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2023-10-06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戍云南江陵别内

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 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却羡多情沙 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宵明月为谁留? 团团清 影好,偏照别离愁。

这首词是杨慎谪戍云南途中,与 妻子相别时的作品。正德十三年 (1518) ,杨慎娶尚书遂宁黄珂之女 黄峨为继室。黄峨少受庭训,博通经 史,能诗文,善书札。结褵之后,夫 唱妇和,甚为相爱。嘉靖三年 (1524) 秋天,杨慎贬谪出京时,黄峨伴送南 下,溯江西上洞庭,行至江陵始别。 他们在江陵分别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 口的佳作。诗有“江陵初解帆,仓皇 理征衫。家人从此别,客泪不可缄。 ……”(《恩遣戍滇纪行》)曲有 “白云江陵古渡边,解征帆,上征鞍, 楚塞霜寒枫叶丹……” (《仙吕点绛 唇·滇南行》)词就是这首《 临江 仙》。

词的上片,写江陵渡口告别的景 况。江陵是春秋时楚郢都,其西的南 津关,是西陵峡的出口处,江岸狭束, 形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的要塞。 西陵峡是巴东三峡之一。西起巴东县 官渡口,东至宜昌县的南津关,是长 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诗人站在江边 渡口,一眼望去,那连绵不断的“楚 塞巴山”扑入眼帘,就仿佛横亘在渡 口一样。这里的“横亘”,不仅仅是 实景,也是一种心理感受。诗人想起 溯江而上即可入蜀返乡,而今却不得 不去那烟瘴之地;和自己亲人即将分 道,这一别也不知何日才能相见,心 里是十分压抑悲伤的。江边渡口原来 有一座楼,供游人观赏江上风光。但 因离别悲伤,登楼只会更增悲感。因 而诗人接着告诫自己“莫上江楼”, 用反笔含蓄地表达了临别的痛苦。 “征骖去棹”句,正面写离别。一个 骑马独自去永昌卫,一个乘舟独上西 陵峡,两人相隔将愈来愈远了。各自 登程后,两人频频回首相望,愈走愈 远。“相看”两句,写出了他们别后 遥遥相望的情状。当诗人看到妻子在 远远的江边独自登舟而去时,一种空 虚感袭击他的心头,使他感到无限的 孤单寂寞。

下片,抒写别后的心情。妻子登 舟去后,诗人久久伫立在江边,黄昏 时分,他看到江边沙滩上的水鸟,在 洲上双宿双飞,心里对鸟的多情十分 羡慕。无知之鸟能成双成对,而有情 之人却不得不劳燕分飞。这里诗人暗 用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意。 由江边双宿双飞的水鸟,想到自己夫 妇的分离,深深感到人不如鸟。月亮 升起了,诗人爱月,曾写过许多咏月 的诗,然而今夜他对月却是一腔怨意, 他埋怨月无情,偏在人离别时圆,他 诘问月为什么要在他离别时用“团团 清影”照着他。月本无情,“阴晴圆 缺”本是自然规律,这个诘问似乎无 理,但却有情。这是以物之无情,反 衬人之多情。这一“羡”一“怨”, 就十分有力地表达出诗人别后的真挚 深厚的感情。前人评杨慎词,多认为 其患在“好尽”,就是说他的词使人 一目了然,没有余味。但这首词却写 得极有情致,耐人寻味。全词纯用白 描,几乎人人能懂,然颇为婉曲,具 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