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食舟中作

2024-02-05 可可诗词网-杜甫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此绝作于大历五年(770)春淹留潭州之时,距杜甫去世仅半年多。此诗能代表杜甫晚年沉郁而又苍茫的诗风。首联已给诗人自已塑造出一个穷愁潦倒、漂泊江湖的孤寂形象,也给全诗定下了怨愁、凄凉的基调。诗人从舟中望景,无论近景还是远景都透露出诗人此时此地的境遇和心情,因此在写实之外又见出漂渺空灵的意蕴,如老年昏花既是暮年实况,又隐隐写出了时局的明晦不定,从而衬出诗人迷惑忧心的情怀。写戏蝶、轻鸥,实是从对照衬托中写出舟中诗人的愁苦、寂寥,因此末联才能用“愁”字绾结全诗,体现出杜甫至死忧念朝廷、时势的儒家本色。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小寒食舟中作》
    .[唐].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 《 xiǎo hán shí zhōu zhōnɡ zuò 》 
    《 小   寒  食  舟   中    作  》 
    .[ tánɡ ]. dù fǔ.
    .[ 唐   ]. 杜 甫.
    jiā chén qiánɡ fàn shí yóu hán , yǐn jǐ xiāo tiáo dài hè ɡuàn 。 
    佳  辰   强    饭  食  犹  寒  , 隐  几 萧   条   带  鹖 冠   。 
    chūn shuǐ chuán rú tiān shànɡ zuò , lǎo nián huā sì wù zhōnɡ kàn 。 
    春   水   船    如 天   上    坐  , 老  年   花  似 雾 中    看  。 
    juān juān xì dié ɡuò xián màn , piàn piàn qīnɡ ōu xià jí tuān 。 
    娟   娟   戏 蝶  过  闲   幔  , 片   片   轻   鸥 下  急 湍   。 
    yún bái shān qīnɡ wàn yú lǐ , chóu kàn zhí běi shì chánɡ ān 。 
    云  白  山   青   万  馀 里 , 愁   看  直  北  是  长    安 。 
     
     
  • 《小寒食舟中作》
    .[唐].杜甫.
    佳辰強飯食猶寒,隱幾蕭條帶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云白山青萬馀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
    寒食佳节饭食依旧微寒我勉强饮了几杯酒,孤寂地倚着小桌,我戴的是古代隐士的鹖冠。
    春水浩漫,我坐在船上仿佛穿行在天上云间,老眼昏花,岸边的花草好象隔着一层雾在观看。
    美丽的蝴蝶嬉戏着飞过我寂寥的船中帘幔,一片片轻捷的白鸥沿着湍急的江河起舞翩翩。
    望着白云青山不禁想到我只身漂泊在万里之外,愁绪满怀地望着北方,那里正是帝都长安!
  • 【注释】

    ①小寒食:寒食节的次日 (清明节的前一天) 叫做“小寒食”。

    ②食犹寒: 古时寒食节禁火三天,小寒食还没有用火,故云“食犹寒”。隐(yin印):凭倚。几:案几。鹖(he曷): 鸟名,雉类。鹖冠是用鹖鸟毛为饰的冠。古时有隐士号鹖冠子,居深山,常戴鹖冠,此处杜甫用来比拟自己。

    ③幔:船上所张的布幔。

    ④直北:犹言正北。
  •  
    【集评】 清·朱翰:“蝶鸥自在,而云山空望,所以对景生愁。”(清·起龙 《读杜心解》 引)
     
    清·杨伦: “结有远神。” ( 《杜诗镜铨》)
     
    清·仇兆鳌:“全用前人一句,而以己意贴之者,如……杜云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是也。范元实谓老杜不免蹈袭,斯言过矣。”( 《杜诗详注》)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据《荆楚岁时记》: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节。旧俗,寒食节禁火三日。以此推算,清明前第三日仍为禁火期间,故俗又以清明前第三日为小寒食。此诗为杜甫于小寒食日在舟中所作。起句: “佳辰强饮食犹寒”,指此。诗的意思说:此时正是初春佳日,所以要“强饮”,但虽强饮,却因不能用火而要寒食,用以点明时令。下句“隐几萧条戴鹖冠”,表明此时作者正处困境,虽然隐几而卧,环境却很萧条,而自己也并非衣冠楚楚。戴鹖冠,乃用以形容自己衣履之破蔽,不一定是实指。鹖,鸟名,即鹖鸡,似雉而大,青色有毛。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在齐威王时,隐居深山,以鹖羽为冠,衣敝履穿,因服成号,著书立说,为《鹖冠子》传世,为道家经典。杜甫以此形容自己处境之困顿。
     
    颔联写舟行感受。“春水船如天上坐”,用词十分讲究。“船如天上坐”,表明船既晃动,又平稳,没有颠簸。这是因为舟行在微微上涨而又平静的“春水”之中。下句“老年花似雾中看”,写个人感触。舟上看花,自是远视,本来已“似雾中看”。这里,杜甫之所以要加一个“老年”,实是对此时此刻诗人自己心情的强调,读时不可不察。
     
    腹联纯是写景。“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仍是舟中所见。娟娟,言蝴蝶相戏逐时的轻盈之态。闲幔,一作开幔。意思是蝴蝶飞入舟中,互相追逐,在幛幔之间飞过。幔而曰闲,乃用以形容蝴蝶飞过之时,舟中十分静谧。下句言轻鸥而曰“片片”,说明人与鸥的距离非近,看来只有片片的感觉。鸥以捕鱼为食,急湍之上,捕鱼机会较多,所以轻鸥飞集于此。就全联看,上联写静,蝴蝶虽然相逐,却是在静谧的环境之中,一个“闲”字使人觉得静态如绘。下联写动,轻鸥既是片片,已经勾出了动态的轮廓,何况又正在“下”!而且所下的乃是“急湍”呢!
     
