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应制

2018-04-10 可可诗词网-王维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应制体和诗。旨在描写京都繁华、天子出巡的盛况。首联描写天 子出游的背景。立足阁道,眺望西北,只见渭水滔滔,萦绕着京城蜿蜒向前;渭水滨的 黄山,依旧盘绕在汉代黄山宫的脚下。此联从自然、历史落笔,气魄恢宏,可谓大笔挥 洒,为全诗展示了一个广阔的背景。颔、颈二联回笔,描写春望之景:阁道上,皇帝的车 驾犹如行走天桥,都超出道道宫门的垂柳;回看御苑的繁花,更见春光宜人。帝城巍峨, 云雾盘旋缭绕,一对突出云雾的凤阙,好像要展翅飞起,此仰望之景也;雨雾之中,一丛 丛春树,显得生机勃发,掩映千户万家,子民犹如受着皇恩天露的滋润,兴旺发达,此俯 瞰之景也。此二联写得精彩华美,壮观阔大。尾联,言天子出游,不是赏玩自然景物, 而是因阳气畅达,顺应天道而行时令。尾联点出主旨,颂扬圣明,这是诗人不可避免的。 此诗写景真切,无虚饰之情,乃“华藻秀雅”之作也。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应制》
    [唐] 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 《 fènɡ hé shènɡ zhì cónɡ pénɡ lái xiànɡ xìnɡ qìnɡ ɡé dào zhōnɡ liú chūn yǔ zhōnɡ chūn wànɡ zhī yìnɡ zhì 》 
    《 奉   和 圣    制  从   蓬   莱  向    兴   庆   阁 道  中    留  春   雨 中    春   望   之  应   制  》 
    [ tánɡ ]  wánɡ wéi 
    [ 唐   ]  王   维  
    wèi shuǐ zì yínɡ qín sāi qǔ , huánɡ shān jiù rào hàn ɡōnɡ xié 。 
    渭  水   自 萦   秦  塞  曲 , 黄    山   旧  绕  汉  宫   斜  。 
    luán yú jiǒnɡ chū qiān mén liǔ , ɡé dào huí kàn shànɡ yuàn huā 。 
    銮   舆 迥    出  千   门  柳  , 阁 道  回  看  上    苑   花  。 
    yún lǐ dì chénɡ shuānɡ fènɡ què , yǔ zhōnɡ chūn shù wàn rén jiɑ 。 
    云  里 帝 城    双     凤   阙  , 雨 中    春   树  万  人  家  。 
    wéi chénɡ yánɡ qì xínɡ shí lìnɡ , bú shì chén yóu wán wù huá 。 
    为  乘    阳   气 行   时  令   , 不 是  宸   游  玩  物 华  。 
  •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應制》
    [唐] 王維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
    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玩物華。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渭水萦绕着秦关曲折地东流,
    黄麓山环抱着汉宫长年依旧。
    皇辇远出千重宫门夹道杨柳,
    阁道回看上林百花恰似锦绣。
    帝城高耸入云的是凤阁凤楼,
    春雨润泽千家树木美不胜收。
    为了把住春光时令出巡民忧,
    不是因为玩赏春光驾车逛游!
  • ①奉和:奉帝王之命写和诗。蓬莱:即唐之大明宫,在长安宫城之东北。兴 庆:宫名,在宫城之东南角。阁道:沟通楼阁间的空中通道,犹如天桥。此阁道由蓬莱 宫经兴庆宫,直到城东南的风景区曲江。春望:玄宗诗作名。应制:天子有诗作而令侍 臣作和诗,在臣下就叫应制。
     
    ②渭水:流经长安,至潼关,注入黄河。秦塞:秦地,这里 指京都长安。
     
    ③黄山:陕西兴平的黄麓山。
     
    ④銮舆:皇帝的车驾。汉班固《西都赋》:“于 是乘銮舆,备法驾,帅群臣,披飞廉,入苑门。”
     
    ⑤上苑:上林苑,汉武帝时的皇家园林,在 今长安区西北。
     
    ⑥凤阙:汉代宫阙名,上设置铜凤凰。《史记·孝武本纪》:“于是作建 章宫……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
     
    ⑦阳气:大地回春的阳和之气。
     
    ⑧宸游:皇帝出游。 苏颋《侍宴安乐公主庄应制》:“箫鼓宸游陪宴日,和鸣双凤喜来仪。”物华:美好风景。南 朝宋谢灵运《撰征赋》:“怨物华之推择,慨舟壑之递迁。”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是一首应制诗,作于天宝初年作者任左补阙时。“蓬莱”,即蓬莱宫,也就是大明宫;兴庆宫,在宫城东南角。开元二十三年,从大明宫经兴庆宫,一直到城东南的风景区曲江,筑阁道相通,帝王后妃可由阁道直达曲江。这首七律,是玄宗由阁道出游时在雨中望春赋诗的一首和作。当时应制写诗的人不少,而王维的这首诗高出众人一筹,被后人赞为应制诗的楷模。
     
