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2023-11-27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狂歌醉舞,俯仰成今古。短发萧萧才几缕,听遍 江南春雨。

归来茅屋三间,桃花流水潺潺。 莫向窗前种竹,先生要看西山。

这首词用悠闲从容的笔墨,表达 了一位饱经世故的老人的愤激之情。

起首二句,抒发幽愤。歌舞通常 是人们欢乐时的抒情方式,可是这里 用了 “狂”、“醉”二字,就不免反 常——诗人大概有什么不痛快。“俯 仰成今古”,透露了一点消息。王 羲之《兰亭集序》有这样的话: “向 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也 就是说,俯首投足,动作才过,就今 古而论,已经属于古事了。时光匆 匆,人生百年多么短促! 看得出,诗 人之借酒解愁,佯狂放歌,其心境同曹 操《短歌行》所叹的“对酒当歌,人 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差不 多。可是这仍是表层的意思。第三 句说“短发萧萧才几缕”,便进了一 层。杜甫《春望》云: “白头搔更 短,浑欲不胜簪”,陆游《杂赋》 云:“短发萧萧起自梳”,都说的是 发短少而年老。萧萧,头发稀而短貌。 可见诗人纵酒佯狂,不仅是一般地叹 惜人生短促,而且慨叹自己已老。 下面紧接一句道: “听遍江南春雨”, 这句意思颇费斟酌。“杏花春雨江 南”是元代名诗人虞集《风入松》词 中的名句,写出了江南春色之美,表 现了江南清明节前后杏花盛开,细雨 蒙蒙的气候特点,长期令人激赏。可 是这里用了 “听遍”二字,情感却模 糊了——是久住江南,厌听春雨?还 是思念家乡,决心归家把春雨听够? 联系下片,诗人的情绪属于后者。这就 进一步交代了诗人幽愤的因由。

过片一句不仅承上启下,而且是 全词枢纽。它展示了诗人内心深沉的 愤激之情: 居官不乐,俗世难忍,回 去! 走陶渊明的路。当然,旧居是简 陋的,但江南的自然景色却那么令人 陶醉。唐代张志和也是江南人,他在 《渔歌子》词中写道: “西塞山前白 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临江垂钓,这 真是可以使人陶然忘机的值得羡慕的 生活,现在作者也走这条路了。“桃 花流水潺潺”,这就是厌弃俗世、谢 绝官场后的理想归宿。最后两句说: “莫向窗前种竹,先生要看西山”用 了典故。《世说新语·任诞》: “王 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 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 曰: ‘何可一日无此君?’” 同书 《简傲》: “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 桓谓王曰: ‘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 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 ‘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王子猷 即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其性卓异不 羁,平居爱竹,也爱山水。他的上司 桓冲请他帮忙作事,他却说西山上早 晨空气新鲜风景好。这表现他爱自 然、厌政事的孤傲个性。这里用王徽 之事,但却使用了反衬法,意思说竹 虽可爱,宁肯舍弃,西山自然之景不 可不看,政事绝不可为,这就暗暗表 达了作者对污浊官场及世风的批判绝 决态度。

此词抒写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强烈 不满,表示自己决意归老江湖,情绪 极为愤激;可是表面上却只慨叹时光 易逝,年岁已老,愿过江南隐逸生活, 笔墨悠闲之至,可谓寄托遥深。篇幅 虽小,词旨含蓄,意在言外,耐人品 味。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