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2023-03-27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看 花

阑干曲护闲庭小。犹恐春寒悄。隔墙影送一枝 红。却是杏花消瘦旧东风。

海棠睡去梨花 褪。欲语浑难问。只知婀娜共争妍。不道有人为 伊惜流年。

《虞美人·看花》共有三首,此 为第一首,选自《返生香》诗词集。 《历代诗馀》卷三十亦入选。从第三 首的“近来多病损红妆。不耐萧条清 昼卧琴床”两句看来,大约是作者写 于去世前不久的病中,题作《看花》, 实则惜花,她看到的全是易落之春 花,透露出作者的一份伤感之情和一 份难以排遣的无端的惆怅。一个十七 岁的女孩,有着如此的哀伤情绪,是 她在情感上趋于成熟的表现。

先看词的上片。用栏杆围护起来 供人消闲的小庭园里,自然是有各色 各样的花,让人担心的莫过于寂静无 声的春寒了 。“悄”在这里读qiǎo (巧),寂静无声之意。因为“乍暖还 寒时候,最难将息”万物之,灵的人类 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娇嫩的春花呢? “一枝红”指红杏花,即“一枝红杏 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之 意。杏花开得早,大约在阴历二月里 就盛开了,落得也早,在阴历春寒犹 峭时就落了。“旧东风”是就杏树说 的,即旧日相识的东风。此处在写法 上亦有“隔墙送过秋千影”之妙,给 人以无限的遐想。作者面对受到春寒 摧残之春花,怎能不动心呢?在作者 笔下的春景春花,不是生意盎然的盛 景,也不是万紫千红的繁枝嫩蕊,而 是早谢的红杏花,一种春日里的秋意 和迷离萧索的境界,使人感到一种无 穷的忧郁溢于言外。

再看词的下片。仍然是在春寒之 中,海棠睡去,尚未及开放,说明春 时尚早,而梨花却纷纷凋谢了。有的 未开放,有的已凋零,作者感到这些 凋残之花想对自己说什么,而她亦欲 向花问点什么,可是全没有问。“浑” 是助词,全也,加重语气。这里就比 “泪眼问花花不语”的惆怅之情更深 一层,不是问花花不说,而是花想说 却未说,作者要问也全难问。最后两 句是作者对花吐露的心声: 你们只知 道盛开的时候婀娜多姿,争奇斗妍,却 不知道正有人在为你们惋惜即将流逝 的年华。“流年”,岁月如流之意, 是指花儿的生命短促。这是一份惜花 之情,也是一份自伤之叹。从作者同 时写的第二首的最后一句“只见花 开不久便飘零”和第三首的最后一 句“燕子不知花事已无多” 所表达 的意思明显可见。她的父亲叶绍袁在 编《返生香》时,于此痛惜地批注 曰:“句句自作摧戕之谶。”

陈廷焯说: “叶小鸾词笔哀艳, 不减朱淑真,求诸明代作者,尤不易 睹也。” (《白雨斋词话》卷三)这 话很有道理。这首《看花》就有情思 幽逸,柔情婉转的特色,读来楚楚动 人。但是,作者的生命却象易谢的花 儿一样,从大量有关记载小鸾死的文 字看,她可能是死于对家庭温暖的失 落感和对婚姻生活的畏惧感的交互折 磨之中。她是在婚前五日突然感到事 情的紧迫,而走向死亡的,她最怕的 “春寒悄”,竟然也落到了自己的生 活中,她所付出的代价犹如早落的杏 花,亦象褪落的梨花。临终,她倒在 母亲的怀里,如残凋的花一样,亦是 想说什么而终于没说。读此词,联系 作者生命早逝的疑团,能不为她深深 地惋惜吗?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