣充饥呢?造语平淡,情深意切,吴郎自然也无话可说了。三、四两句,说明老妇扑枣确实出于无奈,并对吴郎作正面规劝。“不因贫困宁有此”,如果不是因为贫困的话,她怎么会这样做呢?这里暗中对老妇的品德作了肯定。她扑枣绝对没有别的目的,只是“贫困”所扰,如果还有别的办法,她是绝对不会有这种不高雅的举动的。“只缘恐惧转须亲”,是对吴郎的嘱托。因为她本来就对你这个陌生人有恐惧之感,所以你的态度就更应当温和一些,亲近一些。五、六两句进一步委婉地劝说吴郎,劝说中有宽慰,也有谅解。或许吴郎要解释了:我并没有制止老妇人打枣啊!噢,即使你没有那个意思,但由于老妇人和你生疏,虽然是她太多心了;不过,你一到便插起篱笆,这也未免太认真了吧!纵然你不存戒备之心,别人怎会不生戒备之意呢?更何况你又是远客。既婉转交待了“呈吴郎”的原由,又进一步强调了“转须亲”的原因。最后两句,以一人一事推而广之,联想到国家的战祸,百姓的苦难,揭示了“贫困”的社会根源——“征求”,而征求的根源又是“戎马”。由于战争,妇人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儿子;由于战争,租税频繁,民不聊生。“贫到骨”正揭示了这种现状的严重性。这又是对吴郎极有力的劝说,紧贴题旨。他们已经贫到骨了,我们无力相帮应自感羞愧,扑几个枣,还有什么可责备的呢?这首诗之所以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就是因为它表现了诗人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感情,流露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但这些又不是正面发议论,而是借友人防备妇人打枣一事引发开来,委婉曲折地道出诗人的心声,全诗造语平淡,感情真挚,顿挫沉郁,感慨深沉。“只缘恐惧转须亲”又有一定哲理意味。由于“恐惧”,使人产生怜悯之心,于是得到更大的同情。反之,如果是无所顾忌,恐怕反倒要遭到斥责了。不正是由“恐惧”之祸,带来了“亲”之福吗?
- 这首诗作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当时作者从夔州的瀼西迁至东屯,将瀼西草堂让给亲戚吴郎居住。初搬至东屯时他觉得有一件事须向吴郎交待,劝吴郎要同情西邻妇人的遭遇,不要禁止她来打枣。又呈,由于已写过一首诗给吴郎,这是第二次写诗给他,所以这么说。诗写得十分自然,语言明白如话,情挚意切,一联深入一层,一句一个意思,逐层深入地叙说了不要禁止邻居妇人打枣的原因。首联写他又一次写诗给吴郎的宗旨: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扑枣,即打枣。为什么任凭西邻的妇人进园打枣呢?颔联二句回答,不为穷困哪里会有这样的事?用问句作答。下句又补充说,只因她抱有恐惧心理,则更应当对她表示亲切。颈联进一步阐述,她虽对你这位新来的远客存有戒心是多余的,但是你一搬进来便插上稀疏的篱笆也未免太认真了。尾联再深入一层告诉吴郎:她向我诉说过因为横征暴敛而使她贫穷到了极点,她联想到战争不已而泪落满巾。最后一句点题,是诗的主旨。就这样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西邻妇人的贫困原因和心理状态,通过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了战乱、征敛带给人民的贫困与痛苦,字里行间倾注着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如卢世漼所评: “八句中,百种千层,莫非仁者。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王嗣奭则云:“读此诗见此老菩萨心肠”,“直写情事,曲折明了,亦成诗家一体。大家无所不有,亦无所不可也。”(《杜臆》)近体诗一般不用虚词,以强化意象之间的自由联想,但这首诗的三联每句句首均用虚词,如“不为……只缘”、“即……便”、“已……正”,增强了诗的内容的转折、语气的委婉以及散文的艺术效果,显示出艺术大家的手笔。
- “代之设想,如得其情”属于心理描写中的内心分析技法,它是由作者揣摩某一人物的深层心理,深刻理解其所处境遇和内心隐衷,准确判断人物某一表情动作的真实动因,并为之代诉衷曲。用这种技法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更能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在《又呈吴郎》里,杜甫就用了这种技法。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八月 (768年),此时杜甫的姻亲吴司法自忠州来夔州,杜甫把瀼西草堂借给吴居住,自己移居东屯,在东屯他听说吴郎为防止西邻妇女打枣将插篱笆,便写了这首诗加以制止。为了反复说明应该任西邻扑枣的道理,杜甫采用“代之设想”的技法,设身处地地分析造成邻妇 “防远客”的心理。浦起龙的 《读杜心解》 中指出:“著 ‘恐惧’ 二字,体贴深至,盖窃食者,其情必恧而怯也。”“只缘恐惧转须亲”、“恐惧”体现出她处境窘迫,被逼无奈,体现出她还有羞耻心,还感到难为情,所以这种“恐惧”更值得人们同情她、亲近她。所以“恐惧”二字是对人物深层心理的准确概括。德水先生说这首诗的颔联“既出脱邻妇,又煦育邻妇”,既为之辩解,又唤起了人们的怜悯之情,由于“代之设想”技法的成功运用,收到了一箭双雕的表达效果。前人多次指出,杜甫善于用赋笔写诗,赋笔写诗最忌平板滞直,特别像《又呈吴郎》这样的寓情于理的诗,更容易写得平直。由于用了“代之设想”技法,顿时使这首诗变得微婉顿挫,尺水兴波。诗人不但代邻妇设想,还代吴郎设想。“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邻妇防远客,几乎把吴郎当作刻薄人,固然属于多心,但你吴郎要真的插上篱笆,邻妇当然有理由怀疑这是特意为我设的。这又是在“回护吴郎,开示吴郎”,这就使这首诗的笔法更为婉曲。当然,诗人的眼光并未局限在扑枣插篱这些小事上,而是荡开一笔,推究人民困穷的根源,发出了“已诉征求贫到骨,更思戎马泪沾巾”的感慨。
今日更新
-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
[2018-09-28]
-
岁暮
[2018-09-28]
-
夔州歌十绝句
[2018-09-28]
-
绝句四首
[2018-09-28]
-
少年行
[2018-09-2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