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2024-04-23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斜阳一抹,青山数点。万里澄江如练。东风吹落 橹声遥,又唤起、寒云一片。

残鸦古渡,荒 鸡村店。渐觉楼头人远。桃花流水小桥东,是那 个、柴门半掩。

这是一幅山水画,也是一支田园 曲,那样清丽,那样悠婉。细细品 味,会使你如置身江天水乡空阔恬静 的景色之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全词并没有写具体的人物或事 件,而是以舟行江上为线索,以一连串 的景物意象的排列组合来充实画面, 渲染气氛,表现情绪。起首三句, “斜阳一抹,青山数点。万里澄江如 练”,状写黄昏时节江天澄静空阔的 景象,从大处远处着眼,以大笔淡墨 濡染: 一抹斜阳照在西天,数点青山 遥布两岸,万里长江澄静如练向东铺 展。这里“斜阳一抹”的“抹”字, 显然是从秦观《满庭芳》“山抹微 云”句化出,而用“一抹” 和“数 点”来描绘斜阳和青山,正写出其清 淡朦胧空阔的特点。“澄江如练”的 比喻,则是借鉴谢朓《晚登三山还望 京邑》诗中名句“澄江静如练”,在 这里正恰到好处,不露痕迹。接下 “东风”三句,写舟行江上之景象: 一阵东风吹起,将江上行舟之橹声吹 落在遥远的天边,同时在橹声下落之 处却又呼唤起寒云一片。不直接写江 上行舟,而用“东风吹落橹声遥”暗 点;“唤起”二字拟人化,极生动形 象;“寒云一片”逗出一丝清冷。下 片从近处小处着眼,以细笔勾勒舟行 江上所见两岸风光。眼前滑过的有残 鸦盘旋的古渡,有荒鸡啼鸣的村店, 有渐渐远离的楼头伫立之人,还有桃 花、流水、小桥,以及那半掩的柴 门……在这里,既有荒寂之风物,亦 有清幽之景象,还有那不明情绪的楼 头独立之人,以及那半掩柴门未露面 的茅舍主人。景中有人,静中寓动, 清幽中带一丝荒寂,宁静中躁动着不 安,意在言外,令人回味无穷。滕宾 大约为宋末元初人,入元以后虽曾出 仕,但颇不适意,遂渐渐厌弃世事, 终至于辞官弃家为道。元方回《送滕 玉霄张元朴管押地理书入都》诗云: “滕侯酒酣宇宙窄,长啸诗成鬼神 泣。谪仙后身今李白,一锦宫袍犹未 得。” (《桐江续集》卷二十四) 可 见滕宾的放逸不羁,怀才不遇。滕宾 自己在词中也多次表露出隐遁情绪, 如“试容我、从游五陵间,便吹入苍 寒,一蓑烟钓。” (《洞仙歌·送张 宗师捧香》)“归去好,江上绿波烟 草。” (《玉漏迟·七夕行台诸公见 饯》)这首《鹊桥仙》在江天水乡优 美景色的描写中,也正透露出词人向 往自然、归依山水的思想情趣。

在艺术上这首词也颇具特点。它 很容易使我们联想起马致远的《天净 沙·秋思》,二者在意象的高度密集 和排列组合上颇为相似。全词五十六 字,所用意象就有斜阳、青山、澄 江、练、东风、橹声、寒云、残鸦、 古渡、荒鸡、村店、楼头人、桃花、 流水、小桥、柴门,共三十二字,占 篇幅半数以上。而这一连串的意象又 多是从自然景象中摄取,词人将它们 密集排列在一起,往往省略意象之间 的连系词,这样全词就象一个个剪辑 而成的电影镜头,组合在一起,表现 出一种淡远清静的生活画面和审美 情趣。所不同的是,马致远的《天净 沙·秋思》是以一系列悲苦意象的排 列组合来烘托天涯人的断肠之痛的, 所以,愈铺排烘托,人物情感愈浓烈愈 突出,而滕宾此词则是将人物情绪隐 藏于一系列意象背后,轻淡幽微,不 露痕迹。明代词学家杨慎在《词品》 中曾这样评价滕宾词:“元人工于小 令、套数,而词学渐衰。唯滕玉霄集 中填词,不减宋人之工。《鹊桥仙》 《齐天乐》二首,共推清绮。” (《历 代诗余》卷一百十九引) 以“清绮” 二字概括滕宾《鹊桥仙》词的艺术风 格,可谓正中肯綮。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