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成一首

2018-09-27 可可诗词网-杜甫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描写夜泊景象的诗。代宗大历三年(766),诗人在前往夔州途中 所作。此诗一句一景,且相互关联,融为一幅完整而优美的图画。首句不写天空皓月, 却抓住水中月影近船数尺的特色,写出了江水的清明,颇有孟浩然《宿建德江》“江清月 近人”的优美意境。无疑,此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安谧、宁静的江天世界。次句由江天 转到船上,描写伴随诗人的还有樯桅上悬挂的一盏风灯,灯光冲淡而柔和。第三句再 转到江岸,沙岸雪亮,夜宿的白鹭蜷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卧睡沙滩,是那样安适恬静, 与环境十分和谐。此时船尾忽然传来鱼跃水面的拨刺之声,打破了月夜的宁静。此诗 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而结句却写鱼“跳”,写鱼“鸣”,这样以动破静,以声破静, 则更显其静也。可见诗人疲惫的心灵,在这宁静的夜晚,也得到暂时的休息。此诗“一 句一绝”,两联骈偶,写景生动,律对精切;并采用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将江月、 风灯、宿鹭、跳鱼等景物组合,融为一体,使全诗达到了一个宁静、安谧、恬适的境界。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漫成一首》
    .[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  
     
    《 màn chénɡ yì shǒu 》 
    《 漫  成    一 首   》 
    .[ tánɡ ]. dù fǔ.
    .[ 唐   ]. 杜 甫.
    jiānɡ yuè qù rén zhǐ shù chǐ , fēnɡ dēnɡ zhào yè yù sān ɡēnɡ 。 
    江    月  去 人  只  数  尺  , 风   灯   照   夜 欲 三  更   。 
    shā tóu sù lù lián quán jìnɡ , chuán wěi tiào yú bō lá mínɡ 。 
    沙  头  宿 鹭 联   拳   静   , 船    尾  跳   鱼 拨 剌 鸣   。 
     
  • 《漫成一首》
    .[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逐句翻译】

    江月去人只数尺,倒映江流的月轮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②。悬挂桅杆的风灯照夜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③,沙滩聚宿的白鹭蜷曲静静卧,
     
    船尾跳鱼拨刺鸣④。船尾随游的鱼儿欢跳鲅鲅鸣。
  •  
    (1)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作者时年五十五岁。漫成:兴致所致,随手写就。
     
    (2)风灯:防止风吹不灭的灯烛。
     
    (3)联拳:白鹭睡眠时缩起一脚,如人握拳。多只鹭睡在一起,好像拳头一个个连起来,故称“联 拳”。
     
    (4)拨剌:鱼跳跃的声音。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注释】
     
    ①只数尺:意谓月影与船很近。②风灯:桅灯,因桅灯纸罩避风,故名。③拨刺:跳鱼跃起水面之声。
     
    【鉴赏导示】
     
    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杜甫最喜欢用这种体格。这样的诗不仅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且往往融为一幅完整的图画。这首诗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鉴赏】
     
    杜甫的这首诗,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因人在舟中,所以江中的月影似乎离人只有数尺;又因江面十分平静,才能十分真切地看到“江月”。这一句与孟浩然的“江清月近人”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句中的“风灯”,是一种有罩子能防风的灯,写舟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这一句与首句是相对的,同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第三句中的“联拳”,是“屈曲”的意思,全句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月光照耀着沙滩,沙滩上一群白鹭屈曲着身子在夜宿,境界十分恬适、静谧。第四句写出了一个细节:一条大鱼突然跃出水面,发出拨剌之声。实际上,这是以动写静,更突出了一个“静”字,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效。总之,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鉴赏要点】
     
    [1]名句:“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2]形象鲜明。[3]借景抒情。[4]以衬托方法写景。

  • 本篇写于永泰二年(766)春天,是诗人从云安(今四川云阳县)赴 夔州途中的作品。因为是信手写就,故题为“漫成”。
     
    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皓月当空,江水粼粼,繁星点点,微风轻拂,四 周万籁无声。一只孤舟泊在江边,舟中的风灯映照着,灯光朦胧,一位老人 正倚船窗凝神向外眺望,面前清澈的江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仿佛伸手可 掬。诗的一、二两句,为我们描绘的就是这样一幅大江孤舟夜景图。清澈的江 水,明朗的月色,停泊的孤舟,朦胧的灯光,更衬托出月夜的静谧,四周的 阒寂,这种静寂凄清的环境,更容易勾引起长期羁泊异乡的诗人的凄寂情 怀,触引起他对家乡、对友人的悠长思念。
     
    杜甫这次从成都出发沿江东下,除了因身多疾病和“厌蜀交游冷”之 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严武的突然去世,这不但使他政治上失去了 一位好友,也使他生活上失去了凭依。他怀着悲伤苍凉的心情,告别了生活 了将近四年的草堂,准备到江湘一带流浪。“儿童相识尽,宇宙此身浮” (《重题》),“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年青时相 识的好友李白、高适、岑参、严武、郑虔、房琯、苏源明等,都已相继去 世,自己虽还活在人世,但过的却是羁旅漂泊凄凉屈辱的生活,使他不能不 感到更加孤寂与悲哀。清幽的月光本来就容易触发人的思乡怀友之情,现在 再加上这静静的江水,辽阔的原野,朦胧的灯光和这夜的凄清与寂寥,就更 叫他难以为怀了。我们从次句“风灯照夜欲三更”中,似乎看到了他独坐舟 中,在朦胧的灯光陪伴下翻动着羁愁旅思的情景。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泼刺鸣”。三、四两句分别写岸边与水中之 景。“联拳”,水鹭栖宿时缩起一脚,形似握拳,相聚而宿,其状如联拳。 “泼刺”,象声词,形容鱼跳出水面之声。上句写岸边沙滩上一群水鹭正联 拳而宿,神态如见,有画笔难到之妙; 下句写船尾不时传来鱼跃出水面的响 声,以动托静,更衬托出深夜静谧的气氛。两句一写岸边,一写水中;一写 静态,一写动态; 一从视觉,一从听觉,细致逼真地写出了大江月夜中的幽 美景色,似乎使这位怀着孤寂旅愁的诗人,也领略到了一种情韵隽永的美的 享受。
     
    这首诗在艺术上与《绝句四首》 (“两个黄莺鸣翠柳”)相同,都是通 篇写景。全诗以夜泊江中的孤舟为中心,从江月、风灯,到宿鹭、跳鱼,随 着视觉与听觉的转移,展示出一幅幅凄清幽美的大江夜景图,透露出诗人对 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天涯羁旅的孤寂情怀。表面上看, 句句写景,实际上是句句写情,清朗而幽美的意境,沉寂而凄清的气氛,都 与诗人羁旅飘泊的孤寂情怀相适应。情与景相互交融,意与境相互渗透,达 到了思想和形象的和谐统一。王夫之说: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 诗者妙合无垠” (《姜斋诗话》卷二),这首诗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