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2024-06-04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万里封侯,八珍鼎食,何如故乡! 奈狐狸夜啸, 腥风满地,蛟螭昼舞,平陆沉江。中泽哀鸿,苞 荆隼鸨,软尽平生铁石肠。凭栏看,但云霓明 灭,烟草苍茫。

不须踽踽凉凉,盖世功名百 战场。笑扬雄寂寞,刘伶沉湎,嵇生纵诞,贺老 清狂。江左夷吾,隆中诸葛,济弱扶危计甚长。 桑榆外,有轻阴乍起,未是斜阳。

刘基是由元入明的人物,元亡时 他五十九岁,明朝建国后七、八年他 就死掉了。他在至顺二年 (1331) 中 进士后,曾在元朝做过官,但都不很 得意。直到至正二十年 (1360) 五十 岁时,应聘至南京,受到朱元璋礼 遇,才得以参与机要,筹划用兵,成 为辅佐朱明建国的元老勋臣。其《题 太公钓渭图》: “偶应飞熊兆,尊为 帝者师。”有夫子自道之意。由于刘 基长期生活于元蒙统治下,宦途坎 懔,对当时的政治黑暗观察深切,故 其前期词多揭露黑暗、忧愤现实之 作。本篇即可代表。元惠宗至正中期 (约为十八、十九年) ,元将石抹宜 孙守处州,刘基曾为其佐。后弃官归 隐青田。石抹,字申之,性警敏好 学,长于诗歌,《新元史》有传。 《古今词话》云:“刘文成未遇时, 便与石末元帅填词赠答。时石末方镇 江浙,而文成每以《满庭芳》、《满 江红》调寄之。”这首《沁园春》当 作于退处青田时。本集题作《和郑德 章暮春感怀呈石末元帅》,文字略有 不同。

这首词怀着愤慨的激情批判了元 代社会的黑暗,肯定了历史上有所作 为的政治家扶危济世的壮举,流露出 作者崛起乱世、辅翼明主、整顿乾坤 的宏伟抱负。

上片写元代社会黑暗,豺狼当 道,贤良遭殃,政局十分动荡。起拍 三句由对面入题,言立功不如归隐: “万里封侯,八珍鼎食,何如故乡。” 这里暗用《后汉书》班超立功西域, 封定远侯,思乡求归的典实,说明为 国建功,享高爵厚禄,膳备八珍,列 鼎而食,虽富贵至极,亦不如优游故 乡,自在而潇洒。“奈” 字笔锋一 转,带起以下七句,把人们的目光引 向了现实:“奈狐狸夜啸,腥风满 地,蛟螭昼舞,平陆沉江。中泽哀 鸿,苞荆隼鸨,软尽平生铁石肠。” “狐狸”四句以隐喻的手法极写元统 治者入主中原造成的巨大灾难。 “狐、狸、蛟、螭”这些为患人类的 凶兽,深夜狂嗥,白昼乱舞,或残害 生灵,弄得满地血雨腥风,或降水发 洪,吞没田野村镇。这幅群凶肆虐图, 正是元蒙野蛮统治下社会黑暗的写 照。在这种阴暗的时代,苦难中的人民 如遍地哀鸿露栖于草泽,有志之士也 不得象高翔的鹰隼,而是蛰伏于荆棘。 这种惨景,真会使铁心石肠之人也为 之痛心洒泪。“软尽平生铁石肠”, 正表现了词人深切的同情心和正义 感。以上直倾胸臆,收拍以景结情。 “凭栏看,但云霓明灭,烟草苍茫。” 词人面对中原大地,放眼环视,只见 云霓变幻,忽明忽暗,凄烟衰草,一 派苍茫无际。这是眼中实景,也是当 时风云变幻、时局动荡、前景迷茫的 政治形势的显影。“云霓明灭”,形 势在急剧地变幻,迷惘中还存在着某 种希望。这就为下文的摅布壮怀,设 下了引线。

下片摅写济世拯时的壮志和雄 心。过片紧承上意,谓处如此乱世, 不宜自甘失落,孤独自处,而应奋力 进取。“不须踽踽凉凉,盖世功名百 战场。”借用《孟子·尽心下》 “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语,否 定索居独善的处世观。踽踽, 孤独貌。人生一世,何为那样孤独冷 清。盖世功名总是身经百战获取的。 两句豪言体现刘基作为乱世英雄的宏 大气度,振起下片。随即用品评两组 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来展现自己的 襟抱。“笑”字领以下四句,对杨 雄、刘伶、嵇康、贺知章诸人不表赞 同。西汉杨雄草《太玄》以自守,不 与卿相过往,左思《咏史》诗谓“寂 寂扬子宅,门无卿与相。寥寥空宇 内,所讲在玄虚”; 晋代刘伶任诞纵 酒,常乘鹿车,携酒壶,使人荷锸而 随之,谓“死便埋我”。刘基《题陆 放翁晚兴诗后》有句云: “奈何刘伶 辈,贱身若芻狗。徒生天地间,辜负��与手”; 曹魏嵇康愤世疾俗, 放达 不羁,每“非汤武而薄周孔”,俯仰 自得,游心太玄; 唐代诗人贺知章晚 年旷放自遣,遨嬉里巷,自号四明狂 客。四子皆一代才人,超群轶世,但 刘基不满“杨雄寂寞,刘伶沉湎,嵇 生纵诞,贺老清狂”。不赞成他们的 轻视现实事功,而拳拳服膺于王导和 孔明。“江左夷吾,隆中诸葛,济弱 扶危计甚长。”夷吾,本春秋齐人管 仲之名,因相齐桓公,成就霸业而闻 名。东晋王导才智过人,知天下乱, 曾预为晋元帝司马睿筹谋移镇建康, 后为丞相辅佐东晋王朝,南渡后又力 主“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被时人 称为“江左夷吾”; 曾躬耕南阳隆中 (今湖北襄阳西) 的诸葛亮在隆中对 策中,即为刘备提出了“三分天下”、 联吴抗曹的战略计划,拜相后又筹划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于危 乱时代建立了出色的业绩。作者仰慕 两人的济弱扶危,赞颂他们计虑深 远。就在这一“笑”一褒中寄托了词 人宏伟的抱负和襟怀。煞拍三句落笔 于眼前的实景描写: “桑榆外,有轻 阴乍起,未是斜阳”,桑榆,指日落 处,《后汉书·冯异传》有“失之东 隅,收之桑榆”语,也借喻人之晚 境。这里以景结情,照应上片收尾, 隐隐传达出一种展望的乐观的情调。 只是在日落以外的地方,乍起轻薄浮 云,使天空暂时暗淡,还未到日落之 时。“未是斜阳”,充满自信,流露 了建功未晚的高昂激情。

刘基“生平刚毅慷慨有大节,每 论天下安危,则义行于色” (《诚意 伯刘公行状》),今读此词,足见 “其盖世之姿,雄伟之志,用天下国 家之心” (叶蕃《写情集序》) 。刘 基写此词不久,就投奔朱元璋,在开 创朱明王朝的事业中起了显著作用, 这不是偶然的。这首词正是他不甘寂 落志在有为的英雄胸臆的自然袒露。 刘基词与季迪并称,足为朱明冠冕。 人赞其风骨清逸可诵,小令颇有思 致。本篇则与引吭高歌的刚壮一派气 韵逼近,笔力遒健,意象雄俊,谈古 议今,酣墨淋漓,运用比喻和熔裁典 实也能浑化无迹,可说是英雄未遇时 忧愤时事倾吐抱负的仰天浩歌。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