        全诗笔势雄浑,构图鲜明,艺术构思颇具特色。诗作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集中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帝京春天的图画。首联从外景写“望”字,将渭水曲折地绕过秦地、黄山盘绕汉代黄山宫的城北的形胜尽收眼底。颔联则从阁道居高临下,回头“望”宫苑与长安城的春天景象,“花”、“柳”二字点缀出春天的繁华景象,“迥出”、“回看”二语,使景物如见。颈联进一步回“望”雨中的长安: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春树、人家和宫阙,相互映衬,显现出京城的阔大、壮丽与昌盛,勾勒出一幅立体式的春雨长安图,是为8世纪大唐帝国写的一曲颂歌,成为写京都的千古名句。末联寓规于颂,
     
        将皇帝的春游说成是顺天道而行时令的有意义的活动,以回护作结。因此,清代的张清宜评这首诗“章法密致之极”(《絸斋诗谈》卷五)。
  •  
         这首诗题中的蓬莱,即长安大明宫,在宫城东北角,又称东内,高宗时曾改名蓬莱宫。兴庆,即兴庆宫,在宫城东南角,又称南内。据《旧唐书·地理志》载: “自东内达南内,有夹城复道,……人主往来两宫,人莫知之。”应制,应皇帝之命作诗。
     
           首联: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紧扣诗题中 “望”字,写在阁道中远望之景。诗人写道,渭水萦绕着秦关曲折地东流,黄麓山环抱着汉宫长年依旧。在这里,诗人不直接写长安之景,而是放眼望去,先写渭水,秦关,黄麓山,汉宫,这不仅为下文写长安设计了一个恢宏的背景,而且秦关、汉宫相对,也为全诗增添了一笔浓厚的历史感。
     
          颔联: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诗人开始把眼光从远处收回,转而写眼前之景。在夹道飘拂的杨柳中皇辇远出千重宫门,在阁道回望,上林苑百花恰似锦绣一般。诗人并未多用笔墨,而只用 “花” 和 “柳”便烘托出皇城一派繁华景象,同时,又点出诗题中的 “春”字。
     
            颈联: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这仍是在写回望之景,诗人的眼光继续宕开,他看到帝城宫门两旁的阙楼高耸入云,春雨滋润着千家树木万户人家。诗人仍以大笔勾勒出一幅雨中帝都胜景,而正是因为有雨,眼前之景多了几分灵动; 多了几分生机。这里诗人仍是扣着诗题“雨中春望”。
     
            末联: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意思在说,皇帝的出游乃是为了顺应时令,随阳气而宣导万物,并非只为赏玩美景。这又回到应制诗的主题上来了,大凡应制诗,内容上大都以颂扬为主,因此王维此诗在结句有意掩盖天子游春之实,而颂扬他披泽于世之虚。
     
           这首诗是应制诗中少见的佳作,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曾评说: “应制诗 以此篇为第一。”
     
  •         从这首诗的题目来看,首先“奉和”两字说明这是一首奉命酬 和之作,其次从“圣制”二字可以看出所酬和的是皇帝的一首诗。诗题中 的蓬莱指的是唐大明宫,在皇宫的东北方;兴庆也是宫名,在长安城东南。 据《旧唐书·地理志》载,大明宫与兴庆宫之间,有夹城复道相通。另诗题 中的“圣”指的是唐玄宗,王维所和之作是唐玄宗一首描写雨中春望的诗。
     
         首联从大处着眼,先写出了唐长安城的地理位置。“秦塞”指长安一 带,因长安古属秦地,四周赖山川之险,故称秦塞;“黄山”,指的是黄麓山, 在今陕西兴平市;“汉宫”指唐代的宫殿,古人常用汉来代唐,比如白居易 的“汉皇重色思倾国”等。渭水萦绕,群山环抱,在这山环水绕中安然静卧 着一座长安城。
     
            颔联则回应圣制之出游中的“望”。“迥出千门”,说明皇帝之车驾走 出了很远。一路走,一路看,还不时回看上苑中的花。
    颈联则回应圣制之出游中的“春”,同时也包括这“春”中之“望”。“凤 阙”是汉时长安城建章宫中的一座楼,这里又代指唐宫门前的望楼。春雨 弥漫,长安城门前的望楼高耸入云,远远望去,万家攒聚,如入梦里。
     
          按照奉命之作的惯例,不可避免地要对圣治进行称颂。这首诗即在 尾联交代:不要以为天子的出游纯粹是乘着好时节来游玩,其实他是为了 了解时令,从而颁布政令。
     
         这首诗虽为应制之作,受限于主题先行的框架,但诗人的技法却也能 够完美地体现出来。被苏轼所称道的“诗中有画”体现在这首诗里就是构 图、布置的完美,其围绕“望”字,以春天为背景,让人觉得整个长安城尽染 春色;又烟雨缭绕,暗示大唐盛世的一片祥和。明顾可久评这首诗:“温丽 自然,景象如画。”(《唐王右丞诗集注说》)就在这春意盎然、一片祥和中, 自然引出结尾的颂赞,皇帝就连出城走走,也是为了了解时令,体恤民情。 难怪清黄生赞道:“风格秀整,气象清明,一脱初唐板滞之习。盛唐何尝不 应制?应制诗何尝不妙?初唐逊此者,正是才情不能运其气格耳。”(《唐 诗摘钞》)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