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
秋 夜
门掩瑶琴静,窗消画卷闲。半庭香雾绕阑干。一 带淡烟红树、隔楼看。
云散青天瘦,风来翠 袖寒。嫦娥眉又小檀弯。照得满阶花影、只难 攀。
《南柯子·秋夜》词共两首,此 乃第一首,选自《返生香》诗词集, 清人陈廷焯编《词则·别调集》卷三 选此。
这是一首寄景抒情之作,通过描 绘眼前实有之景,寓情于景中。前片 四句,着意写秋夜之凄清朦胧,夜幕 在静悄悄中降下之后的景色: 门关闭 了,玉饰之琴声听不到了,窗插上 了,画卷也看不到了。“消”在这里 是动词,“窗消”不好理解,似可作 窗子落下来之意,亦可作窗子销上之 解,总之是窗子也关起来了。近看庭 院里花丛之中的水气缭绕着回廊里的 阑干。远望过去,在楼的背面正有一 缕淡淡的烟雾象条带子似地缠绕在月 光普照的红树之间。夜雾弥漫,是南 方秋夜常见之景象,耐人寻味的是 “半庭”而不是“满庭”,为什么 呢?一则含有月光照耀之明处,不易 看到雾气,再则或是居住之所已经燃 起灯烛,亦不易看到雾气。亦可能是 花丛回廊之处易于看到雾气,而庭院 中总有一边看不到者,故云“半庭”, 而不说“满庭”。由此可见,作者小 小年纪,异常机敏,对日常所见之景 象不但观察细致,且能形诸笔端,颇 为不易。
接下去后片四句,着意写秋夜之 苍穹高远,弯月悄悄照耀大地的景 色: 云雾散开了,碧蓝碧蓝的天空变 得清瘦了,微风吹进青绿色的衣袖 里,觉得有些秋寒了。一钩弯月象美 人的秀眉一般,高挂在天上,照得满 阶的花影,想去采摘,而花影又是无 法采的,所以说“难攀”。这首词的 警句是“云散青天瘦”,“青天瘦” 是清瘦,即天清澄了,与王勃《秋日 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的 “潦水尽而 寒潭清”相似,构思乖巧,有异曲同 工之妙,这对一个未经涉世的十多岁 女孩来说,表现出的才气亦可与须眉 相比。陈廷焯说: “‘云散’五字新 警。” (《别调集》卷三眉批) 的确 如此,这是一句不落陈套之语。“风 来翠袖寒”写秋风袭人,亦凄寒可 知,这不禁使人联想到冯延巳的 “独 立小桥风满袖” (《鹊踏枝》)的凄 苦之情。最后两句更流露出一种无奈 的惆怅和纷乱的心绪。
秋夜,这个主题在古诗词中已经 写得很多,这首词虽无多少深意,却 表现出了作者耳闻目睹的秋夜之秋声 的萧瑟之气和她内心深处的一份抑郁 迷乱之情,虽鲜见诸文字,却淡淡地 含蓄在词的字里行间,给人一种朦胧 而实在的美感和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