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2019-07-18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去年抛菂种池塘,今年坠粉香。几时得藕便丝 长,何曾解断肠。

驱燕子,打鸳鸯,摘莲偷 卜郎。擘开多半是空房,羞看枕簟双。

这首词表现的是青年女子的爱情 生活。写得委婉缠绵,娓娓动人。在 艺术上有三个特色:

首先,从头到尾都是运用的比兴 手法,并且从莲子(菂)、莲花、莲 藕直到莲蓬,都是用莲作比,贯串到 底。在这种单线抒情结构的短篇词 中,如果采用复杂的多元化的比兴结 构,反而不能收到明快、集中的抒情 效果。通篇以莲作比,作者易于开掘 得更深,读者注意力也易于贯注,易 于接受感染。

其次是浓厚的民歌色彩。民歌的 主要特点是人民的日常生活的内容、 纯真朴素的感情、流畅的口语化的语 言、生动活泼的借喻(包括运用口语 中的谐音、双关语言,形成的比喻,如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情)”等。这些特点,这首词都已 具备。尤其是用了一个谐音——藕与 偶音同,一个双关的暗喻(空房) , 使全词弥漫着强烈的生活情趣。

这首词在描写少女的心态方面, 也颇有独到之处,用字也十分传神。 如“几时得藕便丝长”,这一“便” 字,把多情而又天真的少女心态,写 得入骨三分。少女没有多少生活经 验,思前虑后较少,一旦能与所爱在 一块,就大胆相爱了,那还能想到离 别或其他不幸的痛苦(所谓“何曾解 断肠”) 。又如“摘莲偷卜郎”中的 “偷”字,也传情地写出了少女思 念爱人的既急切 (摘个莲蓬在手,还 要卜一卜爱人的归期) ,又羞涩的心 态。而末句“羞看枕簟双” 这一 “羞”字,含蕴就更为丰富。这里倒 可不作羞涩解,而应作“愿” 字 “敢”字解,是不愿看,不敢看。但 作者偏又作一“羞”字,这正是前面 所描写的天真多情的少女性格的再 现。少女虽然怀恋所爱,急切盼他归 来,却毕竟还是个涉世很浅的纯洁少 女,当她因热烈期待而又被失望所笼 罩着的时候,双双放在床上的枕头, 当然会引起她许多回忆,因而在不愿 看、不敢看之中,就渗入了许许多多 的羞涩之感。于此可见作者炼字的深 度。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