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2019-07-17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登凤凰台怀古用前韵

六朝形胜,想绮云楼阁,翠帘如雾。声断玉箫明 月底,台上凤凰飞去。天外三山,洲边一鹭,李 白题诗处。锦袍安在? 淋漓醉墨飞雨。

遥忆 王谢功名,人间富贵,散草头朝露。淡淡长空孤 鸟没,落日招提铃语。古往今来,人生无定,南 北行人路。浩歌一曲,莫辞别酒频注。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

金陵是东吴、东晋、宋、齐、 梁、陈等朝代的都城,形势险要,风 光秀丽,繁华似锦。历代以金陵古 迹、名胜为题材的诗词不少。“凤凰 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 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 凤凰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唐代诗 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一诗十分 著名。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 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 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 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 安不见使人愁。”萨都剌的这首词, 多处化用李白诗句和诗意,抒发了思 古之幽情。

上片起句以“六朝形胜”发调, 大气包举,雄浑有力。金陵有连绵壮 丽的楼阁,气势壮阔,非同寻常。南 朝陈后主曾建筑豪华富丽的临春阁、 结绮阁,与爱妃们寻欢作乐。因而, 作者由登台写到想象中的楼阁,点出 金陵确是六朝胜地。“声断玉箫明月 底,台上凤凰飞去”,由凤凰台联想 到关于凤凰台的传说,联想到与金陵 凤凰台无关,但与凤凰有联系的萧史 和弄玉,联想丰富自然。萧史和弄玉 是古代传说中的一对神仙夫妇。萧史 善吹箫,能以箫作鸾凤之音。秦穆公 的女儿弄玉,也好吹箫,穆公就将她 嫁给萧史,并筑凤台让他们居住。数 年后,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 去(事见《列仙传》)。作者想象当 年两人吹箫的情景,凤凰在山上飞来 飞去,而如今箫声消失了,凤凰也杳 无踪迹。在封建时代,凤凰是吉祥的 象征,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 不复返了。透出作者的惆怅和苦闷, 给作品定下了凄凉抑郁的基调,极委 曲婉转之致。“天外三山”三句,细 致地描绘眼前实景。“三山”,在金 陵西南长江岸边,三峰并列,南北相 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 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 过其下,则距金陵才五十余里”。因 为“杳杳有无中耳”,故云“天外”。 这是向西南眺望。“白鹭洲”,在金 陵西长江中,“洲边一鹭”把视线移 向西北。接着,作者由远及近,点出 凤凰台。说“李白题诗处”,既是写 实,又有深意藏焉,暗逗下文。这三 句景色描写,是作者登上凤凰台后看 到的独特美景,实是以乐景写哀情, 达到了倍增其哀的效果。江山如画, 六朝繁华却成陈迹,今昔之感是内蕴 其中的。上片结句写到李白典故。相 传李白尝月夜游采石江,着锦袍坐舟 中,旁若无人,醉中捉月。杜甫《饮 中八仙歌》云:“李白斗酒诗百篇”, 极写其酒兴之豪,且文思敏捷。“锦 袍安在,淋漓醉墨飞雨”,描画李白 饮酒赋诗的豪迈气概,生发出对李白 的仰慕之情。上片重在写景,景中富 情。

下片怀古,抒发感情和议论。起 句“遥忆王谢功名,人间富贵,散草 头朝露”,采用今昔对比的方法,总 领下片词意。唐刘禹锡有《乌衣巷》 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 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 百姓家”,诗词着意相通。想那东晋 开国元勋王导和挽救国家危亡的谢 安,何等威名,何等富贵! 然而,世 事更迭,有如走马,富贵难保,过眼 烟云,多么苍凉!“淡淡长空孤鸟 没,落日招提铃语”,突然插进一幅 萧瑟冷落的动态图景,渲染气氛,烘 托主题。这是作者悲凉凄楚心境的写 照。自然景物的苍茫冷寂衰败和人的 感情的悲楚低沉抑郁,浑然无间地融 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 “孤”字下得沉痛。“古往今来,人 生无定,南北行人路”,俯仰古今, 作者对繁华消失、人世沧桑的无情现 实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尤其是对人生 充满着悼惜惘怅、无可奈何、捉摸不 定的喟叹。调子虽然较低沉,但这正 是动荡的政局和官场失意的心绪在词 作中的艺术折射。结句“浩歌一曲, 莫辞别酒频注”,把感情推向了高 潮。人生无常,不如及时行乐,这是 李白一生中常发的感叹,这当然是由 政治上的挫折造成的,更带有发牢骚 的意味。萨都剌尽管比不上李白的胸 襟和气魄,但毕竟善学李白,且有自 己的独特感受。下片以抒情议论为 主,融景入情。

这首词把登临、怀古、写景、抒 情、议论融合成一体,意境浑成,情 意深厚,蕴含丰富,格调苍凉凄婉。特 别是,在勾勒六朝兴亡的大背景下, 更侧重、更关注对人的命运的描写, 很为感人。词中化用前人诗句诗意, 信手拈来,如同己出; 用典使事自 然,不见雕琢之痕,足见作者的语言 功底。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