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遇咏

2023-12-27 可可诗词网-王维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不遇咏》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了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深刻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内心的痛苦与矛盾。开头四句用典,形象地点明了自己“不遇”的主题;中间四句主要描写主人公不遇失意后漂泊困窘的生活;最后四句向友人陈述他对世俗的态度和自己的人生理想。全诗章法谨严,自然而有风骨。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不遇咏》
    .[唐].王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 《 bú yù yǒnɡ 》 
    《 不 遇 咏   》 
    .[ tánɡ ]. wánɡ wéi.
    .[ 唐   ]. 王   维 .
    běi què xiàn shū qǐn bú bào , nán shān zhònɡ tián shí bù dēnɡ 。 
    北  阙  献   书  寝  不 报  , 南  山   种    田   时  不 登   。 
    bǎi rén huì zhōnɡ shēn bú yù , wǔ hóu mén qián xīn bù nénɡ 。 
    百  人  会  中    身   不 预 , 五 侯  门  前   心  不 能   。 
    shēn tóu hé shuò yǐn jūn jiǔ , jiā zài mào línɡ pínɡ ān fǒu ? 
    身   投  河 朔   饮  君  酒  , 家  在  茂  陵   平   安 否  ? 
    qiě ɡònɡ dēnɡ shān fù lín shuǐ , mò wèn chūn fēnɡ dònɡ yánɡ liǔ 。 
    且  共   登   山   复 临  水   , 莫 问  春   风   动   杨   柳  。 
    jīn rén zuò rén duō zì sī , wǒ xīn bù shuō jūn yīnɡ zhī 。 
    今  人  作  人  多  自 私 , 我 心  不 说   君  应   知  。 
    jì rén rán hòu fú yī qù , kěn zuò tú ěr yì nán ér ! 
    济 人  然  后  拂 衣 去 , 肯  作  徒 尔 一 男  儿 ! 
  • 《不遇詠》
    .[唐].王維.
    北闕獻書寢不報,南山種田時不登。
    百人會中身不預,五侯門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飲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復臨水,莫問春風動楊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說君應知。
    濟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爾一男兒!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我向朝廷上书没有得到答复,躬耕退隐却天时不顺没得到好收成。
    朝廷的盛会自己不能参加,我也不愿到权贵的家门阿谀奉承。
    我到河朔寄居在朋友家里,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家人的平安。
    春天已经来了,姑且一同寄情山水,不必管它春风吹动杨柳。
    如今世人只为自己着想,我对这种现象很不高兴,内心十分鄙视。
    我希望先济世致用,然后功成身退去过自己想要的隐逸生活。
    岂肯一辈子就这样庸庸碌碌,毫无成就,枉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
     
  • ⑴不遇:不得志;不被赏识。《孟子·梁惠王下》:“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⑵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汉书·高帝纪下》:“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献书:奉上书札;上书。多指向有地位者陈述意见。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及七国献书,诡丽辐辏;汉来笔札,辞气纷纭。”这里用来表示向皇帝上书。不报:不批复;不答复。《东观汉记·丁鸿传》:“鸿当袭封,上书让国于盛。书不报。”
    ⑶南山: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不登:歉收。《礼记·曲礼下》:“岁凶,年谷不登。”《汉书·元帝纪》:“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登:丰收,收成好。
    ⑷百人会:众多重臣被召的盛会。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宠礼》:“孝武在西堂会,伏滔预坐。还,下车呼其儿,语之曰:‘百人高会,临坐未得他语,先问:“伏滔何在,在此不?”此故未易得。为人作父如此,何如?’”预:“遇”也。
    ⑸五侯:泛指权贵豪门。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⑹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⑺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兴平,诗中实指唐代京都长安。
    ⑻春风动杨柳:指引起家中妻子的思念。语出《子夜春歌》。
    ⑼说(yuè):同“悦”。
    ⑽济人:救助别人。唐裴铏《传奇·韦自东》:“某一生济人之急,何为不可?”拂衣:振衣而去。谓归隐。晋殷仲文《解尚书表》:“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首阳,拂衣高谢。”
    ⑾徒尔:仅能如此。
     
