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悠悠万古。茫茫天宇。自笑平生豪举。元龙尽意 卧床高,浑占得、乾坤几许。
公家租赋。私 家鸡黍。学种东皋烟雨。有时抱膝看青山,却不 是、高吟梁甫。
上片,对自己已往的豪情壮举作 了否定。“悠悠万古”、“茫茫天 宇”,是否定的出发点。面对无穷无 尽的历史长河,无边无际的宇宙空 间,个人的所谓豪举,是多么渺小, 多么可笑。“元龙” 三句,紧扣 “豪”字,以“豪气未除”的陈元龙 为例,申足前意。元龙,三国时陈登 的字。他看不起胸无大志的许汜,在 许汜来访时,故意冷落他,自己上大 床卧,让客人睡下床。为此许汜曾在 刘备面前批评陈登“豪气未除”。可 是,陈元龙的气再豪,床再高,在这 浩茫的宇宙中,又能占得多少地位 呢? 因此,词的下片便表示要学种田 园,皈依自然。“公家”三句,是说 要象唐初诗人王绩那样,力耕乡野, 以求上能完纳国家的租税,下能维持 个人的温饱。句法倒装,是强调学种 东皋的目的,只在租赋鸡黍。既非隐 以求名,也非隐以待时。东皋,用王 绩的典故。王绩中年以后,躬耕东皋, 自号“东皋子”,终生不再出仕。其生 平行事,与本词作者多有相似之处。 故这里引以自比,贴切自然。皋,水 边高地。最后三句,申明自己与身虽躬 耕垄亩,与心怀天下大志的诸葛亮却 不同,进一步表示了彻底归隐的决心。 句法词意,略同陆游《鹊桥仙》词: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 父”,而更凝炼紧凑。抱膝、梁甫, 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及裴 松之注,诸葛亮在遇刘备前,躬耕垄 亩,而有大志,每当晨夕,抱膝长 啸。好为《梁甫吟》 (古乐府名) ,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作者借抱膝看 山和抱膝长啸这一相似处,巧妙而自 然地引出诸葛亮,然后一笔推开,说 自己并非诸葛那样有大志的人。这不 是谦虚,而是对一切豪情壮志的否 定。诸葛亮不仅勋业功德,彪炳青 史; 而且也是奉行儒家“穷则独善其 身,达则兼济天下”原则的典范。作 者连诸葛亮都不愿学,那真是与“平 生豪举”彻底决绝了。
全词上片说理,下片言志,脉络 分明,首尾呼应。下片更显示了深湛 的驾驭文字的功力,言简意深,颇耐 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