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

2024-02-24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草虫鸣。曲曲柳湾茅 屋矮,挂鱼罾。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 小桥横。修竹纸窗灯火里,读书声。

陈继儒为明万历年间著名文学 家。明神宗万历十年后,政局动荡, 宦官擅权,党争激烈,明王朝则由盛 转衰。《明史》云:“继儒通明高 迈,年甫二十九(即万历十四年) , 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昆山之阳,构 庙祀二陆,草堂数椽,焚香晏坐,意 豁如也。”中年以后,复于西晋陆机 陆云兄弟佘山故居处构筑“婉娈草 堂”,与院僧为邻,不复与尘世相 通。

这首《摊破浣溪沙》写于佘山之 隐前,表现出隐居生活的乐趣。上片 首二句写出了江南水乡初夏之夜的特 色: 梓树生于长江流域,夏初始花。 月非朗月,恰与作者恬静淡雅的心境 相合。在淡淡的月色下,波光摇曳, 树影婆娑,花香怡人,微风轻拂,草 木如窃窃私语,草虫鸣于其间,给静 夜平添无限生机。舟中之人对此良辰 美景,禁不住要高歌一曲,以尽游兴 了。这里,树影、花影、月影、波 影,风声、虫声、桨声、歌声,分别 诉诸作者的视觉、嗅觉、听觉、触 觉,凸现出作者物我无间的审美感 受。“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 句,则为渔村的绝妙好景。江南水乡 以秀美著称,“曲径通幽”是其重要 的自然特色。柳湾层出不穷,是景的 叠加,令人目不暇接,给人以“柳暗 花明又一村”的新鲜感觉,把平面的 画面推向纵深,产生了立体效应,大 大拓展了词的意境。与婀娜多姿的柳 枝相比,隐藏在柳丛深处若隐若现的 茅屋,当然益显其矮小了。但一高, 一低,一秀媚,一粗拙,却又相映成 趣。罾为江南渔民特有的渔具,又称 扳罾,是一种用竹木为支架张成方型 圆形的大中型鱼网。“挂鱼罾”,写 出了水乡渔村的独特风光。

过片介绍自己隐居之处。同舟夜 归之人,陶醉在如此迷人的幽景之 中,惊叹周围环境如此美不胜收。隐 居之处的风物又该如何呢?“笑指吾 庐何处是”一句,正是承上启下的合 理过渡,转得自然巧妙。“吾庐何处 是”呢? 以下回答。在曲曲柳湾的深 幽之处,点出其“隐”; 指出其 “陋”; 荷叶小桥边,道出其“雅”; 修竹纸窗灯火,写出其“逸”; 朗朗 书声,则言其“趣”。用白描手法, 写出作者所追求的清新俊逸,淡泊高 雅的美学情趣,文墨平淡而韵味浓 冽。无怪乎《柳塘词话》云:“公卿 间每得眉公片楮,辄作天际真人 想”了。

这首词上片情景交融,写得极有 情致。但也给下片的“更上一层楼” 增加不少难度。作者在上片细摹实写 的基础上,别出心裁地续以对友人的 答语,巧妙地以“虚应”解决了这一 难题。寥寥数语,勾画出最为清新幽 雅的一幅画图,使人回味无穷。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