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
诗词简介:
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三月,时杜甫身陷安禄山叛军占领的长安。当时长安被叛军烧杀劫掠,由繁华变成荒凉。全诗以景托情,以情染景,对危难的祖国和隔绝的家人表示深刻的忧愁和思念。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十字,看似平淡无奇,尤其首句之动词“在”,只表述了某物的存在,并未言及其他,却有深刻之内涵深蕴其中,因为它启示人们思考那些不存在了的东西。如司马光所评:“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而“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温公续诗话》)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十字,看似平淡无奇,尤其首句之动词“在”,只表述了某物的存在,并未言及其他,却有深刻之内涵深蕴其中,因为它启示人们思考那些不存在了的东西。如司马光所评:“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而“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温公续诗话》)
安史乱起,京城被陷,杜甫受俘,再入长安,感时伤世,思念亲人,遂作此诗。开头二句扣题即写春望所见,皆是对立意象之间的对比。面对京城三月的凄清景象,回思当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盛况,自会起时世变易、物是人非的感叹。三四两句亦是对比。与首二句对立对比突出重点有所不同,此处是对照映衬,构成一组情感充盈的鲜明意象:诗人饱受离乱之苦、满怀忧愤之情,不但无心赏春,反而看见花开却落泪,听到鸟鸣亦惊心,甚至出现了幻视幻听:因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且惊心。三四句与一二句还有些区分:首二句视界开阔,大处着笔,三四句则视线收拢,小处落墨;首二句是写景,是客观物象的再现,意隐象现,情感潜藏,三四句则是即景即情,情景交融,物我浑一,象现意出,情感四溢。笔路正是这样沿着由大及小、由外而内的方向前进。最后四句就直接从诗人主体的角度写其内心情感了。时逢战乱,烽火不断,家人离散,消息阻隔,亲人死活不知,令人焦心肠断,若得一家信,真是太宝贵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二句既是写恨别,也是写感时。“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烦心。苦之情难抑,不免以手搔头,本就稀疏的白发,更形短少,简直连编个发髻插个簪子也难了。至此诗人因焦虑愁苦而烧灼得不能自已的神态跃然纸上,活现于我们面前,其内心情感得到了极强烈的表现。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 chūn wànɡ 》《 春 望 》[ tánɡ ]. dù fǔ.[ 唐 ]. 杜 甫.ɡuó pò shān hé zài , chénɡ chūn cǎo mù shēn 。国 破 山 河 在 , 城 春 草 木 深 。ɡǎn shí huā jiàn lèi , hèn bié niǎo jīnɡ xīn 。感 时 花 溅 泪 , 恨 别 鸟 惊 心 。fēnɡ huǒ lián sān yuè , jiā shū dǐ wàn jīn 。烽 火 连 三 月 , 家 书 抵 万 金 。bái tóu sāo ɡènɡ duǎn , hún yù bú shènɡ zān 。白 头 搔 更 短 , 浑 欲 不 胜 簪 。
- 《春望》[唐].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长安沦陷了,只有山河依旧,春天的古城,只有荒草野树深深。
感慨时局,看到花儿也落泪,怅恨离别,听到鸟鸣也觉动魄惊心。
战乱的烽火已持续了三个月,能得到一封家信,真抵得万两黄金。
搔首白发,白发日益稀少,簪子几乎都无法在发上别稳。 - 【注释1】
①国破: 国家残破,指安禄山叛军蹂躏黄河南北,潼关东西,并占领长安。草木深: 草木横生,喻人迹稀少,景象荒凉。②感时: 感慨时局。恨别: 深恨离别。花溅泪:对花溅泪。一说: 花似有知,亦感时而溅泪。下 “鸟惊心”句同。③烽火: 战火。至德二年的正月到三月,潼关、睢阳一线,太原、河东一带,官兵与叛军反复激战。抵万金: 值万金,极言家信珍贵难得。④白头: 白头。骚:《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搔头,显示了惶急无奈之情。浑:简直。簪: 古人用以束发于冠的饰具。
【注释2】①国破句:国破,指安史之乱起,长安沦陷。山河在:山河依旧。②草木深:人烟稀少,一到春天,更是杂草丛生。③感时二句:交义互见,指由于感时恨别,而对花溅泪,听鸟惊心。④烽火句:入春以来,三个月战火没有间断。⑤短:少。⑥浑:简直。⑦胜:承受。⑧簪:把头发聚总别在冠上的一种长针。
- 【集评】 宋·司马光:“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 (《温公续诗话》)明·胡震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百代而下,当无复继。” (《唐音癸签》卷九)清·吴见思:“杜诗有一句而神理俱出者,如 ‘国破山河在’,‘在’字则兴废可悲; ‘城春草木深’,‘深’ 字则荟蔚满目矣。” (《杜诗论文》凡例)清·夏力恕: “花鸟从次句 ‘春深’ 来。而 ‘溅泪’、‘惊心’,上承首句 ‘感时’、‘恨别’,下起五、六,此白头所以不胜簪也。错落中一气之妙如此。” ( 《杜诗增注》卷三)
【总案】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757)三月。杜甫此时仍陷身在叛军占据的长安。眼见山河依旧而国事变迁,春色满城而又一片荒凉,诗人触景生情,写了这首忧时伤别的名篇。全诗围绕一“望”字展开,由景及情,寓情于景,创造出一种明丽而又悲凉的意境,涵咏不尽,余味无穷。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三月,时杜甫身陷安禄山叛军占领的长安。当时长安被叛军烧杀劫掠,由繁华变成荒凉。全诗以景托情,以情染景,对危难的祖国和隔绝的家人表示深刻的忧愁和思念。此诗写于安史之乱翌年(757)二月。时杜甫陷身于长安。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十字,看似平淡无奇,尤其首句之动词“在”,只表述了某物的存在,并未言及其他,却有深刻之内涵深蕴其中,因为它启示人们思考那些不存在了的东西。如司马光所评:“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而“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温公续诗话》)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被叛军抓去。