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遐观堂暮饮
谁道夔龙不致君,白头离乱不曾闻。三秦碧树生 春色,千里青山入暮云。
何事业,底功勋。 百年五十已中分。从今万八千场醉,莫酹刘伶荷 锸坟。
这首词是作者暮饮遐观堂时对世 事和人生的看法。
上片是对太平盛世的赞诵之词。
开头两句以“谁道”二字设问, 自问自答,可见作者是独酌。唯其如 此,才可能天上地下,尽情遐想。 “夔龙”,虞舜的两个臣子的名字, 夔典乐,龙作纳言。“致君”,尽心 辅佐君主,杜甫《奉赠韦左丞丈》: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两 句的意思是说,朝中大臣就好像舜时 的夔与龙,他们辅佐君王,使天下太 平,以至于自己活了这么一大把年 纪,也未曾听说过有什么动乱。这二 句是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对世事作了 讴歌。
接下来两句,由议论变为写景, 从世事转到自然界,乍看起来与前两 句不联贯、不相关,实则文气相通, 笔断意连。“三秦”,今陕西一带地 区,项羽灭秦后三分关中,裂地封秦 三降将为王,故称三秦。三秦是历史 上分土列爵的一个现象,如今三秦之 地的碧树发出了欣欣向荣的春色,意 味着国家早已统一。“千里青山”是 全中国的形象概括,满目青山,也象 征着国家的统一和欣欣向荣。“入暮 云”,切题目中的“暮饮”。这两句承 上,写在遐观堂暮饮时遐想的景致, 用以歌颂到白头也不闻离乱的太平之 世。
下片由论国事而转为说自己,情 绪有了微妙的变化。
过片三句表面上是自谦之词,说 自己碌碌半生,并没有在这太平之世 中建立什么事业和功勋,实际上恐怕 隐含着自己不能为当权者所用,因而 没有机会建功立业的怨懑,故意出之 婉转的反语罢了。古人以百年为一 世,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是五十岁 上下,正好是百年的一半,所以叫 “中分”。人到半百,却一事无成, 自然感到苦闷,所以结尾两句,由叙 事转为抒情,表示要以酒遣愁。“从 今万八千场醉”,源出于李白的“百 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是说在自己后半生的五十年里,定要 优游卒岁,日日以酒为伴。“莫酹刘 伶荷锸坟”,典出 《晋书·刘伶 传》: “晋刘伶尝乘鹿车,携一壶 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 埋我。’ ”末二句的意思是讲自己从 今而后要日日在醉乡之中,无须在刘 伶的坟前酾酒祭奠了。
这首词有两个特点: 一是把议 论、写景和抒情巧妙地打成一片,运 用多种表现手法较好地表达词人的思 想感情; 二是结构巧妙。如第三、四 两句承上的“暗接”,“入暮云”与 “暮饮”的照应,题中的“暮饮”与 结句的狂饮首尾呼应等等,都表现了 词人娴熟的技巧和精到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