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

2023-06-04 可可诗词网-王维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诗歌。作者王维。选自《王右丞集笺注》。这是一首送人赴边地从军的诗,后因谱曲入乐府,又作《渭城曲》。这首诗以清新明朗的景色来烘托离别情意,不像其他送别诗那样令人黯然神伤。诗人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真切自然的语言表达含蕴极深的情意。其实,不只是见不到老朋友,而且还令人联想到阳关以西的荒凉景象。即使诗人能够愁心远寄,又怎么能解除朋友的寂寞呢?这首诗在唐代就流行于社会,至今仍是离别筵席的绝唱。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 sònɡ yuán èr shǐ ān xī 》 
    《 送   元   二 使  安 西 》 
    [ tánɡ ] · wánɡ wéi 
    [ 唐   ] · 王   维  
    wèi chénɡ cháo yǔ yì qīnɡ chén , kè shě qīnɡ qīnɡ liǔ sè xīn 。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 
    quàn jūn ɡènɡ jìn yì bēi jiǔ , xī chū yánɡ ɡuān wú ɡù rén 。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 
     
  •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 ①此句意谓渭城的早晨一场小雨洒湿了地面的尘土。渭城:本秦朝都城咸阳,汉高祖元年(前206)改名新城县,七年废,元鼎三年(前114)复置改名渭城县,因南临渭水得名。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浥(yi):湿润。
     
    ②客舍:旅馆。青青柳色新:一作“依依杨柳春”。
     
    ③阳关:西汉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西域交通的门户。出玉门关者为北道,出阳关者为南道。
     
     
  •          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渭城指咸阳,头天下午从长安出发,一程之地便到咸阳驿站,第二天清晨为友饯别,故云“客舍”,这是古人送行的习惯。一场春风细雨,不但压住了来往行人扬起的尘土,也清洗润泽了舍下路旁的杨柳,使柳色变得清新喜人。“浥”字妥贴传情,好似这清晨的一阵好雨特意为远行的客人湿润大地,便于起行。真是一场极好的送行雨。诗人的送友之情虽未明书,岂不是在这喜人的景色与和谐的氛围中表现出来了吗?可谓不言情而情自见了。

             后二句写临别时的热情劝酒,既表深情,又切出塞。“更”字,说明所劝之酒决非一杯,而是一再相劝的多杯,为什么这样呢?因为西行到阳关就见不到眼前的故人了。把故人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李东阳《麓堂诗话》云:“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人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诗题中的“使”一作“赴”。这首诗,在唐朝已被谱成乐曲,广为吟唱,称为《渭城曲》。唐人在吟唱时,反复歌咏诗的最未一句, 所以, 这首诗又被称作 《阳关三叠》。这首诗有时还以 《赠别》作为诗题。

         这是诗人王维为元二赴安西,在渭城送别时所作。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是秦代咸阳的旧址,汉武帝时改名为渭城。安西,指唐朝所设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库车县。至于元二其人,现在已经不知其详。不过在实际上,这首诗之所以被人们广为传颂,是因为它动人地描写了中华民族所珍视的朋友间真挚的情谊,深刻地表现了故人知己依依惜别时的深厚情意。因而,元二的具体行藏, 在欣赏者看来倒不那么重要了。

            这首诗只有四句。前两句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客舍, 点明了送别饯行之地; 朝雨、柳色, 又点明了时令与景色。这两句总的是写春城朝雨、依依惜别时之所见。说是渭城在春晨下了一阵细雨,将路上轻轻飞尘都给沾湿了;在旅舍周围的新柳,经过一场朝雨也显得格外的青翠、鲜明。这种景色似乎给人以春晨雨后的清新之感,然而它所蕴含的却不是轻松愉快的感情。因为朝雨浥尘,我们能看得更清楚、更深远,当然能看见眼前的道路一直向天边延伸,而这条道路正是友人即将踏上的征途呵。那么,对于这道路看得越清晰,就越令人黯然神伤。再说这青青的柳色, 自然是大好春光;但是诗人在这大好春光中却是到旅舍来话别, 因为友人就要离开这里到寒冷的塞外去。那么,柳色越是美好,倒叫人越觉得惨然愁苦了。所以这两句写景的诗句,也把诗人惜别的苦痛作了表现。

           后两句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直接叙述临别时的话语,也是全诗最为脍炙人口的佳句。从语言来说,这两句诗真是明白如话、毫无雕饰; 然而, 它们却最为动情, 最为感人。“劝君更尽一杯酒”,是殷殷劝酒,而且是在友人放下酒杯、欲作壮别之时,为了多挽留一会儿,再劝友人干了这最后一杯酒。这杯酒可得喝下去呀, 因为 “西出阳关无故人”,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再也看不见老朋友了。在这里,那真挚的友谊、惜别的情意, 真是和盘托出, 感人至深。
    总之,这首送别诗音节优美, 明白如话,而又情深意长,堪称送别诗的千古绝唱。
     
  •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题一作《赠别》,又名《渭城曲》。元二,作者的一位朋友,姓元,排行第二。安西是唐朝在西域地区设立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qiuci)城(今新疆库车)。
     
         一、二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清晨,刚刚下过一场小雨,空气清新,纤尘不染。渭城客舍四周杨柳依依,新发的枝叶显得格外青翠。这一切,为即将到来的离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个环境使这场离别透露着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

            三、四句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持杯在手,殷殷相劝: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见不到老朋友了!只此一句,便把送别宴会的整个过程都包容进去了。
    这首诗,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的歌曲。因为全曲分三段,每次演唱原诗都反复三次,所以,称“阳关三叠”。
  •      这是一首久负盛名的送别诗,在当时即谱入乐府,作为送别曲广为传唱。或称之为《渭城曲》,或称之为《阳关曲》(《阳关三叠》)。
     
          这首诗是作者为一位姓元的朋友出使安西而作。安西,时为西域诸国总称,因唐代设安西都护府,故称。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城,即现在的新疆库车。当时,自长安赴西域,必经渭城,出阳关或玉门关。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处渭河北岸,在长安附近。阳关,故址在敦煌县西南,因在玉门关之南,故称阳关。
    小诗自写景始,以抒情终。

             前两句状眼前之景,绘形绘色,如同戏剧舞台上的布景:渭城早春的清晨,濛濛细雨拂浥轻尘,雨过天晴,驿道微湿,客舍杨柳青青。这里的“浥”字,十分传神。浥,本为湿润之意,在此作使动用法,谓细雨拂尘而使之湿润。漫漫古驿道,无雨则尘土飞扬,雨大则泥泞难行。而今朝,虽有雨而细小,拂轻尘而不扬,好似天从人愿,特地安置了一个清洁明快的环境。好友出使西域,本为壮举,此番送行,非黯然销魂之别,故诗人笔下的景物亦非阴沉忧郁之状。然而,西域毕竟尚为荒漠孤寂之地,好友离别在即,势难挽留。所以,在明快的画面中,读者总感到有几丝早春雨后的凉意。这种特定的环境气氛,为后两句抒情确定了基调。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字,恰当确切,内涵丰富。它暗示朋友对饮已三巡数盏,此前的频频举杯、殷勤话别尽在无字处包涵。诗人选取饯行之酒将阑的场面,以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入诗,自然妥贴,意蕴深长,可谓化俗为雅。

           小诗从景入情,情景交融。表现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情调虽深沉但并不悲伤。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