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飐飐轻舟逆上溪,何时柳树已成围。贪看归鸟投 林急,不觉残花入座飞。
兰棹举,曲尘霏。 新荷挽断有余丝。酒酣却对青山笑,面目苍然不 入时。
段克己生当金元易代之际,金末 登进士,入元不仕,避地深山,躬耕 自给。他在短短的五十九年的生命 中,过了二十一年的遗民生活,隐居 守拙,寄故国之思于山水之间,故其 所为词,饶馨逸之趣,发凄清之音。
上片,写舟行所感。“飐飐轻舟” 开头,颇有《归去来辞》中“舟遥遥以 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轻快之感;一 缀上“逆上溪”,则立即转入逆境。杜 甫诗“船行逆上溪” (《复愁十二 首》),仇兆鳌注云: “船上溪,见 舟行之险。”此词与杜诗均表现处境 拂戾。一个“逆”字,意贯下文。 “何时柳树已成围”,写见柳惊心之 态。“柳树成围”,本是夏季的自然景 观,乃见之而惊,这就反映两种心 态:一是“愁思看春不当春” (杜审 言《春日京中有怀》),故柳之成围, 浑然不觉;二是感流年易逝,用桓温 故事: 《世说新语·言语》: “桓公 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 已十围,慨然曰: ‘木犹如此,人何 以堪! ’ ”对此景象,逆境人尤易敏 感。“贪看归鸟投林急”,转一新 境:正对柳生愁,而归鸟投林,急求 一枝之安; 词人已知其所归,故对之 极为心契。“贪看”,就是十分心契 的表情。谁知归鸟有意,残花无情: 不能自保,任意飘零,难比投林之 鸟;而乱飞入座,撩人愁思,何如逆 水之舟?四句即四层转折,委婉深 挚,使人如见其“肠一日而九回” (司马迁语) 。
下片,写举棹酣饮之情。“兰棹 举”,从上片“逆上溪”的反面着 笔,表现快速行舟的态势。“曲尘 霏”,有两种含义: 一是酒气飞散 (“曲尘”,酒母上所生的黄菌,用 以代指酒); 二是芳菲汇集的氛围 (白居易诗:“千芳万叶一时新,嫩 紫殷红鲜曲尘”) 。也就是举棹痛 饮,畅游于群芳之中。“新荷挽断有 余丝”一句有三层波折: 在群芳之中 突现“新荷”,既明丽,又高洁,这与 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 处” (《如梦令》) 境界颇相似; “挽 断”,由可爱转入可惜;“有余 丝”,借荷断寄故国之余思。收二 句,意蕴深沉。“酒酣却对青山 笑”,似乎借酒销愁,愁已销尽; 接着 “面目苍然不入时”,结出老色苍然 的形象与 “时”对照,感慨万端。这 里的“笑”,不是“乐然后笑” 之 “笑”,而是以笑写哭。本来不入时 的苍然面目,应为青山所笑; 妙在不 说青山笑我,而说我笑青山,这就把 作意推到最深处。杜甫《哀江头》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 绿?”此乃化用杜之诗意,指责青山 为谁而青,着一“笑”字,其中含多 少感时之泪! 结处的“不入时”与起 处的“逆上溪”遥相照映,则其境、 其志、其世、其时,皆了然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