在他逃出长安之前,写了这首诗,描写他在陷落后的长安城中的所见所感,抒发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这首诗以感情深沉、笔墨凝炼、言简意丰著称。全诗遣词用字精当准确,含蕴丰富; 又环环紧扣,前后照应,结构十分严谨。诗人围绕“望”字着笔。一二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借景抒情,直写国都残破、城郭荒芜的萧索景色。句中对照,两句又互相对照,加上“破”、“深”二字,画出劫后长安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凄凉春景,使人怵目惊心,蕴含着诗人的无限悲痛。三四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情人物。花儿流出感时之泪,鸟雀因伤别而惊。一句写花,写所见,写时局;一句写鸟,写所闻,写家事。通过拟人手法,又以乐景写悲情,概括了忧伤国事、久别家人的深沉之感。五六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叙事中抒情。“烽火”、“家书”分别与上联的“感时”、“恨别”照应。特别是后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思绪,因而千古传诵。末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通过一个“搔首”的动作,形象地揭示自己焦虑忧愁之情。诗人因愁而发白,因心烦意乱而搔首,在搔中顿觉短发稀疏,可见愁情之深。这里在写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悲哀加深一层。这一结尾,使这位满头白发、忧国思家叹老的诗人形象跃然而出,令人难以忘怀。
- 【鉴赏导示】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抒发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心情。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杜甫在长安,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诗中即景生情,抒写了忧时伤乱的感慨。【鉴赏】我们仔细地咀嚼起首两句,它表达出诗人对祖国山河草木的热爱。长安沦陷了,满眼山河依旧,而人事全非。正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可因为战乱,荒城草木丛生,一片凄凉。一个“深”字点明了草木的茂密,也倾吐出自己的深情;一个“在”字,表明了物是人非之感,也肯定地说出对祖国的信念与自己的凛然正气。三、四句承接着“国破”“城春”而来。长安沦陷了,美好的景物反而结成了深愁的种子。感念时世无常,悲恨离别,而对花溅泪,听鸟惊心。五、六句诗人将意思更加深入了一层,既描写了国事,又写到了家愁。春来三个月,一直烽火相连;一封家信,真抵得万两黄金!这样的国难家愁,搅得人心都要碎了。
诗的最后,写出了自己因焦虑忧愁而未老先衰的形象: 一头的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连发簪都戴不上去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料峭的春风中,诗人登高望远,只觉得两鬓的丝发垂垂的,萧疏的,看到人事全非,诗人喃喃自语:“长安沦陷了……”杜诗的风格,多种多样。但最具有特征性,为杜甫所自道且为历来所公认的风格是 “沉郁顿挫”,这首诗就体现了这一风格。【鉴赏要点】[1]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触景生情,情景交融。[3]风格沉郁顿挫。 -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抓获,带回长安。因他官职卑微,未被监禁。次年三月,他身陷长安,眼看国破家离,感时伤泪,写下此诗。首联: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春色满城,但草木深深,无人修葺,一片荒败景象。一个“破”写尽国破家恨的悲哀;一个“深”字再现荒无人迹的凄凉。正如司马光在《续诗话》中所云:“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如 ‘国破山河在’云云。‘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在“国破”与“山河在”、“城春” 与 “草木深” 的对照中,充满了伤国感时的悲痛。颔联: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写离乱之感。春天的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想到国破的时事,家离的悲哀,花也为之“溅泪”,鸟也为之 “惊心”,自己更加伤怀落泪了! 这是触景生情,移情于花鸟,情景交融的悲痛欲绝的境界。颈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想望家人。天宝十五年 (756) 六月,安禄山、史思明叛军进攻潼关,后陷长安,杜甫带着妻子逃到鄜州 (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后,杜甫于八月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拟去灵武为平叛效力。不久,他被叛军抓获押回沦陷的长安,直到次年三月作此诗时,他离家已半年多,家书渺茫,音讯全无。所以,他慨叹在这烽烟不断的战乱时期,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 这联的“烽火”与首联的“国破”,“抵万金”与颔联的“恨别”相照应,层层深化悲愤之感。尾联: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具体写搔头忧思的惨戚之状。眼看烽火遍地,家书不通,忧国思家,重重愁绪袭上心头,愁生白发,一“搔”便断,发“短”愁长,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国破”、“恨别”之忧思,更添一层!全诗忧伤国事,眷念家人,殷殷情切,真挚感人。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感情强烈而不浅露,意脉贯通而不平直。诗以“感时”承“春”,以 “恨别”承“国破”,以 “烽火” 承“时”,以 “家书” 承“别”,连环承转,可谓“惊心”、“溅泪”,故而成为千百年来的绝唱!
今日更新
-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
[2018-09-28]
-
岁暮
[2018-09-28]
-
夔州歌十绝句
[2018-09-28]
-
绝句四首
[2018-09-28]
-
少年行
[2018-09-2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