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
千顷蒹葭一钓翁,家居南浦小桥东。桃花水,鲤 鱼风,短笛横吹细雨中。
这首词是模仿唐代自号“烟波钓 徒”的张志和的同调词作而写的。张 志和的《渔歌子》共有五首,其中 “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首最为有名。 此词虽为仿作,但亦有其创造性。张 志和以太湖东南岸的西塞山 (今浙江 吴兴、湖州一带)为透视焦点建构自己 的艺术画面,吴兖则生在太湖西北部 绝少丘陵的武进县。所以,首句“千 顷蒹葭”正是突出了浩瀚太湖从北部 望去的景观特色。“蒹葭”,即芦 苇。千顷之广的面积与区区一钓翁的 对比,顿显出浩渺无边的深远意境,亦 写出渔翁脱尘绝俗的风度。“南浦” 指南面水边。水上有小桥,桥东有屋 宇,与蒹葭、钓翁浑然一体,显得十 分和谐。“桃花水”,点出时间, 二、三月间,桃花盛开而水势盛长, 又称桃花汛,不是指水面上落红点 点。“鲤鱼风”,点出太湖特有的景 观。金鲤为太湖特产,风起则金鲤浮 头、跳浪,为太湖独特景观。桃花汛 来,鲤鱼风起,正是垂钓的绝佳时 节,渔翁之乐自不待言。同时,此句 不着一动词而动态毕现,为画面平添 无限生机。“短笛横吹”在蒙蒙细雨 中,更显出渔翁的心胸澄澈,怡然自 得。与张志和的“西塞山 前白鹭 飞”一首相比,张词用彩绘手法,鹭 是白的,笠是青的,衣是绿的,桃花 流水又使人联想起花的红色,虽然在 “斜风细雨”中一切都淡了,但仍不 失为一幅薄施粉黛的彩墨画。这固然 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但也 流露出初涉佳境的惊喜、新奇的神 态。真正的渔父是不会去注意这些色 彩和谐与否的。吴词则以白描见长。 张词共用“白”、“飞”、“流”、 “肥”、“青”、“绿”、“斜”、 “细”、“归”等九个动词、形容 词。吴词则只用“居”、“短”、 “吹”、“细”等四个,有三句完全 是名词性词组的缀合,比张词更为清 淡,也体现写作技法的高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