    结联仍然归结到情。“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云白山青虽是实景,但“万里余”却是虚写。长安虽是实地,但却是“愁看”,而且是隔着“万里余”来愁看,所以仍是虚写,是透过情(愁)而虚写,感情色彩十分浓郁。长安,指唐都。诗人此刻正在远离长安,颠沛流离,饱受战乱之苦,句中蕴藏着无限思念故国,盼望长治久安的拳拳意愿,真挚感人。
  • 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年)清明前一日。旧俗,清明前三日禁火,称寒食节。小寒食,即寒食节的最后一日。此时诗人正流落江湘,老病穷愁,落寞惆怅,本篇即抒写舟行的感受和内心的苦愁。“鹖冠”,隐者之官,意谓这时自己已身无官职,举家寄食舟中,逐流漂泊,在寒食节时就着生冷的食物饮了一点酒,不禁百感交集,顿觉凄凉。四下望去,春水盈天;枯坐舟中,老眼昏花。近处有戏蝶飞舞,远处有轻鸥出没,云重山阻,远离京师,得不到朝廷眷顾的臣子,仍然系念着纷纭的国事,怎能不感到格外的凄凉苦闷呢?诗作将主人公身世的落拓和忠悃的赤诚披露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仇注引朱瀚评语,是从章法角度品评诗作各句间的勾连照应。所谓“草蛇灰线”,是有迹可寻,却又并未直接点明的线索关连。如本篇所引诗话认为,杜甫诗作的第一、二句与第三、四句分别呼应,即第一句写的时节与第三句写的春江之景相应; 第二句写的感怀与第四句写的老病之状相应。又认为,第五、六句与第七、八句互相照应。朱瀚评杜诗,多注重章法,特别欣赏杜诗之“错综照应”(参见对《宾至》的评语)。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视角。
     
    律诗的写作,因句数、字数有严格限制,所以每一句诗都应有所递进腾挪,即所谓“跳”; 又必须互相关联照应,以浑融完整,即所谓“通”。处理好这对矛盾实非易事,颇可由此窥见作者功底。刘熙载《艺概·诗概》云:“律诗要处处打得通,又要处处跳得起。草蛇灰线,生龙活虎,两般能事,当以一手兼之。”可见草蛇灰线偏指“通”,即各句、各联、各部分(上四句与下四句或上六句与下二句)间的关联照应。从这个意义说,朱瀚所评,确有道理。
     
    刘熙载《艺概·诗概》亦云:“起有分合缓急,收有虚实顺逆,对有反正平串,接有远近曲直。欲穷律法之变,必先于是求之。”“律诗手写此联,眼注彼联,自觉减少不得,增多不得。若可增可减,则于律字名义失之远矣。”“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杼所在也。”这最后一则中“全在无字处”之语,与草蛇灰线说最切近,尤当注意。有关联照应,又不露痕迹,这才是高妙境界。
  • 【鉴赏】代宗大历四年(769)由衡州返回潭州,次年春,诗人淹留于此,依然深切关 怀着唐王朝的安危,此诗写于他去世前半年多。首联上句“强饮”,一为多病不耐酒力; 二言漂泊之中,心情不佳,故勉强饮酒。下句“鹖冠”,并不是说自己要隐居,是借楚隐 者戴鹖羽之冠,暗言自己不为朝廷所用。颔联言,春江桃汛,碧流浩漫,乘舟飘荡,似坐 在云端;诗人年老体衰,老眼昏蒙,观岸上花草,似隔雾纱一般。此联写诗人的感受,与 动荡变乱的局势相谐,空灵而杳渺,细腻而含蓄,十分传神,乃传诵名句。颈联上句写 蝴蝶舞姿美好,是近景;下句写鸥鸟飞翔轻快,是远景。此联的“闲”字,呼应首联的“萧 条”,更见舟中的寂寥;写蝶、鸥的自由自在,更衬出诗人的困居舟中。浦起龙在《读杜 心解》中引朱翰语云:“蝶鸥自在,而云山空望,所以对景生愁。”可见此联的景物描写乃 是向尾联抒情自然地过渡。尾联将“白云”“青山”用“万余里”连接起来,表现了诗人思 绪的绵延悠长,然后点出“愁看”,这个“愁”字,总绾全诗,不能只看成诗人为自己窘迫 贫穷而“愁”,与“长安”联系起来看,暗示诗人之“愁”,是为局势而忧,为朝廷而愁,其情 何其深沉也。这首七律自然流转,深沉凝练,表现了诗人晚年诗风苍茫、沉郁的特色。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