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神

2019-07-18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零陵作

其 一

潇水流。湘水流。三闾愁接二妃愁。潇碧湘蓝虽 两色,鸳鸯总作一天秋。

其二

潇水深。湘水深。双双流水逐臣心。潇水不如湘 水好。将愁送去洞庭阴。

这二首小令是屈大均四十五岁 (1674)时在湖南零陵时所作。原作 共三首,都是吊古怀今之作。湖南省 水系甚丰,较大的有湘、资、沅、沣 四水; 在南部还有巫、潇、耒、春陵 等较上游的水系;汩罗江不算大,在湘 东北湘阴县北部。这些水系最后都汇 入洞庭湖,形成良好的水利灌溉系 统,使湖南和洞庭湖周围成为富腴的 鱼米之乡。所以这个得天独厚的省份, 历史故实也特别丰富,其中有不少却 是悲剧气氛。和这些故事关系较密切 的是潇水、湘水、汩罗江和洞庭湖。 所以潇湘和洞庭也就成为湖南的象 征。一些历史故实人物中,感人最深 的要算屈原、舜和娥皇、女英二妃 了。屈原在楚骚中,如《九歌》把一 些历史人物神化了,如东皇太一、云 中君、湘君、湘夫人等; 后人也把屈 原神化了。潇湘神就是指这些神化了 的人物,由从而形成这个词牌。

这两首小词是就词牌本意来写 的。第一首凭吊的是屈原和娥皇、女 英二妃,所以第二句说“三闾愁接二 妃愁。”三闾指的就是屈原,因屈原 曾做过三闾大夫。《小学绀珠》: “三闾: 昭、屈、景”,是当时楚国 的三大贵族。二妃即娥皇、女英,舜 之后妃。屈原名平,任战国时楚怀王 的左徒,为小人所谗,被疏而不用, 复被其子楚顷襄王放逐。屈原遂行吟 泽畔,作《离骚》及《怀沙》之赋, 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屈原忠君为 国,却遭放逐被迫自溺,很多后人作 诗作文哀其人而吊其魂。娥皇、女英 为尧之二女,同事帝舜,娥皇为后, 女英为妃,大舜南巡崩于苍梧,二女 闻讯奔临哀悼,并投潇湘以殉。这首 词就是哀悼这些先人。第四句“鸳鸯 总作一天秋”,指的是潇湘二水相合, 潇碧湘蓝名曰鸳鸯水。秋水碧澄,也 为这些湘灵致哀。

第二首则主要是悼念屈原的。因 为屈原为楚怀王所疏并为楚顷襄王放 逐,所以称为“逐臣”。屈原虽被逐 而始终怀念君国;在死前作《离骚》、 《怀沙》,在《离骚》中对存君兴国 “一篇云中三致意焉” (《史记·屈 原列传》),这就是“逐臣心”。至 于“潇水不如湘水好,将愁送去洞庭 阴”。是说湘水将“愁”从湘南直 接带到洞庭湖而归长江大海,潇水则 仅注入湘江而止; 这些当然只是一些 文艺手法,目的是加深人们的哀思而 已。原来的潇湘神第二首(见《骚屑 词》)很简短,不妨也录出,以窥全 豹: “潇水长。湘水长。三湘最苦是 潇湘。无限泪痕斑竹上,幽兰更作二 妃香”。这当然是悼二女的。不过,最 后还应指出一点,这几首词虽都是吊 古之作,但必须结合作者的身世思想 去读,才能深得其味。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