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奠子

2019-07-17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留襄州

上楚山高处,回望襄州。兴废事,古今愁。草封 诸葛庙,烟锁仲宣楼。英雄骨,繁华梦,几荒丘

雁横别浦,鸥戏芳洲。花又老,水空流。着人 何处在,倦客若为留? 习池饮,庞陂钓,鹿门游。

这是一首登临吊古之作,题作 “留襄州”。是为襄州即襄阳而作。 高宪生当金末乱世,国家兴亡,民族 更替,自然随时随地都可以构成他怀 古的幽情。襄阳就是现在湖北省的襄 樊市,东汉末刘表治荆州于此,也是 刘备建立蜀国三分天下的根据地。襄 阳地处中原和西南、西北的接壤地 带,进可以攻取天下,退可以守待时 机,形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 之地。地灵人杰,人文荟萃,诗客词 人多有凭吊。这首词中提到的历史名 人有,诸葛亮、王粲、庞德公和习 郁,另外,历史学家习凿齿、与诸葛亮 齐名的庞统也都是襄阳人。这些人物 的历史业绩和遗迹,就是这首词凭吊 感慨的题材。

“留襄州”即赠别留念于襄州的 意思。“上楚山高处,回望襄州。” 高处回望表示了词人对襄州的眷恋和 历史的回顾,因而引起了对古今兴亡 之事的愁恨。“草封诸葛庙,烟锁仲 宣楼。”诸葛庙是襄阳的第一古迹。 诸葛亮早年耕读隐居于襄阳,受刘备 三顾之请,佐刘备定荆州而三分天 下,功业卓著,现在,纪念他的庙 宇已掩埋在荒草中了。仲宣就是汉 末大辞赋家王粲,“建安七子”之 一,他曾避战乱在襄阳依刘表,有著 名的《登楼赋》。他的遗迹也已淹没 于历史的云烟之中了。这是拿两个著 名人物代表千古兴废的历史。“英雄 骨,繁华梦,几荒丘。”一个个的英 雄,一代代的繁华的梦境,都变成了 一处处的丘冢荒坟。这是登高怀古之 眼前所见。就是这些兴废之迹,引发 了词人的古今愁。下片开始两句继续 描述所见。并发而为感慨。“雁横别 浦,鸥戏芳洲。”鸿雁传书,雁阵横 陈于浦口江边,象征着离别与怀念。 鸥鸟无知,依旧游戏于草地芳洲。 “花又老,水空流。”流水落花是象 征历史时光的流逝,是千古兴废之感 慨的触发点。“着人何处在,倦客若 为留?”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 间! ”著名的历史人物哪里去了?倦 游了的客人行将别离之时还有什么留 恋的呢?结尾三短句“习池饮,庞陂 钓,鹿门游。”习池、庞陂、鹿门山 是襄阳的古迹名胜。习池当指汉襄阳 侯习郁在鹿门山所立鹿门庙之池馆。 庞陂指庞德公在鹿门山隐居采药之 山陂,庞德公与诸葛亮为好友,汉末 隐居襄阳鹿门山。这是在襄阳游观值 得留恋的内容,也是对历史兴亡的感 伤态度。这种处世哲学未称积极,但 其放达潇洒之中寄寓的感慨则是深刻 的。

词有以气象胜的,如李白《忆秦 娥》的“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 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再如和高宪同代的完颜的《朝中措》 “霜清玉塞,云飞陇首,风落江皋。梦 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等等, 都是气象阔大,意境深远的显例。高 宪这首《三奠子》也正是具有李词和 完颜之作的意境。登高临远,宽大的 景域尽收眼底,怀古伤今,幽深久远 的历史时间又引伸开去,形成一个宏 大的境界,凭词人的诗情在其中回翔 荡漾。这类怀古伤今的题材,在某些 败落的时代,多表现为消极避世,看 破红尘等等故作的豁达潇洒。高宪这 首词不是这样,高作微著伤今之意, 而引出的怀古之情却更深远。“习池 饮,庞陂钓,鹿门游。”这三个连珠 短句,表现一吐为快的感叹很有力。 同时,习池、庞陂、鹿门等襄阳名胜, 也就更为突出,装点江山,激发情 感,吸引着人们对古代英杰功业的神 往与崇敬。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