  • 《唐诗镜》:快小结,作浅着色。
    《唐诗归》:谭元春云:真不堪(“百人会中”句下)。钟惺云:“心不能”,妙在“能”字,把不遇说得肮脏,不是穷愁(“五侯门前”句下)。钟云:四语直而婉,是高、岑绝妙歌行。谭云:读此方知右丞真简寂,经济人原躁不得(末四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作不遇诗,辄多怨尤,语易腐。此独破胆选声,入云出渊。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此诗开头四句,紧扣题旨,连用四个“不”字,反复叙写自己困顿失意,怀才不遇的情形。首句说自己向朝廷上书,陈述政见,表达用世的要求,却没有得到任何答复。次句化用汉代杨恽《拊缶歌》:“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的句子,说自己退隐躬耕,却天时不顺,没有获得好收成,衣食无着。第三句反用晋伏滔参加孝武帝召集的百人高会,受到孝武帝垂青的故事(《世说新语·宠礼》),借指自己不能挂名朝籍的不幸遭遇。最后一句运用汉成帝同日封其舅王谭等五人为侯的典故(《汉书·元后传》)表达自己即使沉沦困顿,也不阿谀奉承。前四句,诗人用典,形象地点明了自己“不遇”的主题。

        中间四句主要描写主人公不遇失意后漂泊困窘的生活。落魄后的诗人,远游河朔,投靠一位朋友为生。但滞留他乡,依附他人的生活,却使他心中产生了深沉的乡思。家人住在京城,风尘阻隔,音信全无,他们都平安无事吧?尽管心中牵挂,却因为无法回乡,只能暂且留在北地,登山临水,排遣忧思。尽管春日穆穆,杨柳依依,总在不经意间引人乡愁,却只能全然不管。既思乡怀人,又宁愿继续漂泊他乡,诗人这一矛盾的心理,极深刻地反映了他失意以后凄楚、哀伤、悲愤的心情。

            最后四句,主人公向友人陈述他对世俗的态度和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说:今天世上的人,只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我对这种现象大为不悦,内心十分鄙视。这一点,你是应当了解的。我希望先济世致用,然后功成身退,去过闲适的隐逸生活,岂肯一辈子庸庸碌碌,毫无成就,枉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主人公在失意潦倒、栖迟零落的境遇下,仍然说出如此高亢激昂的誓言,表现出他仍然有强烈的用世要求。这四句的转韵,诗意亦随之转换。值得一提的是,诗中所表现的虽失意不遇,仍然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是盛唐封建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
     
  •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慨心情。此诗大约作于诗人被贬济州到开元二十二年拜右拾遗期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他这一时期的生活情况和人生追求。诗共十二句。开头四句 ,紧扣“不遇”题旨,连用四个“不”字,反复叙写自己困顿失意的情形。北阙,指朝廷。首句是说自己,向朝廷上书,陈述自己的政见,表达用世的要求,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次句化用汉代杨恽《拊缶歌 》:“田彼南山 ,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的句子,意思是说自己退隐躬耕,因为天时不顺,没有获得好收成,衣食无着。第三句反用晋伏滔参加孝武帝召集的百人高会,受到孝武帝垂青的故事(《世说新语 ·宠礼 》),借指自己不能挂名朝籍的不幸遭遇。五侯,用汉成帝同日封其舅王谭等五人为侯的典故(《汉书·元后传 》),此处泛指权贵。第四句意思是:阿谀奉承权贵,可以获得利禄,但自己的性格刚正不阿,不愿这样做,只能沉沦困顿。

          接着的四句,描写主人公不遇失意后漂泊困窘的生活。河朔,黄河以北地区。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兴平,诗中实指唐代京都长安。主人公落魄以后,远游河朔,投靠一位朋友为生。但滞留他乡 ,依附他人的生活,使他心中产生了深沉的乡思。家人住在京城,风尘阻隔,音信全无,他们都平安无事吧?还是暂且留在北地 ,登山临水,流连赏玩吧。即使春天已经来到人间,和风吹拂,杨柳依依,最能惹起人的旅思,也全然不管。既思乡怀人,却又宁愿继续漂泊他乡,主人公这一矛盾的心理,极深刻地反映了他失意以后凄楚、哀伤悲愤的心情。

            最后四句,主人公向友人陈述他对世俗的态度和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说,今天世上的人,只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我对这种现象大为不悦,内心十分鄙视 。这一点,你是应当了解的。我希望先济世致用,然后功成身退,去过闲适的隐逸生活,岂肯一辈子庸庸碌碌,毫无成就,枉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主人公在失意潦倒、栖迟零落的境遇下,仍然说出如此高亢激昂的誓言,表现出他仍然有强烈的用世要求。

            这首诗每四句一转韵,诗意亦随之而转换,是七古体裁中典型的“初唐体 ”,说明了王维的诗歌创作受初唐的影响很深。但诗中所表现的虽失意不遇,仍然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则是盛唐封建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