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新阳上帘幌,东风转、又是一年华。正驼褐寒 侵,燕钗春袅。句翻词客,簪斗宫娃。堪娱处、 林莺啼暖树, 渚鸭睡晴沙。阁轻烟, 剪灯时 候;青旌残雪,卖酒人家。
此时因重省。瑶 台畔,曾遇翠盖香车。惆怅尘缘犹在,密约还 赊。 念鳞鸿不见, 谁传芳信?潇湘人远, 空采 花。无奈疏梅风景,碧草天涯。
起调,点出春初。新阳,初春的 太阳。新阳照上帘幌,暗含暖意。 “东风”句,点明是又一年到来。下 面以 “正”字领起四个对偶句。驼 褐,驼毛做的御寒之短衣。驼褐尚觉 有寒气侵入。可见气候之乍暖还寒。 燕钗,一名玉燕钗,相传神女以赠汉 武帝,帝以赠赵婕妤。昔视为吉祥之 物。李贺《湖中曲》句: “燕钗玉股 照青蕖,越王娇郎小字书。”词中亦 常有“燕钗蝉鬓”之语,“春袅”,状 燕钗随春风在头上摆动。或从温庭筠 《菩萨蛮》:" “玉钗头上风”,周邦 彦《六丑》: “一朵钗头颤袅”等语 化出。此二语,盖就衣饰状其人之娇 美。“句翻”、“簪斗”句,写春天 的有趣生活。分别应“驼褐”、“燕 钗”句,男女分写。簪斗,古代妇女 的一种游戏。合此二句,可见男女交 嬉情景。“堪娱处”以下两句,写游 乐之地。“林莺”句,出白居易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渚鸭”句, 则出杜甫句: “䴔䴖㶉满晴沙”, “房相西池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 云”,“莺”、“鸭”上,分着“林” 和“渚”字,便于下系“暖树”、 “晴沙”。这是野外,男女合写。下 写室内。“绣阁”、“剪灯” 句与 “青旌” (旗) 、“卖酒”句为对,分 承“簪斗”、“句翻”之句,又为男 女分写。近人夏敬观说:“词中对偶 句,最忌堆砌板重。”清真词中的偶 句之“所以妙”,在于“极流动”。 《风流子》这个词牌,一般偶句用得 多。此词偶句,皆较工整。过拍四句, 还较流动。
换头以“此时”紧承上片,而以 “重省”笼起下文。“瑶台”句,写 以前的欢遇。没有正面写其人之美, 只说“曾遇翠盖香车”,而又在“瑶 台”之畔,则美人快睹,已可概见。 盖“瑶台”本为仙人所居,人出其 畔,即暗示其美如仙人。李白《清平 调》:“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 月下逢。”此处或有取于李句。皆侧 笔。下以“惆怅”领起“尘缘”、 “密约”两个成偶的四字句。“犹 在”、“还赊” (远),乃所以惆怅 之由。前者示未能忘怀,后者明不可 复睹。写尽李义山“车走雷声语未通” 与晏殊“油壁香车不再逢”之意,而 词较为婉曲。下以“念”字领起“鳞 鸿”、“谁传”与“潇湘”、“空采” 三个四字句。前者示用晏殊“鱼书欲寄 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之意。后 者切其人之所在。潇湘二水汇流处有 “白洲”, 在今零陵。 柳子厚谪居 零陵时有“春风无限潇湘意, 欲采 花不自由”之句。前者从自己方面 写; 后者从所念之人方面写,言采得花, 亦无所遗。 歇拍总收, 以景结 情。“疏梅”,亦早春景,此正怀人 时候,而鱼雁无凭;“碧草”句, 承“潇湘”句而来,寓“芳草萋萋” “王孙不归”之意。姜夔《翠楼吟》: “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天涯情味。”同写两地都处“无奈” 之中。联系起来读,可能更有味。
此词系春日怀人之作。上片泛写 早春景物之美,人们游处之乐;下片 则写一己之思。合而观之,则由人之 欢聚而及己之离愁; 由己之离愁而益 羡人之欢聚。王船山说:“以乐景写 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这是抒情的诗词艺术的一条规律,而 词用得更多。李清照所谓“向帘儿底 下听人笑语。”语似淡而情最苦。故 刘辰翁读之不禁泪下。此词意不甚深, 而寓哀感于“风流蕴藉”之中,当词 之衰敝,确示足以振起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